王重陽為何自己不練,也不讓弟子練《九陰真經》中的武功呢?

田獲三狐


大家好,我是流浪歌手。

得《九陰真經》者得天下。

北宋年間,黃裳奉旨刻錄《萬壽道藏》,不想竟因此悟得武學至理,晚年間撰寫成冊,名曰《九陰真經》。這《九陰真經》分上下兩冊,上冊是內功基礎,下冊是武功招式,乃是天下武學總綱。黃裳死後《九陰真經》流落江湖, 引無數人爭相搶奪,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在這場百年難遇的武林浩劫中,多少門派反目成仇,多少人家破人亡。全真祖師王重陽悲天憫人,為了制止江湖中永無休止的殺戮,決定召集天下高手上華山論劍,勝者不僅可得《九陰真經》,還可以獲得“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

經過七天七夜的比試論劍,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為天下五絕,且王重陽技高一籌,不僅奪得天下第一高手的稱號,也使《九陰真經》花落全真派,一時風光無限。可是王重陽非但自己不修煉《九陰真經》上的武功,也不允許全真派門下弟子修煉,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先,華山論劍的本意就是為了制止江湖中人搶奪《九陰真經》,不想再造殺孽,如果自己和門下弟子修煉真經就違背了華山論劍的初衷。

王重陽組織華山論劍的初衷就是為了消弭《九陰真經》給江湖帶來的災難,“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也不是為了出風頭,而是起到一種震懾作用,讓別人不敢再生搶奪之心。如果他也修煉的話,那和江湖中那些搶奪真經的惡徒又有什麼區別?

王重陽遵守諾言,絕不去修煉《九陰真經》上的武功,而且明知道如果學了《九陰真經》上的武功,西毒歐陽鋒絕對不是對手,也絕不會敢來搶奪真經。所以他寧可捨近求遠,千里迢迢去大理找段皇爺學一陽指,也絕不學真經上的武功。

其次,王重陽對自己所創的全真派武功非常自信,並不輸於《九陰真經》。

重陽一生,不弱於人。這是王重陽對自己武學生涯的寫照,字裡行間充滿著自信和驕傲。他所開創的全真教是天下第一大教,全真七子名震江湖,門下弟子千眾,勢力龐大。自創的全真劍法、先天內功等也都是非常厲害的武功,不愧是一代宗師。沒有《九陰真經》的情況下就能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還何必練什麼《九陰真經》?再練也是天下第一而已,而且《九陰真經》也是人所創,自己未必不能創出更厲害的武功。事實上他也做到了,先天功、天罡北斗陣等等好幾門連周伯通都沒能練成的武功,天下第一實至名歸。

如果允許門下弟子修煉《九陰真經》不僅會令全真教的人不務正業,不思進取還會引來更強大的敵人來搶奪,反而會害了他們。

王重陽自己天縱奇才,武功卓絕不練也就罷了,為什麼不讓他的徒弟們修煉呢?要知道全真七子雖然在江湖上威名赫赫, 但是並沒有超越乃師,離絕頂高手還差很遠。一個黃藥師都可以打得全真七子手忙腳亂,歐陽鋒更與全真派不死不休。

因為王重陽深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自己的徒弟是什麼水平自己最清楚,天資有限再練也是無用,而且說不定因為手握《九陰真經》召來更大的災禍。再者,如果門下弟子都去練《九陰真經》,正經的全真內功沒人修煉,導致人人整日不思進取,武功荒廢,甚至自己人為真經爭風吃醋、大打出手,最後教毀人亡也不是沒可能。敗家子的例子還少嗎?

所以王重陽高瞻遠矚,實有先見之明,禁止門下弟子修煉《九陰真經》是非常英明的決定。可惜周伯通違背了王重陽的意願,雖然是被黃藥師所騙,但是《九陰真經》重現江湖,引出之後的故事,就不是王重陽願意見到的,也是他沒能想到的了。

有的小胖友會問了,《九陰真經》既然弊大於利,王重陽當初為什麼把它不銷燬呢?我認為應該是王重陽念《九陰真經》乃是前輩先人的心血,來之不易。而且真經上的武功博大精深,不忍就此毀去,如果用在正途也可以造福武林、澤被蒼生。


流浪歌手黃老邪


王重陽不讓弟子練九陰真經,其實答案非常簡單,首先九陰真經是黃裳所著,王重陽雖然有保管權,但卻沒有練習的想法,因為王重陽不屑去練習經書上的武功,同時也不允許弟子練習。

當初王重陽有八大弟子,全真七子加周伯通,剛好是八個人,如果王重陽交出九陰真經,並且讓弟子修煉,那麼按照輩分,周伯通肯定是第一個,但是王重陽卻沒有這樣做。

這和老頑童是有一定關係的,周伯通天性愛玩,而且沒有防範之心,若讓周伯通練成九陰真經,並且出去賣弄,那麼必定遭到江湖中人追殺,如此一來,即便周伯通武功再高,也無法與整個武林為敵,所以王重陽不讓弟子練習九陰真經。

其次全真教威名遠播,江湖中也是名門正派,如果讓弟子修煉經書中的武功,那麼即便奪得天下第一,王重陽也會臉上無光,作為天下第一的王重陽,怎麼可能拾人牙慧呢?就算拿到第一門派的稱號,這也算藉助九陰真經,自己臉上無光啊,不然臨死之前,為何留下天罡北斗陣呢?

九陰真經雖然是絕頂武功,但是修煉難度,必定不低,而全真七子的水平,又沒有達到這個水準,所以王重陽不讓弟子練習,也是能夠理解的。


喜歡金庸武俠的朋友,記得點贊加關注,麼麼噠~


古金武俠


一,因為他傻和迂腐, 二,作者就這麼設定了,怎麼招吧! 為了讓主角郭靖後來能吊打全真七子。

如果全真七子和周伯通都練了九陰真經,他們的牛鼻子都翹上天了, 老頑童天下第一,吊打四絕。 全真七子加起來也橫著走。

丘處機一個將江南七怪統統打趴,也沒後來的郭靖楊康的情節了。

其實還是虛偽道德婊的心態作祟。 把真經奪來讓自己弟子練怕人說閒話,說他自私,,他奪經的目的不是想練而是聖母情節要結束因為奪經而產生的混亂殺戮,彷彿沒有真經天下立馬太平似的,愚民弱民的心態,乾脆禁止別人都練武得了。 他當初怎麼不把其他高手都廢了呢? 嗯,他確實廢了歐陽鋒,然並卵,沒幾年歐陽鋒又生龍活虎的出來鬧事了。 依然還是因為聖母心態,不趁早把歐陽幹掉,非要快死的時候不鹹不淡的把歐陽鋒打傷。

因為許多偽善對惡人總是遷就不夠堅決讓惡人總是橫行,也是社會矛盾多惡人多的重要因素呢。

諷刺的是結果他自己不僅偷偷練了, 還給他女人一套練! 而且後來四絕也都練了,

可能所有都是為了故意推動劇情。 但是從思想認識上,聖母心態非常混亂,對惡人不狠下殺手除惡務盡, 自己還總是自縛手腳自宮自閹。以至於全真七子後來被欺負的不要不要的。


文宇1239



第一次華山論劍的主要原因是《九陰真經》的現世!黃裳博覽道家典藏,用自己一生的總結寫下絕世秘籍《九陰真經》,一經問世,天下高手群起而爭之,造成武林廝殺,血流成河。

一時間,“全真教”王重陽,“桃花島主”黃藥師,西域“白駝山莊主”歐陽鋒,大理段皇爺,“丐幫幫主”洪七公,這天下五大高手相約華山,展開了一場意義非凡的“華山論劍”,最後王重陽武功更高一籌,奪得頭魁,拿到《九陰真經》。



王重陽拿到《九陰真經》的目的不是去修煉其中武功,而是想止息武林紛爭。畢竟他本來就是“天下第一”,練了以後也不過還是“天下第一”,所以他就沒有修煉,而是把秘籍藏在自己的打坐的坐枕裡面。所以,王重陽沒有修煉《九陰真經》並非不敢,而是沒有必要。

為了像天下英雄證實自己沒有私心,而讓自己的徒弟“全真七子”和師弟周伯通都不準修煉《九陰真經》,最終讓“全真派”沒有超凡的武功作為根基,導致一代不如一代。這一點,我覺得王重陽太過於愛惜自己的名聲,表面大公無私,實際顯得虛偽!

但是,西毒歐陽鋒一直對《九陰真經》念念不忘,一心想著奪取秘籍。

王重陽在臨終前發覺歐陽鋒在旁刺窺,然後設計“詐死”,在歐陽鋒現身之際重挫於他,破了“蛤蟆功”,讓歐陽鋒二十年不敢來中原。

但王重陽挫敗歐陽鋒以後,還是溘然長逝,留下《九陰真經》讓周伯通保管,併發誓不得練習裡面武功。

周伯通在藏經的路上遇到東邪黃藥師,和黃藥師打賭輸了,就把《九陰真經》的下冊給黃藥師的新婚妻子阿衡看一遍,但阿衡絕頂聰明過目不忘,她把《九陰真經》全部記在心裡,回到桃花島,就副錄了一份,後來陳玄風梅超風私自偷取經書,叛逃桃花島,導致《九陰真經》又在武林現世。

周伯通聽聞桃花島有《九陰真經》,一氣之下把自己保存的下冊毀去,又找黃藥師算賬,而黃藥師妻子也因經書失竊而難產死去,黃藥師見了周伯通也是氣不打一出來,二人大戰一場,周伯通不敵,隨後被囚禁在桃花島十五年。

而後經書下冊輾轉反覆,從梅超風手中到了郭靖手裡,而郭靖不知情的情況下把《九陰真經》的上下兩冊全部背會,而老頑童指點他去練習,這一指點讓周伯通自己全部都會了,自己嚇得不輕,因為他對師兄王重陽發誓不練經書武功,這樣的後果讓他自己很是恐懼。

所以他就不願意用《九陰真經》的武功,並想辦法忘掉。不過,他自己獨創的“空明拳”和“雙手互搏”也是很有威力,成為一大高手。


王重陽不學《九陰真經》是愛名,周伯通不用《九陰真經》是守信。

個人覺得,周伯通比王重陽可愛的多,真實的多。




忠肝義膽嶽老三


王重陽身為中原五絕中最強的“中神通”,在射鵰一書裡是當之無愧的武功天下第一。

王重陽修煉的《先天功》,是玄門正宗,威力不凡。修煉到至高境界,絕不會比《九陰真經》差。所以全真門下,修不修煉《九陰真經》區別不會太大,各人的武功高低,還要看悟性與勤奮程度。

另外,《九陰真經》在武林之中一直被傳得神乎其神,說得好像得之就可無敵於天下,掀起了無數場腥風血雨,害得多少人為了爭奪這本秘籍而喪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全真教門人去修煉此功,不僅會惹人非議,還可能會讓整個全真教陷入江湖仇殺之中。

很多人都說“武功沒有正邪,只看使用的人是否用在正途”,可是,看看梅超風,以人的頭蓋骨練功。這種以如此殘忍手法修煉的武功,是全真教這種名門正派能為的嗎?

雖說梅超風是煉岔了,可誰能保證其他人就不會煉錯,不會因而走火入魔,所以,既是為了規範門風,也是為了避免門下弟子捲入江湖仇殺,不讓他們誤入歧途才會立下如此規定。

更何況,放著好好的玄門正宗不學,去學一本容易煉岔,還惹人覬覦的武功,王重陽可不會那麼傻。他創立全真教的初衷也不是為了稱霸江湖或者自立為王,本就是為了沉心靜氣,修真修我,學《九陰真經》不就大大違背了初衷嗎?!

所以說,王重陽不可能會去學《九陰真經》的,之所以後來讓周伯通學會,也只是不想一門高深武學就此失傳而已。


鳳引九歌


王重陽不是“不敢”練九陰真經,而是“不願”,否則就違背了他的初衷,也與他的志向不相符。

首先我們來看看王重陽的為人,他是一個胸懷天下的人,組織義士抗金,兵敗後隱居終南山的古墓之中。而且隨時準備捨生取義,將古墓石門關閉,與金兵同歸於盡。

我們再來看看王重陽奪取九陰真經的目的。九陰真經出現後,江湖中人瘋狂爭奪,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攪得江湖沒有寧日。

因此,王重陽為了阻止這場江湖浩劫,挽救江湖於紛爭,決定出手,邀請各大高手上華山論劍,以較平和的方式確定出九陰真經的歸宿。

華山論劍的結果,是王重陽得到了九陰真經。他得到九陰真經的目的不是為了練習上面的武功,所以,不僅僅是他自己,所有全真派的人均不能練習,周伯通也不例外。否則,江湖中還是會沒完沒了地搶奪九陰真經,顯然,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結果。

當然,要從根本上斷絕人們的爭奪,最乾脆的辦法就是將九陰真經銷燬。可是王重陽考慮到九陰真經是黃裳一生的心血,不忍心讓其在世上絕跡。

這一念之仁,便導致了《射鵰英雄傳》裡面黃藥師妻子速記九陰真經、梅超風偷經、老頑童保經、郭靖無意中練經的一系列故事。

王重陽如果不禁止全真派練習九陰真經,那全真派一定會成為江湖中最重要的幫派,至少不會如此迅速地衰落。王重陽在自己幫派振興與江湖平和之間,選擇了後者,體現出了他一貫的作風,就是胸懷大眾。

從這一點看,王重陽無疑是一個令人尊敬的人,他能獲得五絕之首的稱號,不僅僅在於他的武功,也在於他的胸懷。

所以,王重陽不練九陰真經,不是“不敢”,而是“不願”,是“不忍”。


三人隨筆


王重陽不允許門下弟子修煉九陰真經上的功夫,一方面是由於重陽真的奪取九陰真經的目的是為了平息武林中的紛爭,王奪取九陰後不準全真弟子修煉是因為怕別人說他奪經有私心。這個書中有明確記載:

師哥自知壽限已到,安排了教中大事之後,命我將九陰真經取來,生了爐火,要待將經文焚燬,但撫摸良久,長嘆一聲道:‘前輩畢生心血,豈能毀於我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看後人怎樣善用此經了。只是凡我門下,決不可習練經中武功,以免旁人說我奪經是懷有私心。

另一方面則是擔心出家人過度專注於鑽研武學,耽誤清修,原文中也有記載,王重陽不喜弟子過多鑽石武學,丘處機武功最高,王重陽卻最不喜歡他。

我那七個師侄之中,丘處機功夫最高,我師兄卻最不喜歡他,說他耽於鑽研武學,荒廢了道家的功夫。要知道學武的要猛進苦練,學道的卻要淡泊率性,這兩者是頗不相容的。馬鈺得了我師哥的法統,但他武功卻是不及丘處機和王處一了。”

應該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王重陽並沒有破解九陰真經上的梵文註釋,而真經的下半篇又都是九陰白骨爪之類看似歹毒邪門的功夫,全真七子與周伯通修為不到,強練這種武功有害無益。


本物小僧鳩摩智


首先,是《射鵰英雄傳》中明確提到的原因,即“以免旁人說我奪經是懷有私心”。第一次華山論劍除了爭奪天下第一的名號,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九陰真經》的處置權。王重陽本想毀掉經書的,但是考慮到是黃裳前輩的心血,更何況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便保存了下來,安排周伯通妥善隱藏。

其次,王重陽武功已是天下第一,自己完全不必再學《九陰真經》。同理,王重陽的弟子和徒弟如果可以專心於本門武功,也是有可能達到天下第一的水平的。後來周伯通成了“中頑童”,也是天下第一。當然,周伯通無意中學會了《九陰真經》。事實上,王重陽自己也修習了《九陰真經》。林朝英去世後,王重陽潛回古墓,刻下了《九陰真經》,表示可以破解《玉女心經》。

最後,練武之人講究專攻,更何況全真教內功是天下玄門正宗。郭靖在大漠得江南七俠傳授武功,進展很慢。馬鈺道長悄悄地傳授了郭靖兩年多全真教內功後,郭靖的武功突飛猛進……後來郭靖黃蓉在長江之濱的姜家廟碰到洪七公,北丐也對全真教內功大加讚歎。郭靖也很快地學會了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中的前十五掌……

綜上,王重陽武功天下第一,徒弟全真七子名震江湖,或許便堅信徒弟們堅持修煉本門功夫,假以時日亦可以自立於武林。不過在我看來他還是小看了天下英雄,忽視了武學的一日千里。他看到林朝英的《玉女心經》後本應該深刻意識到這個問題的,但卻沒有當回事,沒有利用好《九陰真經》,也最終致使全真教逐漸泯然眾人矣……

哎,重陽真人過於自信了!可惜可嘆!





三看達人


王重陽不練有三個原因:

一、正如郭靖所言,王重陽本身就是天下第一了,再練也是天下第一,沒有很大的意義;

二、王重陽並不喜歡練武,而是更喜歡道家的修身養性悟道,這點從周伯通說王重陽最不喜歡痴迷武功的丘處機、喜歡醉心道家學說的馬鈺就可以看出來。不喜歡練武,自然也沒有很大的慾望想去練九陰真經上的武功。

三、王重陽的先天功威力或許不在九陰真經之下。王重陽從三十歲開始練武,練先天功僅僅十年,就擊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奪得天下第一。

不讓自己的徒弟練,有兩個原因:

一、為了不讓別人說自己有私心,所以自己不練,也不讓徒弟練。

二、全真七子的武學天賦不高,練習九陰真經可能練得不倫不類。這點從一燈大師說的話能看出,王重陽將先天功傳給一燈,一燈後來想自殺,但又怕先天功就此失傳對不起王重陽,所以先傳信讓洪七公來大理想把先天功傳給他。一燈對洪七公說,觀全真七子的武功達不到絕頂,所以只能傳給洪七公。如果全真七子練,有可能練得像黑風雙煞一樣!


風雅齋


其實周伯通在桃花島給郭靖講故事的時候,已經把王重陽為什麼不練《九陰真經》 講的很清楚了。

從周伯通的講述來看,王重陽之所以不練《九陰真經》,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王重陽已經是天下第一了,再練《九陰真經》還是天下第一。

王重陽少年時代棄文從武,一腔精忠報國的心思全用在了抗金上。甚至連戀愛都沒談。等到他抗金失敗,先是躲到古墓裡隱居,後又在重陽宮修道,這時候他的一腔心思又都用在精研道家真諦上。

王重陽天縱英才,自創先天功,竟然在華山成了天下第一,對《九陰真經》這樣的武功秘籍就看得淡了。

本來他就是因為抗金失敗心灰意冷才隱居的,不想過問太多江湖上的事,所以他不像東邪西毒那麼汲汲於武功。東邪西毒之所以要爭奪天下第一,是為了拿到《九陰真經》這本絕世武功秘籍,可是這些東西,對王重陽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

四絕在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時候都承認王重陽是天下第一,二十多年後,面對年輕一輩的郭靖,洪七公、周伯通、黃藥師仍然認為王重陽是天下第一,這本武功秘籍練不練又有什麼區別呢?

而且王重陽做了道士以後,專心修道,越來越不喜歡武功,全真七子裡面,他最不喜歡的徒弟就是武功最高的丘處機。為了剋制歐陽鋒,他才去大理以假意學習一陽指為藉口,把先天功傳給一燈大師的。

既然他不覺得《九陰真經》重要,為什麼還要去華山論劍,爭奪天下第一呢?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二個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

二、王重陽參加華山論劍,不是為了天下第一的名號,也不是要獲得絕世武功,而是要得到《九陰真經》的所有權,防止它流落江湖,引起腥風血雨。

一部絕世武功秘籍,如果任由它流落江湖,一定會引起江湖上萬人爭搶,腥風血雨再所難免。

就說《九陰真經》吧,因為這本書,多少人的命運因而改變,甚至命喪黃泉。

為了這本書,裘千仞打傷周伯通和瑛姑的嬰兒。有能力救他的段皇爺為了這本書,不肯相救。為了這本書,桃花島黃藥師的夫人難產而死,桃花島門徒損失殆盡。為了這本書,周伯通被黃藥師軟禁在桃花島十幾年。因為這本書,梅超風和陳玄風在蒙古殺了多少無辜的人。

王重陽就是不想看到這些慘劇發生,所以要爭得天下第一,拿到《九陰真經》的所有權,然後憑著他天下第一的名頭,將之束之高閣,藏之名山,不讓它引來江湖恩怨和仇殺。

所以,王重陽不會練習這本書上的武功。

這番道理,傻小子郭靖能想得通,江湖上的武學宗師東邪西毒卻想不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