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五科隔離病房外的別樣戰疫

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擾亂了大家平靜的生活。江西省胸科醫院作為省級定點救治醫院,迅速投入了這場抗疫保衛戰中。

1月21日下午醫院決定騰空內五科病房,現有的患者轉移至內三科。科主任鄧愛花得到通知後,立刻作出了積極響應:連夜召全體醫務人員集結病房,部署應對措施;梳理病情,統計第二天可以辦理出院及需要轉移的患者人數,對每一位在院患者解釋交代到位;經管醫生提前寫好出院小結,疾病證明書......晚上十二點,醫生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大家仍在忙碌著,一切為了保障第二天的病房騰空和餘留病人的順利轉移。

內五科隔離病房外的別樣戰疫

內五科隔離病房外的別樣戰疫

搬遷

為了應對這場新冠疫情,內五醫務人員大部分作為第一梯隊進入隔離病房,留守人員13人,不到原班人馬的二分之一,清一色的女同胞,其中尚有哺乳期3人,孕期2人,病假1人。而年關時節,留在醫院的多是危重症患者。我科是省級艾滋病定點收治科室,承擔了收治全省危重症艾滋病患者的救治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地市級定點醫院的感染科一夜之間成了新冠肺炎收治病房,專科醫生更是新冠感染患者救治的主力軍。各地危重症艾滋病患者的收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於是我院就成為了他們的後盾。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要接收各地市救護車送來的危重症艾滋病患者,而我們留下的這一小撮人馬就承擔起了這艱鉅的救治任務。

內五科隔離病房外的別樣戰疫

內五科隔離病房外的別樣戰疫

院內外會診

鄧愛花主任,是新冠肺炎的省級、院內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和我省著名的艾滋病診療專家,也是我省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藥品管理工作的負責人,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由於艾滋病抗病毒藥品克力芝,可以用於抗新冠病毒,省衛建委緊急向我院艾滋病藥品管理部門借調藥品。大年三十晚上衛健委要求上報克力芝的藥品庫存,於是鄧愛花牽頭艾滋病項目辦、藥劑科及藥庫連夜盤庫上報數據。由於疫情嚴峻,克力芝的異常需求必將會影響到艾滋病患者的救治,她焦急萬分,緊急向國家調配下一季度的克力芝並在1月27日(大年初三)到位,保障艾滋病患者及新冠肺炎患者克力芝的使用。作為新冠肺炎的省級及院內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她常常是在會診中或前往會診地點的路上,每天還要為基層醫務人員提供電話諮詢和微信會診,為廣大患者提供網絡義診。作為內五科的科室負責人,每天堅持查房,制定危重症患者的診療方案,時刻要牽掛病房的醫療安全,同時為了減少新冠疫情對我院艾滋病患者門診救治帶來的影響,她果斷開設了愛心門診,避免了這部分患者藥物治療中斷,可謂是一心掛多頭。

內五科隔離病房外的別樣戰疫

愛心門診

內五科隔離病房外的別樣戰疫

內五科隔離病房外的別樣戰疫

主任醫師熊玉紅,作為留守在後方、除科主任以外唯一的上級醫師,她每天仔細地梳理每一個住院患者的病情,制定詳實的診療計劃,尤其是對危重症患者,更是一天要親自去看好幾次,時刻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動態化驗檢查結果,及時調整治療。為了加強醫患溝通,熊玉紅主動將個人聯繫方式留給患者或家屬,便於答疑解惑,多的時候一天接到過幾十個諮詢電話或微信,雖然對她個人生活有一些的困擾,但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病房的壓力。

即便如此,每天仍可能會有層出不窮的狀況:“XX床指脈氧掉下來了......”“XX床呼之不應......”熊玉紅奔波在這病房,並隨時待命準備戰疫。儘管天天忙碌,仍不忘結合實際病例,指導並督促下級醫生對相關疾病知識的學習。工作的重壓、病房搬遷後的不適應,讓留守的醫務人員常有焦躁不安的情緒,熊玉紅總是安撫大家:“想想武漢吧,我們這點累真不算什麼!”

主治醫師塗小云,是一位尚在哺乳期的寶媽,突然增加的工作負荷,令她無暇顧及自己的寶寶,於是提前斷奶,讓愛人帶寶寶回鄉下老家。因為疫情,公交車線路取消,地鐵更是延長至20分鐘一趟,上班成了她最頭疼的事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仍可能會遲到,最後沒有辦法,只能騎電動車。路上寒風刺骨,有時陰雨綿綿,20公里的路程,常常要花上1個小時,家人更是為她擔驚受怕。她卻笑道:“總算不用擔心上班遲到了,那麼多病人等著我呢!”

住院醫師徐依婷,2020年的春節是這個初出茅廬的小醫生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新年,因為生病暫時在家休息。得知疫情來臨後科室面臨著科室搬遷、人手不夠等,她主動提出放棄休病假來到病房,和大家一道共渡難關。每天上班,她常常是來得最早,走的最晚。用她不那麼堅實的臂膀,支撐起科室的運轉,守護著患者的健康。

因為疫情,內五科護士長黃茶英已率隊進入隔離病房,主管護師劉小春作為留守的最高年資護士,自覺地扛起了科室危重症護理和病房管理重擔。護士裘麗娟孕8月,前置胎盤,原打算提前休假待產,但特殊時期,她沒去提個人困難,默默地留了下來。尚在休婚假的護士肖小蘭雖然還懷有身孕,聽說科室人員緊張,也放棄休假來上班。護士曾琴、楊寶芳,都在哺乳期。護士辛麗明、張豔花,算是是留下來的護理隊伍中的兩個壯勞力,但同時隨時待命進入隔離病房。就在隔離內外遙相互望的日子,高峰時期留守病房28個病人,病重21人,心電監護10人,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2人,還有各種管路:導尿管、鼻飼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各種護理:口腔護理、褥瘡護理等等,護理壓力可想而知。由於危重病人多,治療護理複雜,護士們從一上班,就守在病房,唯恐病人呼叫不能及時處理,每天白加黑的工作,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每天走幾萬步。

長期在我院門診治療和管理的艾滋病患者1200餘人,由於疫情的原因,加上醫生人手不夠,這部分患者複診、取藥都面臨著很大的困難。我們在院部採血處開設愛心門診,安排了個案管理師樊文琴全天候堅守在診室,電話24小時暢通,通過電話和微信隨訪來幫助患者,並將具體情況隨時與醫生溝通,對確實無法來院取藥的患者義務為他們郵寄藥品。疫情期間快遞小哥們都怕來我院,因此每天下午樊文琴和派送員鄧海玉常常騎著電動車帶上反覆核對無誤的藥品去快遞工作站辦理郵寄。一個多月來,愛心門診為“艾”接力,共為200多位患者解決了面臨停藥的問題,隨訪患者達到1600多人次,保障了艾滋病患者治療不中斷,受到了患者的廣泛好評。

內五科隔離病房外的別樣戰疫

看望隔離休整出倉隊員

疫情來襲,內五科的大部分醫務人員進駐隔離病房,是抗疫的排頭兵。隔離病房外的娘子軍,默默堅守,灑下辛勞和汗水,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別樣的戰疫,同樣的是守護。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文/熊玉紅 鄧愛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