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艙大吉!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3月10日下午5時,武漢最初啟用的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終於“關門大吉”。至此,武漢市16家方艙醫院全部實現休艙。回顧方艙醫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扮演的關鍵角色,《環球時報》記者發現它在30多天的運轉中一舉扭轉了疫情擴散的危急局面。

2020年2月初,武漢新冠肺炎患者數量激增,收治壓力進一步加大。孫春蘭副總理領導中央指導組醫療救治組進行認真研究,考慮到改造和新建定點醫院的常規模式已不能及時滿足需求,結合新冠肺炎患者輕症比例大的特點,作出建設方艙醫院的關鍵決策。


休艙大吉!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3月9日到10日,各方艙醫院陸續休艙

曾在非典時期擔任北京醫療專家組組長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介紹說,武漢啟用方艙醫院,是國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關鍵時期的關鍵之舉。這種大規模的方艙醫院不同於戰時或救災時啟用的野戰移動類醫院,以往從沒有采用過,稱得上是我國公共衛生防控與醫療的重大舉措。王辰表示,迅速地把確診的輕症病人都收治起來,給予醫療照顧,與家庭與社會隔離,避免造成新的傳染源,至關重要。方艙醫院的做法對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2月4日晚,《環球時報》記者曾對武昌方艙醫院、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建設現場進行實地採訪。當時武漢緊急動員協警力量、國企一線工人、環衛工人、城管隊員和醫療專家參與方艙醫院的建設,僅用29個小時就完成首批3家方艙醫院基本生活設施、醫療設施的安裝調試任務,確保能提供4000張床位的首批方艙醫院在2月5日晚開始逐步投入使用。

2月5日晚11時30分,來自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區、東湖高新區的第一批輕症新冠肺炎確診病人開始陸續被轉送至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環球時報》記者趕赴現場,記錄了首批新冠肺炎輕症患者被送往方艙醫院的場景。許多從各大定點醫院轉移出來,或是求醫無門在家自我隔離的輕症病人被送往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截至2月6日7時30分,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僅用8小時就收治輕症病人328人,顯示出方艙醫院高效的收治效率。


休艙大吉!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3月9日到10日,各方艙醫院陸續休艙

隨後,方艙醫院模式在武漢全面鋪開。據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介紹,武漢共臨時建設16家方艙醫院,中央指導組緊急抽調20個省的大型三級綜合醫院,共計8000多名醫務人員組成醫學救援隊馳援武漢各個方艙醫院。據統計,武漢16家方艙醫院累計收治1.2萬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

除了基本的生活設施和醫療設施之外,方艙醫院也在不斷改善生活條件和管理模式。《環球時報》記者3月5日進入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記錄休艙前最後一批病患的生活情況,發現方艙醫院已從最初只能提供床鋪、一日三餐、治療藥品等基本保障,逐步完善到能為病患提供文化產品、娛樂設施、心理服務。

據支援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湖北省腫瘤醫院醫療隊副隊長王俊介紹,之前許多人笑談“住在方艙醫院舒服得簡直不想出來了”真不是誇張的說法。確實有一些已經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不願意出院,而是選擇“留守”在方艙醫院中。因為方艙醫院由專業餐飲團隊提供的伙食比許多家庭都要好,還有專業醫療團隊為病患提供服務。此外,方艙醫院中的精神生活也豐富多彩,許多患者每天能一起跳廣場舞、唱卡拉OK。因此到了後期,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出院標準除了各項醫學指標之外,還加入病人的個人意願,醫生每天早上查房的時候都會問病人願不願意出院。如果不願意出院,醫生們也不勉強。


休艙大吉!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2月4日,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建設現場

據武昌方艙醫院常務副院長馬永剛介紹,下一步,武昌方艙醫院將開展消殺工作,連續奮戰一個多月的醫務工作者也將進入一個休整期,如果疫情沒有反覆,這些從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都將結束使命;如果疫情沒有完全遏制,他們也能重新集結起來迅速投入“戰鬥”。

回頭再看,方艙醫院可謂是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一項創舉,它的出現在疫情“防”與“治”兩個環節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在病人數量井噴式增長、大量病人無法集中隔離而四處流動的情況下,在醫療資源匱乏、定點醫院床位不能滿足應收盡收要求的關鍵時刻,方艙醫院一舉扭轉了疫情擴散的危急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