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那些年的谜---磷火


磷火,俗称鬼火,多发生于夏季,该是天气炎热,更容易引发磷的自然现象吧。

乡下那些年的谜---磷火


九零年前的生活,可不是今天这样的状态。那会夏天知了一只接一只,呱躁得厉害,洋毛辣子满树叶的嚣张疯跑,水里的鱼儿时常蹦跶上了船,田地里,还总有数不清的虫鸣蛙叫......总之,天蓝、水清、草绿。虽然比不上当下生活的多彩,却总是质朴的让人向往。

故乡是什么?有人说,故乡就是你年少最想逃离,成年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岁月如梭,唯有回忆,聊以自慰吧。

今天我们就说说磷火(鬼火)的故事吧。

磷火,乡下孩子都知道,即便今天的孩子不知道,也听说过。九十年带之前,磷火在乡间应该很常见。那会火化还没完全普及到乡下。老人去世,多数是一口棺材,一个墓穴,一杯黄土,掩埋而成。人体,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自然腐化,这其中产生大量的气体和不知名的物质,顺着土层回到了地面。这些气体或者物质,随风起伏,如遇到合适的温度,便能起火,这就是磷的自然现象,也称之为,磷火。

乡下那些年的谜---磷火


但,用今天的科学,释怀不了儿时的恐惧。

年幼的学童,最怕夜晚,最怕黑。总觉得黑暗中,有只大手或是一双眼睛,在暗中静静的注视着你。你要对视它,它就摒着呼吸对持着,和你比耐力,你要逃跑,它总能如影随形,对你不离不弃,你要反抗,拿光驱赶,它会避你三尺,三尺开外,它还在和你对持着。总之,和它较量,你永远是输。

外婆说,夜晚走路不要回头,无论身后有什么动静。人身有三把纯阳之火,左右肩各有一把,头顶还有一把。转头回身一次,会熄灭一把阳火,三把俱灭时,衰事缠身。乡间老人,尤其老妇人,更都信于此。

二年级的夏天,我留级了,秋天我还坐在二年级的教室里,我不太开心。

放学回家总要搬个大椅子,坐在屋外,边写作业边等父母。

月芽都爬上树梢了,母亲还没回来。父亲没回来,我是知道的,他是生产队农机手,抢春种忙秋收,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就是粮食。

乡下那些年的谜---磷火


月过树梢了,母亲装了碗中午剩饭,用开水泡了泡,吃完又走了,说,今晚粮食要进仓。

家里又剩下了孤零零的我。母亲走时,让我把屋外还没进仓的粮食照看好,不要被老鼠啥的糟践了。

黑乎乎的屋外,我有点害怕。再亮的电灯,也点不亮这黑色的夜晚。我把椅子挪进屋里,坐在椅子上,看着屋外的粮堆。

屋外的左上角,是一个砖砌的猪舍,两头黑猪圈养给里面。臭烘烘的猪粪,引得各式小虫飞奔而来,落在猪粪上,落在黑猪身上,不停的撕咬。黑猪时不时的哼哼着,给这寂静的黑夜,带来一些生气。

乡下那些年的谜---磷火


我打着手电,来到猪舍前,点燃一堆麦穰子(乡语,小麦扬起下粗细不均的麦麸)。等麦穰子火光四起的时候,再抓上一把湿乎乎的青草覆盖上面,这样麦穰子没了火苗,而后,阵阵青烟冉冉升起。这方法对付爱咬黑猪的飞虫,特别有效。

猪舍的右后角,有个弱弱的火团,有学童拳头大小。这火团幽蓝幽蓝的,一点不像常见的红色火苗。弱弱的火团,斜角度向猪舍的右上角升起。这速度并不快,感觉用手都能抓到它。

我好生奇怪,抬脚出门,想去看个究竟。这时想到,该不是鬼火吧?又退回屋里了。三华说过,十一队晒场那边,经常看到这样的火苗。

乡下那些年的谜---磷火


学童对鬼火这神秘的现象,还是心生恐惧的。这大概是我唯一一次,与磷火不期而遇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