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記者」考研修煉手冊丨《傳播學通論》怎麼看

《傳播學通論》是上海大學新聞傳播考研的重中之重,也是無數學子備考路上的第一道難關:

書上的內容太晦澀,又長又無趣,看不下去更看不懂,能不能不看書,直接背行之記者的筆記啊?

對於這個問題,這邊的回答是這樣的:不可以的呦親親~

不過如果你想偷個懶,或者本科專業就是新傳,那也可以直接看資料,畢竟買過資料的學長姐對資料的評價都是這樣嬸兒的~

「行之記者」考研修煉手冊丨《傳播學通論》怎麼看

「行之記者」考研修煉手冊丨《傳播學通論》怎麼看

縱觀這幾年上海大學的真題,沒有哪一年不考《傳播學通論》,有時甚至直接出書上的原題!

自上海大學2011年開設專碩以來,除了2016、2017年沒有直接考查外,其他的每一年都考了50分以上。而且即使2016、2017年沒有考查,但很多題仍需要結合《傳播學通論》裡的相關知識點思考答題。

學碩就更不必多說了,不僅每年都考,而且相較於專碩來說,考得更深更難。

《傳播學通論》主要闡釋了傳播學的基本問題和顧慮,只有搞懂了這本書,你才能拿到解題的鑰匙。

但《傳播學通論》確實有些難懂,尤其是對於跨專業的考生來說,說是天書也不為過。所以今天,為大家送上這本修煉手冊,《傳播學通論》怎麼看,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 粗讀

當你準備開始挑戰《傳播學通論》時,打開書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目錄。

看目錄主要是為了對這本書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書一共分幾章,每一章分別講了什麼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目錄大概掃過一遍之後就可以開始看正文了,看正文時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

你不要管看不看得懂,只需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把每一頁每一行的每一個字看一遍,看完一節以後稍微閉上眼睛回顧一下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就可以了。

這一步的重點就是,你不需要認識知識點,但要讓知識點知道你來過

粗讀這件事差不多現在就可以開始了,反正一天到晚在家沒事做,看看書也能少挨些罵不是。現在時間還很充裕,不需要給自己定太多的目標,一天看個兩三節,二月底左右就能把《傳播學通論》粗讀一遍了。

第二步 精讀

當你把《傳播學通論》粗讀一遍之後,就可以驕傲自豪地說:“我可是讀完了《傳播學通論》的人!”

此話一出,定能威懾住其他考研人,無不嘖嘖稱讚:“如此晦澀難懂的書都能讀完,大俠武功了得啊!”

粗讀之後就需要精讀了,精讀的重點在於,可不像之前那樣看完就完,現在不能只讓書本眼熟你了,你要眼熟書本。每一章每一節教了什麼、重點和難點是什麼,這是你在精讀後,心中要有底的。

這一階段,你需要自己整理邏輯框架、標記出看不懂的地方還有常考到的重點了。

框架是一本書的骨架,也可以理解為樹幹,有了樹幹才能長出樹葉,才能開花結果。在精讀時,你需要根據自己的理解,為《傳播學通論》整理出一套框架,每個人列框架的習慣不同,有人喜歡手寫,有人喜歡用軟件,只要你順手就好。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步絕不等於照抄目錄,這裡提供一個我們列出的《傳播學通論》思維導圖,供大家參考,這張圖只是將書本分為了三個大板塊,每一章後面的分支並沒有詳細展開,因為不希望你們完全依賴現成的資料,有些事只有親自做了,才能變成你自己的東西。

「行之記者」考研修煉手冊丨《傳播學通論》怎麼看

還有些同學在整理過程中總是忍不住想抄書,這樣做確實有些浪費時間,但抄寫其實也是加深記憶的一個方法,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抄抄書,不是什麼壞毛病。

整理框架時順手標記出自己搞不懂的地方,很可能整本書都會被標記,但在日後一個一個把這些標記劃掉的時候,你會非常有成就感的!

再然後就是標記重點考點了,拿出歷年真題,對應著書本,把與題目相關的知識點用最鮮豔最顯眼的筆標記出來,如果你發現某個知識點出現頻率很高,就要拉響一級警報,這絕對是個超級重要的考點,無論如何都要掌握住!

在精讀過程中你還可以與書本玩一個有趣的遊戲——挑錯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傳播學通論》中有很多錯誤,粗讀可能草草略過或者對知識點掌握不夠多發現不了,但精讀時,你就可以大膽地對書本提出質疑了!

簡單舉兩個例子,這是書本P11的內容

「行之記者」考研修煉手冊丨《傳播學通論》怎麼看

藍色波浪線畫出的“1949年他與人合著的《大眾傳播實驗》,論述人們對說服的抵制並提出克服這種抵制的方法”,實際上應更改為“1953年他與人合著的《傳播與說服》”。因為《大眾傳播實驗》只是研究了軍事宣教電影對新兵的影響,《傳播與說服》的才是研究“說服”的,才是論述人們對說服的抵制並提出克服這種抵制的方法的。

還有書本P289的這張圖

「行之記者」考研修煉手冊丨《傳播學通論》怎麼看

藍圈裡的“是渡論”是多麼刺眼的錯字啊!如果說上一個例子的錯誤初學者無法發現,那錯字總能發現吧!這裡應該改為“適度論”。

挑錯的樂趣,只有靠自己發現錯誤才能體驗到~

第三步 作為筆記的補充

等精讀完《傳播學通論》,你也差不多拿到行之記者2021版的五件套了,《高分筆記》是對書本的高度濃縮與重點突出,這時書本就不再是重點了,因為此刻你需要的是啃透重點知識。

雖然第二步精讀階段,大家根據真題自己標記出了重點和非重點,但是你們肯定不放心,生怕標錯或漏標。放心,行之記者筆記裡已經幫你標記好了,甚至標記了是否需要背誦,是不是很貼心~

在看資料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些知識點資料並沒有給予過多的解釋,那是因為我們認為這個知識點不重要,比較簡單,不需要解釋,比如電視的傳播特點。但人各有異,也許這對你來說就是難點,這時你就需要請出《傳播學通論》這本書,在書裡找答案了。書之所以能成為一本書,就是因為它事無鉅細,生怕一句話解釋不清楚,一定要用好幾段整段來解釋一個內容。

有些知識點,比如議程設置,你會發現資料裡補充了很多很多,比書上還要多,甚至給予了白話解讀和行哥蜜語,那是因為這個是重要考點,行哥哥生怕你們不理解,於是做了詳細的解讀和批註。因此,判斷這個知識點是不是很重要,就得看《高分筆記》裡對這個知識點有無補充和解讀。

有人說讀書就是一個把書讀薄、讀厚、再讀薄的過程,讀《傳播學通論》也是如此,粗讀時讀薄,差不多知道書裡講了什麼就夠了;精讀時讀厚,每一個知識點都不能放過,遇到不明白了還要查閱其他資料輔助理解;最後讀薄,就是隻需要看自己的薄弱環節,哪裡不會看哪裡,哪裡記不住背哪裡,直到全部記住所有重點。

至於行之記者2021版五件套裡的《高分筆記》怎麼看?等資料發貨後再告訴你們。

下一期預告:《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