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呼蘭河傳之市井

偶爾坐車會路過呼蘭河,也時常聽過蕭紅的名字,但這本書卻至今才拜讀。

呼蘭河邊邊的一座小城,小得可憐,除了一條十字街,和東二道街,西二道街,就是衚衕了,小城不大,人口不多,但這裡卻全是作者兒時的記憶。

小城雖小,但各種店鋪都有,什麼金銀首飾店,布莊,油鹽店,茶莊,藥店還有拔牙的醫生,也許是多數人覺得拔牙疼,還是什麼原因拔牙生意實在冷清,無奈拔牙的醫生也兼職了接生婆。

同時,這裡還有兩所學堂,一北一南,而且還都是在什麼廟裡,一個是個農業學堂,顧名思義就是跟農業有關,學個養蠶什麼的,到了秋天,把蠶炒熟了吃了就是了。另一個算是高等學堂,真的學些`人,口,手,足`學生年級也是大,個子也是高,管過帳的教過書的,又來到這裡上學,所以常常會把老師指問住。

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不知何時有的,也無人去填埋,下雨積水,路難行,旱天無水但成了大泥坑,常常人不注意會陷進去,馬車路過也常有馬陷進去,什麼鴨子,狗,豬,也都在陷進去的,當有陷進去的什麼,路過的人會熱心的幫忙拉出來,看不見的陷進去的也不少,所以,這個地方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什麼誰家馬陷進去淹死了,誰家豬也淹死了,可能並沒有這麼回事兒,但人們喜歡談論。

還有衚衕裡賣豆腐的,賣麻花的,不管人們買不買,都會出來看看摸摸,做買賣的也不生氣,太陽落山時走一圈也就賣完了。

小城市井,平民百姓的生活,走街串巷,嬉笑怒罵,平淡無奇。

百年前與百年後的今天,雖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市井依舊熱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