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头脑风暴”毁掉你的分析思考能力

“唠嗑”式的脑暴

上周我在旁听一群互联网公司的小伙伴们聊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家喜欢直接上来就抛解决方案,而不去先定出一个讨论的框架。比如,如何提高APP顾客数这个问题,大家一上来就开始“七嘴八舌”式的脑暴,结果提出了一堆的如何送新客券、外推投放等等拉新的方案。再然后大家就忘了到底要讨论啥,开始唠嗑了。

别让“头脑风暴”毁掉你的分析思考能力

我写了一个公式提醒了一下他们

顾客数=老客+新客-流失顾客。

我说,提升顾客数,好像不止是拉新吧,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老客的挽留和流失顾客的唤醒。接着大家马上又开始针对老客和流失顾客,你一言我一嘴地,直接抛解决方案。

这就好比是鼻子塞了,不去先找到底是内在的感冒、鼻炎、还是外部过敏引起的,先来它一杯板蓝根。一次也许灵,撞对了,方法看似奏效,但长期应对商业决策,这种灵光一现的思维过程,很容易就会出现重大的遗漏或误判。
在互联网公司里,“头脑风暴”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工作模式:

如何提高转化率,拉上几个部门的同事,“头脑风暴”一下;

如何提升顾客满意度,“头脑风暴”一下;

年会表演什么节目,“头脑风暴”一下。

总之,没有什么问题是一次头脑风暴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脑暴两次。

但是,脑暴的过程是跳跃式的,而商业分析和思考能力是线性的。商业决策不能只依赖一种模式。长期靠“灵光一现“去解决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分析思维能力的退化。更别说一群人脑暴时,划划水、潜潜水其实也挺容易的。

但你总不能已经工作了五六年,讨论问题还是只会说:“我有一个点子”。

那么,正确的头脑风暴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先把问题描述清楚,再进行解决方案的讨论。

别让“头脑风暴”毁掉你的分析思考能力

问题描述清楚了,其实就解决了一半

我想你也许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当你在学校做题目的时候,遇到一道不会做的题,于是去找学霸问怎么做。可是当你刚把题目说完,自己就忽然会做了。其实,背后的道理和我们解决商业问题是一样的。

把问题描述清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你在职场中,想必还遇到过类似的这种情况,你的老板找到你说:“內谁,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

这里的“问题”,可能包括但不仅限于:用户体验太差了、员工忠诚度不高、差旅费用太高了、培训效果不满意等等所有职场话题。

这个时候,你可能碍于面子,怕老板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问,所以就开始吭哧吭哧地干去了。结果交出来的东西,老板却不满意。

其实,很多时候老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比如,用户体验太差了,是指哪方面的用户体验?具体有什么指标吗?希望从多少提高到多少?在多久的时间内?有多少的预算和资源支持?等等。这些问题背后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清晰的描述,能让上级满意才怪。

所以,我建议你,在接到活之后开始干之前,一定要和你的老板,把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先描述清楚。

别让“头脑风暴”毁掉你的分析思考能力

描述问题的三要素;目标、现状和资源

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描述清楚,有三个要素,分别是目标、现状和资源。你可以用这个结构去整理思路。

目标——在多久的时间内,具体希望达成哪一个指标或者动作

现状——目前的这些指标或动作是什么情况,做过了哪些尝试

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有哪些资源,包括人财物

比如,你接到的任务是:差旅费用太高了。那么你可以用这个结构套进去,和你的老板做一个深入的交流,了解一下更多的细节:

目标:公司希望在多久时间里,把差旅降下来。具体的“差旅”这个边界包含哪些方面,指标分别是怎样的,主要针对哪些人群?

现状:目前这些指标表现的如何?

资源:公司会投入哪些资源来做这件事,比如,是否有资金的投入上系统进行管理,是否有人力的投入进行费用的核对等等。

那么,一个完整的问题描述就应该是,如何在半年的时间内,把销售人员的餐费、住宿、交通和其它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从3%降到2.5%;项目预算为5万元,并有一位销售部的销售运营同事全力协助你。

你看,经过这么描述,是不是就没有那么一头雾水了。不过,描述了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那么,还有一半是什么?就开始头脑风暴了吗?

不急,你需要拆解问题,找到背后的原因。

别让“头脑风暴”毁掉你的分析思考能力

“别人家”的头脑风暴

我们常常佩服那些在工作中思路清晰、有条有理的同事,复杂的事情到了他手上,一下子变得简单有序。其实,背后的秘密在于一种把问题拆分再解决的思维方式。

你别觉得三步把大象装进冰箱是个段子,其实,它的本质,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变成几个简单的问题或者步骤。

拆解有三种方式:公式法、成果法和阶段法

比如,刚才提到的顾客=老客+新客-流失,就是一种公式法拆解。类似的还有:

网站销量=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

Google的广告收入=展示量X点击率X单价

入职员工数=简历数X简历转化率X面试转化率X Offer转化率

成果法是指,根据印象结果的因子进行归类,比如:

公司的经营状况可以分为 人、财、物三个方面;

门店管理好生意要注意进、销、存;

做好营销要学会4P: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

描述问题要注意:目标、现状和资源。

阶段法是指:

过去、现在、将来;

起因、经过、结果;

会议准备、会议中、会议后。

当然,好的拆解要符合 MECE法则【2】,不重复、不遗漏,这个法则具体怎么用,以后有机会再和你分享。关键在于,你要开始先进行拆解这个动作。一层拆完可以有第二层,第三层,到了实在拆解不下去的动作的时候,再试试看进行头脑风暴,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开会效率一下高了很多。

有机会参加过一些国外大厂的头脑风暴,你会发现,和我们平时那种走进会议室门一关,就开始blabla的模式非常不同。首先,在开始之前,我就收到了相关的会议资料,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了解哪些背景信息等等。与会者需要前期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带着自己的发现来参加讨论。

等头脑会议正式开始,会有一位主持人,把需要大家解决的问题、这次会议的产出、占用大家的时间都讲清楚。
再接下来,是有个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的独立思考时间,大家各自写下自己的问题树。然后,配合主持人把讨论大框架在白板上画出来。

最后才是:针对问题树的各个分支,开始进行天马行空的讨论、贴N字帖、画图等等,后面部分就是你熟悉的了。

别让“头脑风暴”毁掉你的分析思考能力

给你附一个著名创意公司IDEO的头脑风暴七原则作为衍生阅读:

1、暂缓评论(Defer Judgment)

先不要急于对别人的观点发表是非对错的评论,这样会打击提出点子者的积极性。

2、异想天开(Encourage Wild Ideas)

不要总是怕自己说错话。

3、借“题”发挥(Build on Ideas of Others)

4、不要离题(Stay Focused on Topic)

每次讨论,要定一个明确的题目。不然的话异想天开的结局是不能收敛。


5、依次说(One Conversation at a Time)


6、图文并茂(Be Visual)

鼓励大家在想点子的时候,把这个点子用图案的方式画出来。


7、多多益善(Go for Quantity)

IDEO 公司内部一般一个小时可以汇集 100 个点子。

《世界级顶尖公司IDEO头脑风暴七原则》,宋那个,数英网

总之,不要过度依赖低效率的头脑风暴,而是扎扎实实地去调研、去定义问题解决问题。逻辑和创意并不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