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曾建議中國放棄漢語學英文,幸虧中國沒有丟掉這份執著

漢語作為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擁有使用者超15億,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就連公認為最權威和全面的英語詞典《牛津英語詞典》也在不斷收錄含有漢語元素的詞語和表達方式。正如中國語言學家周海中教授所說:“隨著中華民族與英語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頻繁,來自漢語的英語詞語及表達方式將會越來越多,從而進一步推動英語的國際化、多樣化進程。”

新加坡總理曾建議中國放棄漢語學英文,幸虧中國沒有丟掉這份執著


漢語和漢字承載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只祖先留給中華民族最重要的財富。然而近代以來,卻有不少主張廢除漢語和漢字的聲音,魯迅、蔡元培等人曾態度鮮明地贊成將漢字“拉丁化”、“西方化”,前新加坡華人總統李光耀也曾建議中國廢除漢語。

近代中國遭受西方列強凌辱,大部分人把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一切落後、腐朽的東西都歸咎於儒家思想和漢字,所以有不少文人站出來主張廢除漢字。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以華族人口占多數的國家,不少華人富商為更好傳承中華文化,興辦中文學校;英國殖民期間基於華人在新加坡的影響力,也未強制新加坡人拋棄漢語改學英語。李光耀一上臺卻主張廢除漢語,不允許使用漢語教學,南洋大學也被逼停辦。

鑑於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為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民在此行商,廢除漢語、學習英語有助於新加坡國際化;而後,李光耀推行雙語政策,把新加坡從一個語言複雜的前英國殖民地打造成一個多數人通曉英文,同時懂得自己母語的國家。

新加坡總理曾建議中國放棄漢語學英文,幸虧中國沒有丟掉這份執著


李光耀在2013年會見老友前西德總理施密特時曾表示,在新加坡踐行的雙語制度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手筆。這不也正“打臉”了他之前向中國建議的廢除漢字?

保有母語才會有歸屬感,“不懂母語的文化虧”李光耀也吃過,他深感自己並不能完全接受西方的價值觀,卻又因自己常年來缺乏對自己文化的理解,而陷入兩邊都找不到歸屬的尷尬境地。如果在新加坡只說英語,這樣就相當於讓華人放棄了他們的根基,由此帶來了一系列負面效果可能會讓華人失去“鬥志和骨氣”,這是非常嚴重的後果。

新加坡總理曾建議中國放棄漢語學英文,幸虧中國沒有丟掉這份執著


幸虧中國始終都沒有放棄漢語,經濟總量全球第二讓全世界都不敢忽視中國,“漢語熱”遍佈世界各地,西方人能說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漢語中所包涵的詩情畫意和風花雪月,在其他語言裡卻找不到。原來,自身國家的文化語言能否世界各國的尊重和認可,是靠真正強大起來的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