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國演義》真的對職場管理有所啟發嗎?

職場宇虹


如題:看《三國演義》(以下簡稱:三國)真的對職場管理有所啟發嗎?我們想大多數人的意見肯定是一致的,就是看《三國》對我們的職場管理一定是由啟發的。

我們下面就結合題主的提問,主要從小說中那些生動刻畫的人物出發,結合現代職場管理以及職場處世等多角度,為大家解讀深入剖析,讀《三國》對職場管理及企業管理的十條啟示:

1、國與國之戰,說到底就是人與人之戰。

整部《三國演義》,看似是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戰爭,實質是三國背後曹操、劉備、孫權三人之戰,他們作為三國的君主就是管理者。從職場的角度出發,三國之戰就是三國背後的那些大將及謀士之戰。而是否有好的謀臣武將(就是當今職場中好用的人才)至關重要,他們是每場戰役成敗的關鍵。那些響噹噹的戰役也提示我們:沒有好用的人才,是幹事創業的過程中最大的風險。

2、英雄不問出處,哪怕他出身卑微。

讀《三國》我們都知道,劉備作為蜀國君主,雖然是漢朝中山靖王之後,但早期只是靠編織草鞋為生,地位卑微,無所作為。關羽、張飛出身更是低微,一個賣棗一個屠戶,但就是這三個出身卑微的人,桃園結義後一路奮鬥,後來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建立了蜀國。可見,任何人都不可小看,任何人都可能翻身,我們在職場中也一樣,應尊重遇到的每個人,沒準就是我們未來的朋友和合作夥伴。

3、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就看你是否能抓住。

東漢末年,張角率領的黃巾軍起義造反,漢獻帝在全國下發招兵討賊的榜文,讓各地準備禦敵。這個過程中,劉備三兄弟做足了準備,並且很好的抓住了這次機會,也正是藉助這個機會,他們才為後來共創大業奠定了基礎。若當時三人不是有勇氣抓住了難得的機會,也就沒有後面的蜀國了。結合我們現代職場管理和生活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要善於尋找和抓住機會。不是俗話說人生至少有三次機會改變現狀,如果三次機會都沒有抓住,那麼你就應該深刻反思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

4、不能用好優秀下屬,就等於為對手輸送關鍵人才。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作戰時,對抗兩個月後,糧草漸漸匱乏,於是急忙派人去許昌催糧。結果這人被袁紹抓住,袁紹的謀士許攸便建議趁曹軍糧盡,夜襲許昌,但袁紹不聽,還懷疑許攸與曹操勾結。於是許攸投奔了曹操,幫助曹軍大敗袁紹,這一站基本上奠定了曹氏集團在三國中的實力,使曹操由官渡之戰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軍閥。我們當今的企業管理中,對於人才培養和使用時極為重要和藝術的一件事情,人才是企業的核心核心競爭力,並且現代的勞動關係都是一個雙選的結果,如果你不能使用好優秀的下屬,那麼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你這樣做無疑是在為競爭對手培養人才,這對企業來說,是最得不償失的。

5、有誠有義才能凝聚人心。

劉備和身邊的大將關羽、張飛是其結義兄弟,主要謀士諸葛亮是其三顧茅廬誠心感化請來的,這三個人在劉備創立蜀國大業上可謂相當關鍵。正是劉備這人有誠有義,才能將這些謀臣武將吸引在身邊,出生入死,鞠躬盡瘁,以致曹操、孫權想盡辦法拉攏關羽都沒能得逞。我們現在企業從創立開始為構建自己的企業文化,國有企業還會成立工會等相應的組織,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公司的軟實力,凝聚人心。一個企業是否有強大的人心凝聚力,是一個企業是否成熟和具有戰鬥力的核心。

6、沒有永久的對手,只有合作共贏的朋友。

魏蜀吳三國雖是對手,但出現共同利益時,對手也能合作共贏。比如,曹操南下征伐東吳的時候,東吳周瑜一心要火攻曹操,一切準備妥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時候正式諸葛亮識天文,假裝開壇做法,借來東南風,幫助東吳打贏了赤壁大戰。曹操在赤壁大戰中損失慘重,這是對蜀吳兩國都有利的局面,兩國在此戰中達成了合作共贏。隨後的三國曆史中,由於大多數時期,都是魏強吳蜀弱,所以正是有了吳蜀聯盟,才讓曹魏不能輕易一統天下,為三國鼎立打下基礎。當今企業和職場也是如此,曾經的商場競爭者、職場對手,在很多外力因素下,都會走向合作共贏的,比如我們看到很多巨頭公司最後甚至走向合併就是這個道理。

7、對自己人不能過於苛刻,否則很可能因小失大。

為了給關羽報仇,劉備決定親征東吳,並與張飛約定一同發兵。張飛下令軍中在三日內備齊白旗白甲掛孝出征,部將範疆和張達請求寬限幾天,結果張飛大怒,將二人捆起來各鞭打五十,並警告若超期就殺頭示眾。範疆和張達懷恨在心,趁張飛醉倒割下他的首級,投奔了東吳。可惜一代名將,沒戰死沙場,卻死在自己人手上,典型的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我們在日常的職場管理中,也是如此,我們對待下屬應當制度和人文關懷相結合,要讓手下的人新生暖意,心懷感激。而不是讓他們因為你的嚴厲苛刻,導致他們來個“魚死網破”或者“背後穿小鞋”之類的事情發生。這樣的話就因小失大,得不償失了。

8、大局當前,存個人恩怨者要慎用。

曹操敗走華容道時,遭遇諸葛亮佈下的重重埋伏,好不容易重重突圍,又遇上了關羽。曹操知道難以突圍,只好哀求關羽看在過去的情義上放他逃生。關羽想起曹操對自己的恩情,便放走了他。這是改變三國戰爭格局的極好機會,可惜關羽因個人恩怨錯過了。諸葛亮作為用人者也該反醒,在大局當前,存個人恩怨者還是要慎用。一千七百多前的三國如此,我們當今21世紀的職場中亦是如此,工作當局當前,最忌個人恩怨,嚴禁意氣用事,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更要對這點有清晰的認識。

9、有個人情緒時,勿輕易決斷。

劉備稱帝后,不聽諸葛亮等人苦勸,決定親征東吳,為關羽報仇。為了在三日內備齊白旗白甲掛孝出征,張飛與屬下結怨也被殺。劉備大哭,立即帶大軍殺奔東吳。東吳大都督陸遜趁晚上颳起東南風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劉備被救出後一病不起,見到諸葛亮悔恨不己,淚流滿面,不久就死了。可見,人在個人情緒高漲時,多麼容易衝動犯錯,這種時候應儘可能不作決斷,待冷靜下來再說。同上面第8點一樣,工作大局前,是不傾注太多個人情緒的,企業化管理,必須由他的科學合理性。如果您是一個管理者的話,更要深刻的認識到,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當我們有嚴重的個人情緒的時候,對於工作不能失去理智,更不要對重大事項作出輕易的決斷。因為這個判斷和決策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可承受的損失,就是現代所謂的重大戰略決策失誤。

10、風險不能過於集中,企業必須做好風險防控。

曹操在赤壁大戰中慘敗是因為將水軍船隻用鐵環相互鎖住,結果東吳用火攻時無法逃開,剎那間燒成一片火海。劉備親征東吳慘敗是因為將大軍集中統一紮營,東吳火燒連營時,亂作一團,傷亡慘重。可見集中過大規模風險很大,一旦有事很可能滿盤皆輸,分兵作戰,相互呼應更穩妥。結合現代企業管理,舉一個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樂視,曾經的樂視集團是何等風光,但就是因為後面承受太大的風險集中,傾注全集團之力打造樂視汽車,很顯然最後失敗了,而樂視的案例是當下很多大企業都會講的一個警示教材。

我們很多人都讀過《三國》,至少是看過《三國》相關的電視機或者電影的。我想每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用不同的心境看《三國》,其對這本書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收穫。

我們讀《三國》不能僅僅是看這部小說講述的精彩故事,更多要學會從這些故事情節裡面去解讀小說中的人物刻畫,看他們如何在那個時代生存與思考,我們再結合當今的社會環境,看他們與現代的我們有哪些相同與不同。朝代變了,時代變了,有些本質的東西其實一直沒變。

--------------------

博聞通覽

用文化溫暖人心,讓閱讀更有溫度


博文通見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運籌帷幄,絕勝千里;

招天下賢才,有賢才,就有未來;

團隊管理,關注團隊成員;

工作中講究策略和規劃。

祝愉快!


峰兄話人力


不是真的,而是看你能不能從中有所啟發


11逐夢


🈶️,不過要理性分析。


宇內


看《三國演義》對職場管理有很大的啟發。1,劉備的為人與追求格局決定當時國家能走多遠。同樣,今天企業董事長的人格與願景,決定公司的前途。2,三兄弟拜把子,共謀事。今天企業選擇合夥人很重要,這能決定企業勝與敗。3,劉備處理人緣關係的方式。今天企業的管理水平不優秀,企業照樣崩盤。張飛,關羽,趙子龍幾位優質兄弟,劉備能收他們為已賣命,就如今天企業裡優秀人才,一定有願景,人格魅力,才能駕馭這幫人才。4,劉備三顧茅廬誠邀諸葛亮出山打天下。人才是公司命脈,企業該珍視人才,好待人才。5,劉備的低微起步,不影響其開展大事業。企業家原來基礎再低微,只要心中有夢,也有出人頭地的一天。6,劉備的後代。一個企業能長遠的繼承下來,必須有一套完美的公司章程。7,得天下,很難,厲盡苦難,捨命拼搏贏來的。今天企業何償不是?競爭激烈,夾縫生存,拼的是你死我活,才能立足於自已的一分三畝地。8,商場如戰場,一切都同出於一樣的原理。


門尼一號


諸葛亮告訴我們:大型企業光靠個人能力是很難突破業績的,要懂得如何管理、分配、開發下級員工之能量、給予重任,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團隊,以防人才短缺。

關羽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便你是MBA(工商管理碩士),一時營銷失誤,可能讓你輸給一個跨專業的。

張飛的下場告訴我們:要善待員工,若是長期壓制奴役,必將得到報復,即使不報復也會導致集體罷工或跳槽。

趙雲的經歷告訴我們:個人實力再強,若只想著高薪,結果只有一個:有職業,沒事業

黃忠的經歷告訴我們:年齡並不是問題,關健是要有實力。千萬別小瞧老員工,有時候會幹的比年輕人更出色。

馬超的經歷告訴我們:自己沒能力單幹時,不如找一個英明的老闆跟著他幹


希望的冀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不管是桃園三結義,還是火燒赤壁,還是官渡之戰等,這些故事都深刻的影響著我們職場中人,一個組織要成功,領導必須要樹立一個目標,組建一個團隊,從而尋找人才,發現人才,並充分用好人才,朝著這個目標奮鬥,堅持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開心小馬


1.不能小看任何人,哪怕他目前卑微。

2.機會只留給有勇氣的人。

3.有誠有義才能凝聚人心。

4.沒有永久的對手,有機會對手也能合作共贏。

5.不能用好優秀下屬,就等於為對手輸送關鍵人才。


大大大兵影視


看人性,找規律。


酷到不知北在


確實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