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今日:1979年3月13日,格林納達發生“新寶石運動”政變

1979年3月13日,由畢曉普領導的“新寶石運動”(黨的名稱)發動武裝政變,推翻了親西方蓋裡政府。畢曉普曾宣佈他的黨是社會主義傾向的。在蘇聯、古巴支援下,格林納達新政權親蘇、古傾向日趨明顯。


格林納達位於加勒比海東部向風群島最南端,首都聖喬治,總面積為344平方公里,人口11萬多,主要居民是黑人和黑白混血種人。

1974年2月宣告獨立,成為英聯邦的一個獨立國,由埃裡克·蓋裡出任總理。

格島是加勒比海通向大西洋的門戶,扼守著由南部非洲和南美通向巴拿馬運河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距美國2500公里,而美國一直把格林納達看作它控制拉美鏈條中的重要一環。

1979年3月13日,由畢曉普領導的“新寶石運動”(黨的名稱)發動武裝政變,推翻了親西方蓋裡政府。

該黨自稱是“民族主義的並具有社會主義傾向”的政黨。

1974年6月在其《原則聲明》中宣稱,黨的目標是實現社會主義,建立一個“人民參政”的國家,滿足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主張廢除剝削權利、進行經濟改革和土地改革;恢復民主自由,包括選舉自由、宗教自由和政治言論自由;國家控制全部資源,限制資金外流。

在蘇聯、古巴支援下,格林納達新政權親蘇、古傾向日趨明顯。

史之今日:1979年3月13日,格林納達發生“新寶石運動”政變


史之今日:1979年3月13日,格林納達發生“新寶石運動”政變

格林納達是位於加勒比海一個很小的島國,陸地總面積只有344平方公里,為英聯邦成員國。

美國擔心這裡會形成“紅三角”:北面是古巴,西面是尼加拉瓜,東面是格林納達。

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在1983年3月23日的演講中,抨擊“蘇聯和古巴使格林納達軍事化”。

1983年10月12日副總理科爾德發動軍事政變,軟禁畢曉普。

19日,數千人舉行示威,並同軍方發生衝突,畢曉普和3名部長被軍方打死。

在當年10月12日發生的格林納達國內血腥政變中,維持了4年的革命“新寶石運動”政府被推翻。

政變領導人之一、格林納達軍隊司令赫德森•奧斯汀掌握了政權,命令軍隊進行全天24小時戒嚴。

為遏制蘇、古在這一地區的影響,美國趁格內部再次發生政變,局勢混亂之機,糾集中美洲七個加勒比國家,對格林納達發動了代號為“暴怒”的武裝入侵。

雖然入侵格林納達的行動主要是由美軍進行的,但是來自安提瓜、巴巴多斯、多米尼加、牙買加、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等六個國家的小型軍事部隊也參與了干預行動。

代號為“緊急暴怒”的入侵行動於當地時間10月25日清晨5點開始。

美國陸軍遊騎兵乘飛機前往奪取薩林斯角機場。

同時,美國海軍陸戰隊乘直升機奪取珍珠機場。

超過12艘的美國海軍軍艦(包括梅特卡夫將軍的旗艦、直升機航母“關島”號等)在格林納達附近海域待命。

美國空軍的MC-130和C-130E運輸機進入海岸線外的等待航線,它們於午夜之前在佐治亞州薩凡納附近的軍用機場裝載了兩個營的遊騎兵,在飛往格林納達的途中進行了兩次空中加油。

黎明時分,美國海軍陸戰隊對格林納達珍珠機場的攻擊比較順利,只遭到輕微抵抗。

而薩林斯角機場的防禦卻比較堅固。

美軍AC-130武裝直升機在運輸機之前飛越機場上空,發現古巴人用車輛和各種障礙物封鎖了跑道。

這樣使得運輸機已不可能降落,因此遊騎兵準備傘降。

美軍MC-130運輸機以雙機編隊飛入。

第一架飛機接近空降區域時,被島上的探照燈發現,周圍山上的高射炮開火了。

為了減少地面火力造成的傷亡,遊騎兵在非常低的400英尺(約120米)的高度跳傘。

他們只用了12秒鐘就降落到地面。

後續行動陸續展開

因為入侵部隊擁有壓倒性的力量。到10月28日,格林納達強烈的抵抗已經消失,這次行動的戰鬥階段於11月2日結束。

史之今日:1979年3月13日,格林納達發生“新寶石運動”政變


史之今日:1979年3月13日,格林納達發生“新寶石運動”政變

對於這次入侵格林納達的行動,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的軍事助理科林·鮑威爾(後來成為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稱這次行動是“草率的成功”。

英國也因美國干涉其聯邦國家而感到尷尬。首相撒切爾夫人被反對黨工黨譏笑為“美國總統聽話的獅子狗”,於是她怒斥了美國的入侵行動。

英國也加入了聯合國大會決議(11月2日獲得通過),“深深譴責”美國對格林納達的入侵,這“公然違反了國際法”。

認為美國的這一行徑是對一個主權國家的嚴重侵犯,要求一切外國軍隊立即從格林納達撤出。

格林納達的鄰國和以色列支持美國,投票反對該決議,但是這項決議以108票贊成、9票反對的比例獲得通過。

同年11月3日,美國軍隊開始撤出格林納達。

史之今日:1979年3月13日,格林納達發生“新寶石運動”政變


史之今日:1979年3月13日,格林納達發生“新寶石運動”政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