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示

導讀:紀錄片鏡頭下微距觀察“全球化”對你我的影響。

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示


奧斯卡獲獎名單揭曉了,最佳紀錄片由美國導演Steven Bognar和Julia Reichert執導的《美國工廠》摘得,不出意外,隨著《美國工廠》一同登上熱搜的還有被稱為“玻璃大王”曹德旺先生以及他的福耀集團--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製造商。

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示


我之所以第一時間從所有獲獎影片名單裡把它找出來,一是因為獲獎導演Steven Bognar在發表得獎感言時表達了對曹德旺先生的感謝,我好奇。二是因為我天然且先入為主的帶著一種“民族優越感”想看看中國資本家是如何在美國“揚眉吐氣”,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國實力。

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示


2個小時後,我發現這部記錄片所帶來的並不是我所以為的“優越感”滿足,而是一種複雜又耐人尋味的反思,不斷刺激著我的大腦。尤其是在經濟環境下行,病毒肆虐,“黑天鵝”不斷出現的今天,焦慮成為一種日常狀態。

《美國工廠》是關於中國“玻璃大王”,億萬富翁曹德旺先生於2014年在美國中西部俄亥俄州代頓(Dayton)投資興建福耀玻璃美國分公司及廠房,僱傭超2000名美國當地工人(不少人是已關閉的通用汽車製造商的前僱員),其勞資關係由充滿樂觀和希望的狀態逐漸轉入對立矛盾,期間飽含著中美文化差異、思維差異、制度差異、工會組織的巨大差異等問題的衝突與對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資本主義”與社會屬性的歸屬不再有明顯的分界線,自動化的廣泛應用將嚴重威脅當下工人階級的未來。

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示


這是一部用紀錄片視角,近距離觀察當處在上升期的中國資本家遇到正處於衰落期的美國藍領工人的矛盾與衝突,從微觀處描繪了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國家在面臨產業轉型時的代價,以及身處其中的普通人正在和即將經歷的、可以感知甚至不曾察覺的疼痛。

片中有太多情節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難能可貴的是導演並沒有站在任何一方,並未代表任何立場,非常剋制、獨立和中性的在記錄和觀察,把所有的思考空間留給了我們。網上有很多人在觀看後給予了批判,在某些敏感問題上,旗幟鮮明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很好,發出不同的聲音總好過異口同聲。

但我不想做道德裁判,我覺得這很沒有意義,面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制度的人群,用自己的意識形態標準去評價對方,是否真的有助於融合與理解?因為我始終相信世界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

所以,我只想談談這部獲獎紀錄片帶給我個人的啟示。

全球化是一個非常深刻而又複雜的問題,影片中的美國工人,正是因為全球化背景下,美國開始著重發展利潤較高的金融業和第三產業,並將利潤並不高的製造業向美國以外的發展中國家轉移,導致通用汽車關閉了在當地的工廠,這些原本在通用工作了數十年的工人一夜之間失去了工作。

幾年後,曹德旺帶著5億美金來到代頓投資建廠,為當地提供了至少2000個就業崗位,這是不少人在離開通用之後獲得的第一份工作,但此時此刻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那種高工資高福利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時薪減半,工作強度加大,中國企業為了保持管理和生產的高效,拒絕工會的進入,更換了幾乎所有關鍵崗位的管理層,即便工會在美國的影響力如此巨大,福耀仍然通過僱傭反工會諮詢公司進行遊說的方式,在投票中贏得勝利,始終將工會組織拒之門外。

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示


在資本面前,即便是發達國家,被剝削者的身份不曾有過本質區別,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防禦資本和進攻能力,必將被打上“廉價勞動力”的標籤,在“風險”面前,毫無招架之力。

在美國工人通過組織工會,與福耀“鬥爭”的同時,福耀在中國工廠的工人們正在以極其高效方式進行著生產,和美國工人每天8小時、週末雙休的法定工作時長相比,中國工人任勞任怨、加班加點,不求任何補貼,每月僅休息兩天,日以繼夜地為這家企業貢獻自己的能量。

“效率”的代價是工人的健康、安全和尊嚴被剝奪,管理者用“報國為民”、“勤勞樸實學習創新”來鼓勵工人,將工人的勞動表現塑造為“美德”並對其進行道德化綁架和測量,使之對無報酬的超時加班工作任勞任怨,甚至甘之如飴,工人若有任何反抗意識,大約會被認為懶惰、自私而道德敗壞,而非被視為爭取正當權益。

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示


當然,對很多人而言,有一份工作便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是否體面、是否受尊重並不重要。但是,他們年輕力壯之時尚能被僱傭,當他們老去時,醫療、養老等問題是否又被丟回給自己和這個社會?

這讓人不得不想起,在曾經的千禧年到來之際,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革的過程中,那些曾經為企業辛勞半生但終被無情拋棄的的老工人。

這就是國情,我們要理解。

即使在如今的高科技行業,關於“996福報”的討論也是中國互聯網工人被壓榨的現狀縮影罷了。

回到經濟問題本身。我在網上搜索到有個哥們對代頓(Dayton)當地的經濟數據發展情況作了一個梳理,金融危機過後的十年間,俄亥俄州的就業數據就是大跳水,就業總量從570萬下降到520萬,而2017年的俄亥俄州總人口還不到1200萬。這50萬的失業人口意味著他們無法償還房貸、車貸,喪失消費能力。對代頓本地而言,2007-2010年的失業總人口是3.4萬,而當地的總人口不過80萬。這種斷崖式的下跌,直接帶來的便是許許多多工薪階層的生活方式發生徹底的轉變。就像紀錄片開頭所說的那位白人女士,她在失業後立刻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和車,搬進了妹妹的地下室。

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示


對比一下瀋陽的失業人數,不確定數據是否準確,依據2016年的數據估算目前為10萬人左右,失業率在3%左右。想想如今東北三省的發展趨勢,或許你能理解影片的時代背景。

根據當地新聞媒體一篇2018年的文章中的數據,2015-2018年代頓新增的就業崗位為2.5萬個,2018年就業總規模達到38萬,從製造業工人的規模上來說,相較於最高峰的2000年,2018年的製造業崗位規模萎縮了43%。這是美國製造業大州失業狂潮背景下的一個“典型”城市。並且,在全美收入水平逐漸恢復上漲的大背景下,代頓不再有高收入的製造業崗位,在過去幾年基本沒有增長。

這意味著即使工人想要換一份工作,也無法在當地找到更好的就業選擇。而當沒有選擇的權利和空間的時候,才是悲劇的開始。

當你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幹了大半輩子,你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日新月異的環境,掌握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追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永不掉隊,即便風險來臨,也能從容不迫,換個平臺繼續發光發熱?

在影片的最後,曹德旺在公司高層的陪同下巡視美國工廠,同行人員指著不遠處的工人說“等新的機器到位了,我們要再把這4個人替換掉”、“以後不再需要人力來打磨,太慢了”。

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示


結尾處字幕寫到:到2030年,自動化將令全球三億七千五百萬人需要尋找全新種類的工作。畫面是工廠裡來來往往的工人,打卡上下班,表情麻木,令人不安。

有人說:資本讓人變成機器,而等機器成熟之後再拋棄人。

我想說,這個世界目前還沒有做好迎接全面自動化的準備,AI的發展將會為自動化提供更多的空間,馬雲說不要擔心會被AI替代,新的產業會提供新的工作崗位,是的,但新的工作崗位是留給那些屬於這個時代的人,不一定是你。

如何在越來越長的生命週期裡,獲得更大的確定性,在為企業埋頭奉獻時光的同時,是否應該多為自己的價值提升做出努力,我覺得這是每一個就業者都要思考的現實危機問題。

疫情之下,保重自己,回頭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