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婚:時代的悲劇,歷史的悲劇,荒唐卻無奈

什麼叫換婚?

就是男方家用一個女的嫁到女方家,然後女方家派一個女的嫁給這邊的男人。是一種當事人雙方互換姐妹為妻或互換女兒為媳的包辦婚姻形式。民間稱為“小姑換嫂”,或“姐妹換妻”。這種婚姻關係的形式一般出於兩種考慮,一是物質基礎薄弱的兩家成員出於經濟考慮的結果;二是為了取得兩家世代友好。

直白點說,就是男方那時候娶不上媳婦,他有個妹妹,家裡人也著急要嫁出去,於是就託人說要換婚,正好別村有一家,也是男人不容易娶媳婦,兩家就達成了協議。男方的妹妹嫁給別村那家的男人,而別村家則同樣把家裡的女孩嫁給男方。等於是說,男方的妹妹成了別村那家的孃家嫂子,而別村家的女兒則成了男方妹妹的孃家嫂子。是不是有點繞?

換婚:時代的悲劇,歷史的悲劇,荒唐卻無奈

換婚:時代的悲劇,歷史的悲劇,荒唐卻無奈

陳顧遠先生在《中國婚姻史》中說:"經籍中每以婚媾兩字連用,《說文》雲:媾,重婚也。段注云:重婚者,重疊交互為婚也。則媾之為言,似與交換婚不無關係。"又《爾雅·釋親》雲:"妻之父為外舅,妻之母為外姑,……歸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或其初亦因在交換婚中,已之姊妹因交換關係,而入之於妻之母家,稱其夫之父母為舅為姑,於己遂有外舅外姑之稱矣。"陳顧遠先生的這一段文字是很在理的。

換婚之源的文字都有如此體現,更不用說漫長的歷史中換婚的實例了。劉宋時代,孝武帝之姑嫁王偃,孝武帝又娶了王偃的女兒憲源,而王偃的兒子則娶了孝武帝的妹妹臨川長公主。這裡多少有著交換婚的味道。中國古代有“西周之初,迄於春秋,姬姜兩姓世為婚姻”的記載,這表明自那時起中國有過交換婚姻的蹤跡。

換婚:時代的悲劇,歷史的悲劇,荒唐卻無奈

布農族過去是不準自由結婚的,他們的婚姻大多由父母作主包辦,不是父母締結的婚約是不能成立的,父母為了作成交換婚姻,往往不顧子女意願,故時有悲劇發生。

換婚是不必有媒妁的,而是由父母直接進行。至於聘禮,大多也是免去的,因為互相以子女做交換,條件是相等的。但如果男女之間因交換婚的緣故年齡相差太大,或有個別屬再婚的情況,一方便要再給少量聘禮,以作彌補。

瀘水一帶的傈傈族中也盛行互換婚。即雙方都有年歲相當的男孩和女孩,彼此由於經濟或其它原因,雙方認為可行,即互相對換,可免去各種彩禮。

漢族的不少地區,舊時也流行換婚。如浙江的杭州地區稱之為"調換婚",雙方父母各以自己的女兒嫁與對方的兒子為婚約的條件。麗水則稱之為"對婚",或"姑換嫂",親家雙方認為門當戶對,即可進行"對婚"。金華一地,雙方家庭因為節省置備聘禮的錢財,而結成交換婚的,當地稱為"寶換寶"。平湖農村,凡實行交換婚的人家,隨嫁只需一隻馬桶即可,故換了女兒外,又掉換了一隻馬桶,也稱"兌馬桶"或"兌湯罐"。說是湯罐有豎煙囪、立門戶之意,雙方都可以傳宗接代。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還有一種門第婚很盛行,也是換婚的一種重要形式。名門大姓,皇戚新貴,為了保住他們顯貴的門第,或者為了取得兩家世代友好,互為婚嫁,以便形成巨大的勢力,互相扶植。電視劇裡面這種橋段不少,藝術大多源於現實。

換婚名稱雖各異,但這是古時代婚俗的殘痕。因為父母包辦了兒女的婚姻大事,使婚俗蒙上了一層悲劇的色彩。

大家是不是感覺離我們挺遠,其實並不遠,問問周圍長輩就知道,這些絕非憑空捏造,確實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在老家,我有個叫姨奶的親戚,現在也就大概60出頭,當年就是換婚嫁人的,家裡為了給哥哥娶個媳婦,不管她願不願意,就把她就嫁到對方家了。

這裡又出現一個古代社會問題,就是家裡生了女孩,地位永遠是低於男孩的。為了給家裡的男性娶親,就要女性做出“犧牲”。換婚的習俗簡直就是慘無人道,難道兒子是親生的,閨女就不是?家裡父母怎麼能把閨女就這樣推出去,成為兒子結婚的工具呢?所以,換婚中受益者多是男性,而受損者多數為女性。有的到了婆家之後,因為丈夫年齡太大、長相醜陋、品行欠佳、身體殘廢等原因,加上原來又缺乏瞭解,有的丈夫及家人,總把她看成是等價交換得來的而加以歧視、虐待,也只能忍氣吞聲的過一輩子沒有愛情的家庭生活。


換婚:時代的悲劇,歷史的悲劇,荒唐卻無奈

後面隨著女性在婚姻決策中主體地位的崛起,強烈地拮抗著家庭權威對於個體婚姻做出的安排,讓這種婚姻策略越來越難以實施。

現代社會,交換婚姻已經很少出現。但在那些偏遠、貧窮的農村地區,換婚作為一種單身漢擺脫單身的途徑,還會在這些地方上演。對於那些家裡貧窮,卻又沒有姐妹去進行交換的單身漢而言,只有被迫淪為光棍。

貧窮落後,愚昧無知,造就了那個時代的人畸形的婚戀觀。換婚這樣的事情,如果換到現在的社會,人們恐怕寧願一輩子嫁不出去,一輩子打光棍也不會這樣做。

換婚是歷史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並不是什麼惡習,而實在是出於無奈。

如今,幸福的生活太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