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中學生持刀捅傷雙親,致母親當場身亡父親受傷。這是怎麼了?

權向陽1


先更正一下問題表述:“廈門一中學生持刀捅傷雙親”表述容易引起誤解,建議更改為為“廈門一初中學生持刀捅傷雙親”。事情因何而起?

從警方通報看,此事是因家庭矛盾持刀捅傷其父母。但具體因何引發家庭矛盾,以致發生故意傷害案,我們尚不得而知。

案發時間為3月10日凌晨1時左右。按常理說,時至凌晨,人們都應該進入夢鄉了。該少年為何深更半夜未睡覺,而與雙親發生衝突?據網絡消息介紹,嫌疑人為初二學生,與雙親是因積怨已久,還是因情緒失控在深夜故意行兇?

有人推斷,估計很可能與玩手機、打遊戲有關。現在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孩子在家線上學習,整天“機不離手”,利用這個檔期佔手機、玩手機。父母看不慣,孩子不服管教,你來我往,矛盾激化。

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我們也不便對事情有過多的猜測和評論。只是這類受教育者傷害事件不時發生在教師、家長身上。在此,我們不要簡單地歸罪於手機、網絡,不要認為又是“停課不停學”惹的禍。作為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需要好好反思一下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什麼在孩子眼中變成了“可恨天下父母心”?為什麼教育者的“愛”在孩子心中變成了“害”?作為教育者,教育過程中的主動作為緣何常常讓我們陷入被動?

建議家長、老師在教育過程中要保持冷靜,把握主動,知道進退,在矛盾激化前冷處理,有時緩兵之計不失為上策,雖不能解決教育問題,但至少可以避免或減少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兩敗俱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