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工作7年,我被解僱三次,成年人世界,沒有那個工作不委屈

我曾遭遇過兩次解僱。

第一次,是在一家西餐廳。

那天我剛結束了夜班,就收到了離開的通知。

部長說我“笨手笨腳的”,不符合他們的要求。

這是我從湖北跑到廣東謀得的第一份工作,只持續了十天。

我收穫了十天的溫飽和九個晚上的床位,除此之外,沒有一分錢工資。

凌晨兩點,我踩著滿腳的血泡走在大街上,草草地哭了一場。

街上路燈昏暗,稀稀拉拉的人影和車輛都讓我毛骨悚然,連哭聲都不敢放肆。

我找到一間網吧,交了五塊錢包夜,終於不必流落街頭。

第二次,是在一家鞋廠。

那天我還在出差回廠的路上,便接到了自己被裁員的電話。

那是2008年,工作特別不好找。勞務市場擠滿了求職的人,用人單位卻沒幾家。

我輾轉了三個月都沒有找到工作。

這期間,我遇上了有生以來最屈辱的一次求職經歷。

當時在人才市場初試通過了,我拿著複試單去公司複試,被前臺小妹給攆了出來,無論我怎麼解釋是經理讓我來參加複試的,她都不願意去求證一下。

她說:“我們經理從來不面試高中生。”

更糟糕的是,沒過多久,我爸媽打工的工廠也倒閉了。

我們一家四口失業了三個,對未來的恐慌讓我們孤注一擲,把所有的積蓄拿出來創業,開了一家小服裝店。

為了節省開支,我們租著最便宜的房子,房間小得只有兩個床墊那麼大。

爸媽睡床,我和妹妹睡地板。用餐桌的時候,就把地鋪捲起來。

這兩段失業經歷在我生命裡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們時刻鞭策著我努力變強:

如果不強大,我永遠是被淘汰的首選。

如果不強大,我永遠沒有能力照顧家人。

30歲工作7年,我被解僱三次,成年人世界,沒有那個工作不委屈


02

我們的服裝店開在一個不顯眼的商業城裡面,鋪面便宜,當然人流量也少。

鋪面的鄰居,也大多是像我們一樣走投無路的創業者。

對面是一對年輕夫妻,男孩在餐廳打工,女孩守服裝店,帶著一個不到一歲的孩子。

他們一天最多吃兩頓飯,都是男孩從餐廳後廚帶回來的;

孩子的紙尿褲每天一片,從早穿到晚,拉屎了也繼續穿。

隔壁是一對中年夫妻,丈夫起早貪黑送快遞,妻子帶著孩子守店,肚子裡懷著二胎。

快遞員工作時間很長,除了接送孩子,很少見丈夫來店裡。

大多數時候,是妻子挺著大肚子,幹著揀貨上貨的體力活。

我曾以為我是世界上最慘的人,看到了他們,我才知道,每一個人都活得極不容易。

我們的服裝店強撐了一年就倒閉了。

這一次創業失敗,並沒有給我多大打擊。

我的成長生涯裡,比創業失敗更艱難的時刻還有很多。

畢業的時候去武漢找工作,窮得要向路人討要回家的路費。

剛來廣東找工作,捨不得買盒飯,一個饅頭恨不得分成兩頓吃;

當年被西餐廳掃地出門後無處容身,只能在老鄉的出租屋裡,找張破席子鋪在水泥地上當床……

苦難見多了,也便不那麼可怕。

在與這些小創業者為伍的日子裡,我更是見識到了每個人面對苦難的力量。

生意慘淡的時候,我跟著他們一起,扛上架子和衣服,去繁華的商業街擺地攤。

我們佔地盤,躲城管,對著熙攘的人群大聲吆喝。

真正過得苦的人,都沒時間哀嘆命運。

當前方的路被堵死的時候,他們馬不停蹄地尋找著新的出路。

苦難見多了,你會滋生出一種信念:

生活再不易,只要你不放棄,總會有一條路可以走下去。

30歲工作7年,我被解僱三次,成年人世界,沒有那個工作不委屈


03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都在反省。

為什麼同是端盤子,別人一週能學會,我卻花了十天還不夠上崗資格?

為什麼同是公司裁員,別人總能迅速找到工作,我卻屢次被人拒之門外?

為什麼同是開服裝店,別人越做越大,我卻慘淡收場?

笨手笨腳的天資,意味著面對同一件事,我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達到和別人同樣的高度;

找工作總是困難,除了本身的低學歷拉了後腿以外,還證明了我在過往的打工生涯裡,學到的東西都毫無競爭力;

開店失敗,更讓我意識到,以我的眼界見識,根本不夠創業的時機。

沒有足夠的積累做準備,任何一個決定都像是蒙著眼睛在賭博。

困難其實是一所好學校。

它讓我們自身的問題一個一個的浮出水面,讓我們可以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穫成長。

自知資質愚鈍,我便用更多的時間來彌補,別人練一個小時的,我便花三個小時。

為了補上學歷的短板,我花了六年的業餘時間去攻克自考。

我曾脫產半年去外語學院進修,那半年裡,我沒有碰過微信QQ或電視劇,每天除了教室就是圖書館,連晚上睡覺說夢話都是用英語。

自知不適合創業,便重新迴歸職場,踏踏實實地積攢實力。

為了突破技能短板,除了必要的文書工作在辦公室處理以外,其它時間我都在樣品室和流水線上度過。

漸漸地,我成了業務部裡面技能更強的那個,也成了開發部裡面英文更強的那個,從小透明,變成了最好用的一個人。

曾羨慕別人升職加薪,後來自己也慢慢地嚐到了甜頭。

起點低怕什麼,加倍努力就好了。

30歲工作7年,我被解僱三次,成年人世界,沒有那個工作不委屈


04

早在學生時代,我就夢想成為一名作家。

剛踏入社會的時候,我嘗試過投稿,發表過一兩篇,但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那時候,飯都沒辦法吃飽,根本沒有精力去追求夢想。

兩年前,我重新拾起了文字夢。

此時我已35歲,參加工作第17年。

這17年的社會生涯,讓我更清楚如何去把一個目標變成現實。

我選擇了從目標倒推,去爭取必要的資源與積累。

這些年,我見識了太多普通人的正能量,我想把這些能量傳遞出去。

從寫稿的第一天起,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正能量寫作,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出一本勵志書。

我放棄了很多追熱點博流量的機會,悉心打磨正能量文章。

別人寫一篇文章三四個小時,我要推敲三四天。

我對我敲下的每一個字都心存敬畏。

劉晝說過:“為山者基於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成長再慢,也會一點一點地靠近夢想。

自從開始寫作,我惜時到了變態的地步,週末多睡20分鐘我都覺得自己是個罪人,甚至因為嫌吐刺浪費時間,戒掉了最喜歡吃的魚。

我常常因為集中精力構思文章忘記洗臉,忘記喝水,忘記吃飯。

因為給自己定了持續輸出的任務,我從不和朋友約會,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時間……

寫作很辛苦,但也很快樂。

有讀者說,在人生最難過的日子裡,是我的文章陪他熬過來的。

也有讀者說,我的文章給了他們成長的力量,改變了他們對人生的態度。

他們變得愛學習了,他們變得樂觀了,不服輸了。

我大舅說,有一次公司領導組織他們學習我的文章,頓時心裡驕傲,好想大聲告訴所有人:我就是作者的舅舅啊!

寫作兩年,我簽了兩本書。

我在一個寫作平臺開了課,影響了許多人加入正能量寫作的隊伍。

我是小雀鳥,但也向往鴻鵠的高空。

我希望有一天,我會變成自己曾經崇拜的模樣。

30歲工作7年,我被解僱三次,成年人世界,沒有那個工作不委屈


05

我的寫作生涯裡,指尖敲打頻率最高的兩個字是:努力。

人為什麼要努力?

因為前方有你從未體驗過的事情;

因為你會遇見一個優秀得出乎意料的自己;

因為夢想值得。

努力了,人生就一定順利嗎?

當然不。

但努力了,你就會有更多駕馭風險的能力。

在低谷的時候,你看得到爬出去的路。

在高峰的時候,你還會有一顆虔誠的心。

但凡你嘗過努力的甜頭,你就會想在有生之年大幹一場。

我今年37歲,工作19年。

我曾睡過網吧,餓過肚子,捱過罵,也曾一次又一次峰迴路轉,熬到天明。

這些年來的經歷,讓我明白,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一件工作是不辛苦的

再長的夜,也能熬到天明。

如今我從事著喜歡的工作,我成立了自己的個人工作室。

我們村裡的長輩說,我是村裡的希望。

我們鎮上的長輩說,我是洲島的榮耀。

也許你覺得我很可笑,但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19歲那年,我曾羨慕路邊的清潔工有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

那時的我,從沒想過自己在37歲的時候能實現作家的夢想。

人生實苦,但你若堅持奮鬥,它就會變得很甜。

很高興遇見你,請多關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