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那些年的謎---磷火


磷火,俗稱鬼火,多發生於夏季,該是天氣炎熱,更容易引發磷的自然現象吧。

鄉下那些年的謎---磷火


九零年前的生活,可不是今天這樣的狀態。那會夏天知了一隻接一隻,呱躁得厲害,洋毛辣子滿樹葉的囂張瘋跑,水裡的魚兒時常蹦躂上了船,田地裡,還總有數不清的蟲鳴蛙叫......總之,天藍、水清、草綠。雖然比不上當下生活的多彩,卻總是質樸的讓人嚮往。

故鄉是什麼?有人說,故鄉就是你年少最想逃離,成年後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歲月如梭,唯有回憶,聊以自慰吧。

今天我們就說說磷火(鬼火)的故事吧。

磷火,鄉下孩子都知道,即便今天的孩子不知道,也聽說過。九十年帶之前,磷火在鄉間應該很常見。那會火化還沒完全普及到鄉下。老人去世,多數是一口棺材,一個墓穴,一杯黃土,掩埋而成。人體,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下自然腐化,這其中產生大量的氣體和不知名的物質,順著土層回到了地面。這些氣體或者物質,隨風起伏,如遇到合適的溫度,便能起火,這就是磷的自然現象,也稱之為,磷火。

鄉下那些年的謎---磷火


但,用今天的科學,釋懷不了兒時的恐懼。

年幼的學童,最怕夜晚,最怕黑。總覺得黑暗中,有隻大手或是一雙眼睛,在暗中靜靜的注視著你。你要對視它,它就摒著呼吸對持著,和你比耐力,你要逃跑,它總能如影隨形,對你不離不棄,你要反抗,拿光驅趕,它會避你三尺,三尺開外,它還在和你對持著。總之,和它較量,你永遠是輸。

外婆說,夜晚走路不要回頭,無論身後有什麼動靜。人身有三把純陽之火,左右肩各有一把,頭頂還有一把。轉頭回身一次,會熄滅一把陽火,三把俱滅時,衰事纏身。鄉間老人,尤其老婦人,更都信於此。

二年級的夏天,我留級了,秋天我還坐在二年級的教室裡,我不太開心。

放學回家總要搬個大椅子,坐在屋外,邊寫作業邊等父母。

月芽都爬上樹梢了,母親還沒回來。父親沒回來,我是知道的,他是生產隊農機手,搶春種忙秋收,對於他們來說,時間就是糧食。

鄉下那些年的謎---磷火


月過樹梢了,母親裝了碗中午剩飯,用開水泡了泡,吃完又走了,說,今晚糧食要進倉。

家裡又剩下了孤零零的我。母親走時,讓我把屋外還沒進倉的糧食照看好,不要被老鼠啥的糟踐了。

黑乎乎的屋外,我有點害怕。再亮的電燈,也點不亮這黑色的夜晚。我把椅子挪進屋裡,坐在椅子上,看著屋外的糧堆。

屋外的左上角,是一個磚砌的豬舍,兩頭黑豬圈養給裡面。臭烘烘的豬糞,引得各式小蟲飛奔而來,落在豬糞上,落在黑豬身上,不停的撕咬。黑豬時不時的哼哼著,給這寂靜的黑夜,帶來一些生氣。

鄉下那些年的謎---磷火


我打著手電,來到豬舍前,點燃一堆麥穰子(鄉語,小麥揚起下粗細不均的麥麩)。等麥穰子火光四起的時候,再抓上一把溼乎乎的青草覆蓋上面,這樣麥穰子沒了火苗,而後,陣陣青煙冉冉升起。這方法對付愛咬黑豬的飛蟲,特別有效。

豬舍的右後角,有個弱弱的火團,有學童拳頭大小。這火團幽藍幽藍的,一點不像常見的紅色火苗。弱弱的火團,斜角度向豬舍的右上角升起。這速度並不快,感覺用手都能抓到它。

我好生奇怪,抬腳出門,想去看個究竟。這時想到,該不是鬼火吧?又退回屋裡了。三華說過,十一隊曬場那邊,經常看到這樣的火苗。

鄉下那些年的謎---磷火


學童對鬼火這神秘的現象,還是心生恐懼的。這大概是我唯一一次,與磷火不期而遇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