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總理“好久不見”

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56門禮炮那70響的轟鳴響徹雲霄,威武雄壯的59個方(梯)隊依次受到檢閱,眾多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精尖武器裝備在此時齊齊亮相,隨後更有那10餘萬群眾參與的主題遊行,這一切使國人為之自豪。與此同時,一位老者也牽動著人們的心。

身影未見,親筆再現

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典上,除現任的國家領導人之外,原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等老同志悉數登場,眾多在屏幕前觀看慶典的老百姓卻都不約而同地尋找著一位老者。然而人們找遍了出席老領導的鏡頭和名單,卻發現那位老者並未出現,遺憾缺席了此次國慶盛典。

這位老者是普通的,退休後他痴迷京劇,酷愛二胡,他深居簡出卻怡然自得。這位老者又是非凡的,在政期間他大刀闊斧深入改革,他雷厲風行大力反腐,他被外界喻為“鐵腕總理”,其稱號流傳至今。他在任期內最後的告別演說後轉身離去,走得是那樣決絕,一如他以往展現給世人的鮮明作風。這位老者就是朱鎔基,曾在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朱總理“好久不見”

就在人們以為朱鎔基總理身體抱恙時,10月2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官方網站發佈一條消息:2019年9月28日,在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清華經管學院2019級MBA全體新生收到一份意外而珍貴的禮物——首任院長朱鎔基給2019級MBA全體新生的回信。

清華經管學院2019級MBA全體同學: 很高興收到你們情真意切的來信,希望同學們珍惜在清華經管學院學習的機會,志存高遠,追求卓越,努力掌握現代經濟管理最新理論和方法,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祝同學們學習順利,生活幸福。 朱鎔基2019年9月28日

朱總理“好久不見”

這一消息,又再次將朱鎔基拉回到人們的視野,也正是這封信讓關心他的人們知道,那位剛正不阿、一心為民的朱總理又回來了!

朱總理“好久不見”

個性言辭,獨具魅力

雖然朱鎔基已退休16年,但全國人民都還惦記著這位國務院前總理,尤其是他充滿智慧的講話藝術,依舊被人們津津樂道。

朱總理“好久不見”

《朱鎔基答記者問》

朱總理“好久不見”

《朱鎔基講話實錄》


朱總理“好久不見”

《朱鎔基上海講話實錄》

無論是他黨政會議發言時的黃鐘大呂、義正言辭,還是他答記者問時的妙語連珠、娓娓而談,都讓外界印象深刻、回味無窮。朱鎔基從主政上海,到赴京履職,從地方到中央,十幾年的從政歷程,無數的講話、信件、批語充分展露了其濃烈的個人色彩與一心為公、剛正不阿的卓越領導者形象。

朱總理“好久不見”

2009年起,朱鎔基在人民出版社先後出版了《朱鎔基答記者問》、《朱鎔基講話實錄》以及《朱鎔基上海講話實錄》。其中既收錄有朱鎔基在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總理期間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和在境外發表的部分演講,也有其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先後擔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和中共上海市委書記兼市長,以及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期間的部分講話、談話、信件、批語。其中絕大部分文字、照片等內容都是首次公開發表。

朱總理“好久不見”

在這三套書的字裡行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朱鎔基領導上海建設經濟,領導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艱辛歷程。有人說,朱鎔基講話一言以蔽之,就是“求真務實”。文以載道,言為心聲,沒有思想上、行動上的“求真務實”,是講不出這樣管用的大實話的。這三套書取材於朱鎔基在日常工作中的即興言談,向眾人呈現更為立體的朱鎔基語言風格,細緻展現了朱鎔基高水平的講話藝術。如今這三套書仍是暢銷書,好評度達百分之百,其原因正如讀者留言所說:“值得每個人閱讀,深刻理解國家治理髮展方向。”

朱總理“好久不見”

作為近年來中國黨政圖書市場中極為鮮見的“超級暢銷書”。截至2019年初,《朱鎔基答記者問》銷售達150萬冊,《朱鎔基講話實錄》(四卷本)出版伊始短短數月就破百萬套。隨著2016年聲像立體呈現的《朱鎔基答記者問(精裝光盤版)》再版上市,4種圖書的銷量總計就已超過800萬冊。更令人折服的是朱鎔基陸續捐出全部版稅,他本人完全不經手,全部由出版社轉交給他所創辦的實事助學基金會,用於資助貧困地區師生與其他公益活動。他在2013、2014年共捐贈

4000萬元人民幣。他的捐贈資金來源多是近年出版新書的版稅。朱鎔基2014年首次登上中國公益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捐贈百傑榜,當時他是榜單上唯一一位非企業家。朱鎔基出書的流程和版稅都按照普通標準執行,版稅按照朱鎔基的指示,直接由出版社轉入實事助學基金會。實事助學基金會是朱鎔基提議成立的,全部資金來自朱鎔基的捐款。

朱總理“好久不見”

在當下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之際,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更在中央反貪腐繼續深化之際,人們時常會想起被譽為“鐵面總理”的朱鎔基,他任期內積極改革,以反貪腐的剛正形象著稱,備受民眾喜愛。正如《環球人物》中石文忠所寫的《致敬朱鎔基》:“這位老人,走過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崢嶸歲月,也親身參與和見證了中華民族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曆程……”。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就讓我們再次重溫朱鎔基總理的字字珠璣,對他這位“改革的象徵、開放的化身”道一聲“好久不見”!

朱總理“好久不見”

ISBN:978-7-01-008161-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8月

定價:59.00元

朱總理“好久不見”

ISBN:978-7-01-014338-5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定價:166.00元

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最近訪問中國時,我告訴她一句話。我說:“我參加爭取和保障人權運動的歷史比你早得多。”她說:“是嗎?”表示她不同意我的意見。我就說“不是嗎?我比你大10歲,當我冒著生命危險同國民黨政權作鬥爭,參加爭取中國的民主、自由、人權運動的時候,你還在上中學呢。”

(摘自1999年3月15日朱鎔基在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克林頓總統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現在不批准,恐怕要後悔20年。我可以加一句,不只是後悔20年,恐怕千百年以後,當美國人民翻到這段歷史的時候,也會後悔為什麼當初犯這個錯誤,掩卷而長嘆。(摘自2000年3月15日朱鎔基在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我在1998年的時候就講了,我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現在還是這樣,只要活著,還有一口氣,就要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摘自2001年3月15日朱鎔基在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談自己退休之後做什麼)

朱總理“好久不見”

ISBN:999-7-77-888008-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定價:328.00元(精裝);169.00元(平裝)

要恪盡職守,敢於說真話。如果本屆政府都是“好好先生”,我們就對不起人民,要做“惡人”,不要說“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經變成庸人的社會,都不想得罪人,我不同流合汙就行了”,這樣想是不行的。(摘自1998年3月24日朱鎔基就任總理後在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今天的會議是本屆政府最後一次全體會議……我過去幾年裡每晚是一定要看《焦點訪談》,我覺得我作為總理,如果不去關心人民的疾苦,我當什麼總理!我看完後必定打電話,不是打給部長就是打給書記。(摘自2003年1月27日朱鎔基卸任時在國務院第九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朱總理“好久不見”

ISBN:978-7-01-012402-5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定價:66.00元

有沒有想過自己將來是怎麼樣的下場?很多同志都很愛護我,說我的脾氣太大了,批評人家太狠了,往往當著別人的面使人家下不了臺,而且今天要撤這個人的職,明天又要撤那個人的職,有沒有想過自己將來是怎麼樣的下場?同志們,我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我看到另外一面,就是看到人民群眾疾苦的時候,看到我們的事情辦得這樣慢吞吞,特別是那種不負責任的情況時,我的心裡就發急。當然,我這個毛病要改,批評要注意方式,要注意效果,要肯定成績,多進行個別談話。但是不公開批評,往往難以使大家吸取教訓。所以,我把自己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同志們,我沒有別的目的,我只是要為上海人民服務好。(摘自1990年11月28日,朱鎔基在上海市政務信息工作會議上的一段講話) 我兩次到棚戶區看,老百姓確實是苦。這十年如果再不能解決把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搞上去的問題,不能完成我們黨第二階段的戰略任務,那麼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不能體現,我們會處於被動的地位。所以在九十年代開始的一年,就要給人們樹立這樣一個信心,能把這個任務完成。對上海來講,我們一定要實現“振興上海,開發浦東,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目標。不完成這個任務,上海也難以穩定。最近我去了閘北區,今天上午到南市區,都去看了棚戶區。到閘北區在車站大樓上看,到南市區在招待所大樓上看,上海的棚戶區改造任務太艱鉅了。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的棚戶區也不少。我兩次到棚戶區看,老百姓確實是苦。棚戶區住的都是普通職工,有些是模範職工。今天我們去了被評為“全國十佳老人”的一位老人家裡,這位老人93歲了,住的條件差極了,危房、閣樓,頭頂天花板,閣樓爬上爬下。棚戶區裡面人山人海,我一進去,人都出來了,但沒有一個老百姓指著我鼻子說要我解決一下問題。上海的老百姓是顧全大局的,反倒認為市長來看他們是關心他們的,說現在什麼都不缺,什麼都不要,就要房子。所以,要解決上海人民的生活問題是非常艱鉅的。面對這樣一個任務,我覺得我們黨應該有信心、有能力,一定要完成這個任務。要完成這樣一個艱鉅任務,必須有一個有戰鬥力的黨。如果我們不深入聯繫群眾,代表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任務就完不成。我們黨一定要站在最前線,密切地聯繫群眾,跟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時時刻刻了解他們的脈搏和意願,身先士卒,帶領群眾前進。一定要這樣,我們也一定能夠這樣。我今天講話沒什麼新的觀點,就講這麼一個觀點:要完成本世紀最後關鍵十年的艱鉅任務,必須有一個好的、有戰鬥力的黨;要建設這樣的黨,就必須有一個好的、鐵面無私的紀律檢查委員會。

(摘自1990年在中共上海市紀委全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