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核桃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核桃是屬於“黃金”堅果,其營養價值高,長期食用可以對人體非常有益,目前在我國種植範圍廣泛,是很好的經濟作物,下面小編就詳細的跟大家說說核桃病常見蟲害的發生規律。希望對種植核桃的親們有所幫助。

淺談核桃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1 主要病蟲害發生規律

1.1 核桃黑斑病

核桃黑斑病病原菌為黃單孢桿菌,此菌屬專性寄生,只能侵染核桃屬樹種。生長最適溫度為26.7~32.2℃,最高臨界溫度為37.2℃,最低臨界溫度為1.1℃。病菌暴露在陽光下30~45分鐘即失去生活力,在乾燥條件下可存活10 ~13天,在枝梢潰瘍組織內可存活1年以上。

核桃黑斑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主要為害幼果和葉片,也可為害嫩枝及花序。核桃幼果受害後,在果面上出現黑褐色小斑點,無明顯邊緣,以後逐漸擴大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漆黑色病斑,並下陷,外圍有水漬狀暈圈,果實由 外向內腐爛。葉片受害後,首先在葉脈及葉脈分叉處出現黑色小點,後逐漸擴大成近圓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斑,大小3~5毫米,外緣有半透明狀暈圈,病斑在葉片背面呈油漬狀發亮。嚴重時,病斑連片擴大,致使葉片殘缺不全,提早脫落。造成乾枯或節間乾裂症狀。

病原細菌在感病枝條、芽苞或莖的老病斑上越冬。翌春借雨水、風、昆蟲等活動進行傳播,首先使葉片感病,再由葉片傳播到果實及枝條上。核桃黑斑病從5月上旬至6月 上旬始發病,直至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反覆侵染多次。核桃黑斑病的發生及發病程度與溫溼度關係密切,在多雨年份發病早且嚴重。核桃最易感病的時期是展葉至花期,當組織幼嫩、氣孔充分開放或傷口多、表面潮溼時有利病菌侵入,在足夠的溼度條件下,在4~30℃都可侵染葉片,在5~27℃時可侵染果實。

淺談核桃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1.2 核桃枯梢病

核桃枯梢病病原為矩圓黑盤孢菌,屬半知菌亞門黑盤孢目黑盤孢屬。主要為害嫩梢,也為害果實和葉片,該病在全市核桃產區均有發生,從發生情況來看,發生的輕重程度不同,以清水縣、張川縣發病最為嚴重,病枝率23.6% ~30.8%,病情指數17.8~27.5;藉河流域和渭河流域發病較輕,病枝率4.1%~17.2%,病情指數2.7~13.5。如果上年度夏秋季降雨量多,且冬春季氣候較冷、多風,則發病程度重;反之,則發病程度輕。當核桃園密度大、樹冠鬱閉、通風透光不良時,有利於病菌侵染,發病重;密度小,則發病較輕。該病春季3—4月初次侵染,5 —6月開始發病,初期病斑不明顯,隨病斑的不斷擴大,皮層枯死開裂,病部表面分生孢子盤不斷散放出分生孢子,可以進行多次侵染,7—8月為發病盛期,9月後停止發病。清香、元林、溫185、晉龍1號等品種高抗核桃枯梢 病。

1.3 核桃舉肢蛾

核桃舉肢蛾屬鱗翅目舉肢蛾科,是一種嚴重為害核桃幼樹葉片和果實的害蟲。核桃舉肢蛾在天水地區1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結繭在樹下土表1.5~3釐米深土層內越冬,也可在雜草、瓦塊、石縫、草堆下越冬,少數在老樹幹 基部樹皮縫中越冬。來年6月上中旬越冬幼蟲化蛹,蛹期7天左右;6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為越冬代成蟲盛發期,成蟲晝伏夜出,卵多散產於兩果相接的縫隙處,少數產於梗窪、萼窪處;6月中下旬至7月中 旬為孵化盛期,也是幼蟲蛀果盛期,這時正是樹冠噴藥防治的關鍵時期。初孵幼蟲在果面爬行,然後從背光面蛀入青果皮內縱橫食害,受害果內幼蟲5~6頭,糞便排於其中,蛀孔外流出透明或琥珀色水珠。30~45天幼蟲老熟 ,脫果入土越冬,脫果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脫果盛期8月上旬。幼蟲蛀果後逐漸變成琥珀色,最後變成黑色,故稱“核桃黑”。

淺談核桃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1.4 核桃果象甲

核桃果象甲屬鞘翅目象甲科,主要以幼蟲為害核桃的果實,成蟲取食幼芽和嫩枝。根據田間定樹調查, 核桃樹開始萌芽時,核桃果象甲開始個別出蟄上樹,首先是啃食幼芽和嫩葉,6月上中旬出蟄成蟲大增。幼蟲孵出後在果內為害,並向外排出褐色糞便和汁液,造成大量落果。從 產卵到落果一般經歷20天左右,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為落果盛期。

1.5 核桃潛葉蛾

核桃潛葉蛾屬鱗翅目細蛾科,是一種嚴重為害核桃幼樹葉片的蛀葉類害蟲。成蟲產卵於嫩梢或者葉脈邊緣,幼蟲潛入葉片正面,主要取食核桃的葉肉,在幼蟲暴食期集中取食不再向前延伸,並在葉片中使表皮與葉肉形成片狀分離,排洩物呈黑色顆粒狀,集中堆積在蟲道的一邊。另一方面,核桃潛葉蛾的幼蟲在取食時 可以穿蛀葉片中脈,取食的地方葉片僅留下上下表皮,造成葉片表層與葉片脫離,為害後期葉片受害部位捲曲、乾枯、變黃脫落。為害嚴重時,1個葉片上同時有多條潛葉蛾幼蟲取食為害,60%的葉肉被取食,導致葉片乾枯脫落。每年7—8月是核桃潛葉蛾幼蟲盛發期,也是危害最為嚴重的時期。

2 核桃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核桃病蟲害防治應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儘量少用或不用化學防治。農藥的選擇也以高效、低毒、低殘留為標準,儘量減少噴灑次數,降低汙染。

淺談核桃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2.1 農業防治

在生產中應加強核桃樹的科學管理,如整形修剪、配方施肥、肥水管護、中耕除草等措施,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

剪除病蟲害危害的枝條,每年9月底在核桃採摘結束後,應在整形修剪的基礎上,剪除枯枝、病蟲枝集中燒燬或深埋。春季或秋季刨樹盤,破壞核桃舉肢蛾和核桃果象甲越冬繭的正常生存環境,使其不能羽化,降低來年的蟲口 密度。

撿拾落果和摘除病蟲果,核桃舉肢蛾、核桃果象甲等害蟲的幼蟲均為害果實,果實受害後可引起落果,其幼蟲在落下的果實內繼續為害,並在受害果實內化蛹羽化。為此,在每年的6月中旬以後應將核桃植株上的蟲果、黑果及 周圍地面的落果撿拾乾淨,用50%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集中浸泡處理,可有效降低下一年的蟲口數量。

2.2 化學藥劑防治

根據核桃病蟲害種類和發生危害特點,在每年4月底至5月中下旬噴施1~2次72%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溼性粉劑5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800倍液、20%乙酸銅可溼性粉劑1600倍液等藥劑。6月中 旬以後噴施2~3次藥劑,可選擇噴施60%錳鋅·腈菌唑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烯酰·霜脲氰水分散粒劑1200倍液、8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72%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溼性粉劑500倍液、3%中生 菌素可溼性粉劑800倍液、20%乙酸銅可溼性粉劑1600倍液+20%高氯·馬乳油1200倍液或20%氰戊·馬拉松乳油12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200倍液等藥劑,可有效防治核桃黑斑病、核桃枯梢病、核桃舉肢蛾、核桃果象甲、核桃 潛葉蛾等病蟲害。

核桃是屬於四大堅果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備受人們喜歡,其在種植過程中常會發生病害,其中主要的有黑斑病、枯梢病、潛葉蛾等。如果病害放生防治不及時會嚴重的影響核桃生長,所以各位一定要加強田間管理,以上是詳 細的核桃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各位可以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