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小夥去相親,無車無房無存款,見面後姑娘說:我就認定他了


25歲小夥去相親,無車無房無存款,見面後姑娘說:我就認定他了

01

小夏和他相親的那天,本來是抱著“見奇葩”的心理去的。

她那段時間每天和朋友聊天都是相親話題,大學畢業後,有不少朋友都加入了相親大軍。奇怪的是,相親的朋友不少,成功的卻是寥寥無幾。

問其原因,朋友說:以前的介紹人還知道看菜配飯,現在的純粹是亂點鴛鴦譜。

看小夏不信,朋友講了一個例子。她第一次去相親,是隔壁鄰居的牌友介紹的,因為平時多叫鄰居一聲姨,也不好拒絕,沒怎麼問就去了。

誰知這一去真的是大開眼界。她說,全程下來,都是那個男生在說話,她根本沒有說話的份。

有人接:“那不挺好啊,能說會道的。”

她的朋友無奈:“他吧,小學沒畢業就出去了,在社會上混了幾年,一直在給我講他們當年怎麼打架的事兒,也不管我到底有沒有興趣。”

這是典型的三觀不一樣,後來自然沒了下文。誰知道這個例子一說,很多朋友紛紛吐槽那些不靠譜的媒人,給自己介紹多不靠譜的人。

小夏那個時候還沒相過親,聽朋友這樣說,卻覺得有些好笑,也想去見見。

恰好這時,小區還真有阿姨給她介紹了。介紹人的評價是:“那小夥子實在!”

就再也沒有二話了。如此簡單地介紹,不符合相親界的鐵律:不是應該把對方誇得天上有地上無嗎?

於是,小夏就去見了。

25歲小夥去相親,無車無房無存款,見面後姑娘說:我就認定他了

02

他今年25歲,大學畢業一年,那是他第一次去相親。

他本來是不想去的,他深知自己家裡的條件:父親走得早,母親一個人帶大了他,為了讓他順利讀完書,母親一直在做保姆,快六十歲了,還在照顧其他老人。

他會去相親,是因為有個阿姨非要給他介紹,而且母親一直在催促他去看看。在父母眼裡,好像沒有什麼事比婚姻大事更重要了。

為了讓母親放心,他就去了。

不過在去之前,他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像他這樣的窮小子,能看上的姑娘應該是沒有吧?倒不是他貶低自己,而是現在所有人都說沒有房子是娶不到媳婦的。

對於這點,他深信不疑,因為他的發小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觀點的正確性。

況且,再退一步講,不買房婚後住哪裡呢?他說不出來讓一個女生和他婚後去租房這樣的話,認為這樣沒有擔當。

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便是不找女朋友吧,這是他一直不敢談戀愛的原因。

他答應後,介紹人很快就聯繫好了一切,兩人見面的時間是約在一週後的。那是一個下午,沒想到兩人聊得挺愉快的。

他也覺得那個女生不錯,但是沒有準備去追,只是見一面的好感,不足以打破他這些年來建立的愛情壁壘。

奇怪的是,女生卻開始頻繁找他聊天,並且約他吃飯看電影。

25歲小夥去相親,無車無房無存款,見面後姑娘說:我就認定他了

03

小夏經常說:被動不是我的性格。不過她以前只是這樣說,大多數人是不信的,因為也沒見她多主動地追過誰。

但後來所有人卻是信了,因為那次相親後,她主動地去追那個男孩了。

儘管那個男孩在朋友眼裡,真的沒有什麼優點,缺點倒是一大堆。一個朋友說:“小夏,你怎麼想的,無車無房無存款,這簡直是致命傷啊。”

小夏說:“他自己也是這樣說的,不過我反駁他了。”

“你怎麼反駁的?”

“我說他才畢業一年,就自己存了5萬塊,這怎麼能說是沒有存款呢?比我會存多了嘛。”

“但是那些錢,離買房還差很遠啊,他家裡面又幫不了忙。”一個朋友道。

“就是因為這點,我才認定他的啊。”小夏說。

“啊?這是什麼邏輯?”

“他母親怎麼也做了那麼多年保姆,就算供他上學,也還是存了一些錢的。再說他上學時成績很好,有各種補助的,沒花什麼錢。”

小夏說:“但是他不想要母親的錢,他說自己想要的東西,希望自己掙。”

“就因為這句話,你就認定他了?”大家不解,認為小夏的腦回路實在清奇。

“對啊,我就喜歡這樣的男生,獨立有想法,也有擔當。”小夏頗為自豪:“我周圍的男孩,沒有一個是自己買的房,都是靠父母。”

大家想了想,卻也不認為靠父母有什麼錯。歸根結底,還是個人想法不同吧。

恰好小夏喜歡那樣的人,恰好她去相親就遇到了那樣的人,恰好小夏勇敢追求,也恰好他沒有讓小夏失望。

我認識小夏的時候是去年,她已經結婚多年了。我一開始把她錯認為剛畢業的大學生,誰知她說她是八零後。

我不相信,她把身份證拿出來給我看。直到現在我都認為,她是我見過的最顯年輕的一個人了,是那種由內而外的年輕,她的心態真的很好。

我想這樣的人,一定有一個很幸福美滿的家庭。

她說完後,自豪地告訴我:“我認識我老公的時候,他什麼都沒有,別人都說我以後肯定會吃苦,而現在我是朋友中過得最好的一個了。”

而中間的那七年,小夏什麼都沒有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