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天吃遍中國」第16天 甘肅 武威·民勤

蘇武牧羊處,今日瓜甜香

明明是個年降水量100毫米的地方,卻偏偏在我前往的這天下起了雨,不知是好運還是歹運,只覺空氣裡充盈著沙子被打溼後所散發出的那種味道。民勤處在河西走廊的東北部,西北東三面都被浩渺的沙漠所包圍著,也常被叫作“沙鄉”。誰能想象,當年的北海,就在這裡呢?

「555天吃遍中國」第16天 甘肅 武威·民勤

決不能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當中國的吃羊五省(新、青、甘、寧、蒙)在為到底哪裡的羊肉最好爭得火熱之時,甘肅的這個小縣已暗地裡背上了“中國羊肉之鄉”之名,這是官方對其的認可。因此在我計劃行程時,覺得無論如何都必須親自前往民勤,看看這“中國羊肉之鄉”能把羊肉玩出什麼花樣。然而當我真正在民勤縣城苦苦尋覓之後,卻只發現了為數寥寥的幾家烹飪羊肉的店,亦沒有任何一家店打出“民勤羊肉”之類的招牌,再一回想一路走過的甘肅十幾個城市,“靖遠羊羔肉”“東鄉手抓”“廣河手抓”倒是頻繁地露面了。

  我不禁反問自己,這究竟是官方為了紀念中國史上最著名的“牧羊人”,而強行加給這座城市的名頭?還是它確實默默出產著優質的羊肉,卻懶得冠名而隨它去也?今日我無法回答。但好在,除了羊,民勤還有其他。

「555天吃遍中國」第16天 甘肅 武威·民勤

沙米涼粉

沙米是一種生在生長在乾旱沙漠中的植物所產的籽實,個頭與小米一般大甚至比小米還小。將沙米磨成米漿放入鍋中加熱,冷卻後即成沙米涼粉。

  成型的沙米涼粉呈淡灰褐色,切成條狀調入蔥、蒜、辣椒、醋等調料即可。沙米涼粉入口微韌、一抿即化,並帶有特殊的香氣。這種香氣十分接近豆腐乾,但並不一樣,吃在口中酸辣爽口,讓人彷彿覺著在吃一種特製的超軟豆腐乾。

「555天吃遍中國」第16天 甘肅 武威·民勤

羊肉沙米麵

在民勤,沙米與面一起烹飪是十分常見的做法,羊肉沙米麵條在民勤街頭十分常見。面的做法並無奇特之處,即傳統的湯麵做法,可用長面也可用面片,但加入一粒粒沙米散佈在整碗麵中,無疑增添了一層刺激口腔的顆粒口感。尤其是當端起碗喝下一口湯汁時,一粒粒沙米在口腔裡忽然活靈活現、四處亂蹦,而你若想在碗裡發現它們,則需要湊近仔細觀察,畢竟,他們真的很小。

「555天吃遍中國」第16天 甘肅 武威·民勤

麥索


「555天吃遍中國」第16天 甘肅 武威·民勤

麥索

為什麼一定要出發?為什麼一定要親自去發現?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無論是網絡的信息還是我之前所篤信的,麥索都是一種在高原或接近高原的地區才會製作的食物。然而在民勤,它又出現了,以另一種姿態。以至於我問了小攤主兩遍:“這是青稞做的嗎?民勤也產青稞嗎?”,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覆。

  民勤的麥索搓得很細,像一般的拉麵般細,也不在菜場上出售,而是推著小車在街邊作為小吃叫賣。吃時直接抓起一大把放入盤中,撒上辣椒和醋,攪拌均勻幹拌了吃。青稞的香依然濃烈,再加入酸辣之味就更加爽口,加之青稞的熱量高,絕對是夏季良好的類主食小吃。

「555天吃遍中國」第16天 甘肅 武威·民勤

民勤的瓜

民勤在甘肅最大的名氣,多半還是由它所出產的瓜所帶來的,至少我六年前來到武威就已耳聞。地處荒漠地區,降水量少,晝夜溫差大,對於瓜類水果來說積累糖分實在是絕佳。而比起新疆,民勤的位置要顯著靠近中東部地區得多,出產的瓜也能以更低的物流成本被運輸出去。

  作為一個吃瓜群眾,你有什麼理由拒絕這“白菜價,白糖甜”的瓜呢?一個西瓜,一個香瓜,一個蜜瓜,真的只要20塊錢。

「555天吃遍中國」第16天 甘肅 武威·民勤

徒手開瓜

在民勤,釀皮和洋芋餅是另外兩種十分常見的食物,售賣的小店比比皆是。但是由於今天把胃容量大都獻給瓜去了,實在不得品嚐。

  這個身居在沙漠中的小縣城,默默無聞,只有著人的平靜生活與瓜果的年年飄香。也許一萬個前往河西走廊旅行的人中,只有一個會到這裡來打探一番,但這都不要緊。飛沙走石,耐寒的植物在荒漠戈壁中頑強的生長著,而這個小地方大概永遠像它的名字一樣,民勤。

  (額外說一句:從武威到民勤的公路有一段非常像美國西部的荒漠公路,就是,很適合拍結婚照的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