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第一小學校:固“字理”之本,育文化之魂

德陽市第一小學校:固“字理”之本,育文化之魂

四川新聞網德陽3月13日訊(張海平 文/圖)漢字是集思想與智慧,文化與文明,音形義為一體的“藝術品”,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識字,引領學生主動學習,讓其真正領略到漢字魅力,不斷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2020年3月13日,德陽市第一小學校一年級五班開展了以“字理識字”為主題的網絡在線班隊課。

所謂字理,就是漢字的構造和演變規律,字理識字就是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運用漢字形音義的關係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也就是說通過對“六書”造字法的分析,運用形象、想象等手段識記字形。字理識字教學的目的就是從漢字字意上認識各部分組合的內在聯繫,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字構形、讀音、表義的規律,幫助其有效識字。

一年級五班的孩子在張老師的帶領下已經進行了一學期的“字理識字”研究,因為學生年齡小,老師提前請家長在家和學生一起進行字理研究,選擇課文中的漢字進行“說文解字”查閱,並請孩子選擇其中一個字進行字理分析,在疫情防控期間,孩子們“宅家”主動進行字理研究,在班隊課上,孩子們通過視頻錄製的方式進行字理展示,視頻中,孩子們和家長一起研究,家長耐心講解,然後孩子畫字,再利用生動的課件進行精彩的講解,孩子們的講解讓每個孩子都明白了這個字的故事和來歷,最後銘記於心。楊承鑫小朋友在班隊課中說:“我喜歡研究字理,通過字理我發現漢字更有趣了,學起來也更輕鬆了。”蒲欣瑤媽媽在班隊課上說:“字理識字很有創意,我覺得孩子在學習時是精神飽滿、興趣濃厚的,作為家長我們在研究中也明白了中國的漢字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

據悉,德陽市第一小學校高度重視課程建設,通過“小學低段語文字理識字”課程,聚焦漢字文化的意義,打造一節節以漢字文化為終極目標的精品課程,讓課堂的各個環節涵養師生的漢字文化,讓每個孩子增強自主識字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及審美能力,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