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導讀

成化年間有一宦官名叫汪直,他很喜歡干預朝政,因此朝中大臣頗感惱火,紛紛上奏摺進行舉報彈劾,但由於成化皇帝對此太監非常信任,因此大臣們的奏摺往往被留中不發,甚至成化皇帝還令這個宦官組建一個全新的特務機構,名叫西廠。

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正如東廠故事一樣(永樂朝設東廠監督錦衣衛),西廠的成立也是為了監督其他的特務機構,於是東廠和錦衣衛的職能範圍很快就與新成立的西廠的職能範圍重合起來了,這位汪直汪公公打算做出來點成績來給這些前輩們看看什麼才叫真正的天子鷹犬。於是他開始了他汪直在成化一朝的傳奇生涯,成為了又一位明朝著名閹黨首領太監....

年少得志的小宦官

明英宗當年寵幸老太監王振,他兒子明憲宗成化皇帝也繼承了這個傳統,只不過歲數方面的話,明憲宗更喜歡阿姨級別的萬貴妃,宦官方面的話,萬貴妃表示年輕的宦官才是成化皇帝的菜。於是萬貴妃把自己宮裡伺候的小宦官汪直送給了成化皇帝,作為宮裡歲數比較小的小宦官,加上又是自己摯愛萬貴妃送過來的人,所以汪直很快就得到了來自成化皇帝的寵愛。

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成化皇帝有多寵愛這位小宦官呢?這麼說吧,汪直這個小宦官十四歲就任御馬監太監,其實等量換算的話,這個級別已經相當於外朝尚書了。非常了不起的升官速度,如果放在外面,少不得一個年少有為的上佳評價。

西廠督主汪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幹文官

成化十二年,這一年在宮裡發生了一件怪事,這讓成化皇帝很是惱火——一個成年男性勾結太監,成功的私自進入了大內,事發後被誅殺。這事兒對於向來重視血統傳承的皇家來說,無疑是件天大的事情,因此負責警戒和偵查的錦衣衛和東廠都受到了來自成化皇帝的怒火。

在成化皇帝的心理上,此時錦衣衛和東廠這兩個曾經的特務機構,如今已經自動被打上了不可信的烙印,再讓成化帝對他們說放心已經是不可能了,而眾所周知錦衣衛和東廠在明中期之後早已經是一體化了——不再是永樂年間的那種互相牽制關係,而是錦衣衛附庸於東廠。

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所以成化皇帝打算好好的敲打一下尸位素餐的錦衣衛和東廠,而最好的敲打方式也很簡單——引進足夠的競爭力,從而將一潭死水的特務行業攪動起來。

成化帝選擇了汪直,理由很簡單,這個小太監一直對外面的世界比較瞭解:汪直為人狡猾聰明,經常帶一兩名校尉秘密出宮幫助皇帝偵察外界的事情,並將所見所聞,全部報告皇帝。所以西廠督主人選就這樣定下來了。

“初出布衣小帽,時乘驢或騾往來京城內,外人皆不之重,至是得瑛執曄以取信於上。”

成化十三年正月,明憲宗正式建立西廠,交由汪直進行統領,同時欽定校尉人數多於東廠一倍。這份兒恩寵可是蠍子拉屎獨一份的,東廠那幫人眼珠子都要瞪得流血了,而汪直感動之餘,則發誓一定要迅速做出點成績出來。

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汪直汪公公第一把火就選了個大目標——明初三楊內閣之一的楊榮之後,由於三楊在明代文官中素有標杆模範作用,選擇這種目標實在是能人所不能,一時間連本來不懷好意等著看笑話的東廠都被汪直的這股“王霸之氣”所驚呆了。

被激怒的文官:要你個小宦官知道讀書人的“正義感”威力

正月裡做督主,只等了一個月,就在當年的二月,十六歲的小宦官汪直就迫不及待的對已故少保楊榮曾孫、福建建寧衛指揮同知楊華與其父楊泰下手了。

要說這倆人有沒有黑點呢?是不是陷害忠良呢?其實啊,還真不是,這兩位確實暴橫鄉里,甚至還鬧出了人命。之後這倆人就被苦主給一路告到了京城,事情確鑿,但好在楊家在京城有不少熟人,於是兩位到處行賄,結果正好撞到了汪直的槍口上去了。

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汪直是個愣頭青,本著法不阿貴的原則,按照大明律的要求把這倆位名門之後關進西廠監獄好生伺候——各種酷刑、嚴刑輪番拷問,把這兩位名門之後弄得生不如死,為求好受點,紛紛進行攀咬其他那些幫助過自己的文官,一時間人人自危,西廠的威名立刻就起來了,就連老牌特務機構東廠遇到了都要退避三舍,《實錄》說他當時“權寵赫奕,都人側目”:

“且謗及諸大臣 ,上益委任之,遂權寵赫奕,都人側目”

但這件事實在是有點玩過火了,所以很理所應當的,當文官從一開始的惶恐不安之感結束後,文官的怒火徹底被這個十六歲的小宦官汪直激起來了,“當我們寒窗飽讀聖賢書多年都是好欺負的嗎,簡直是欺人太甚!”

於是為了挽救文官楷模楊榮大人的後代,以及為了自己寒窗苦讀的尊嚴,文官們集體高潮了——集體上書彈劾汪直,他們要維護屬於他們的正義。

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五月,內閣首輔商輅(連中三元的大才子,天下讀書人的偶像)挺身而出,一馬當先開始上疏,言西廠“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網太密”,同時,商輅彈劾西廠奏章中還說“今汪直年幼,未諳世事。”

隨後六部九卿共同跟進,請罷西廠。面對如此洶湧的官憤,成化皇帝決定妥協,畢竟汪直只是個小太監,白手套而已。一封旨意下去,開了四個月的西廠宣佈關門,校尉解散,汪直返回御馬監繼續做弼馬溫。

鷹派宦官試圖干預國事的下場

文官們很開心,東廠錦衣衛也挺開心,畢竟這是屬於他們共同的勝利。然而他們很快就笑不出來了——汪直準確判斷出皇帝實際上因為這事兒之後對文官們以及東廠的進一步不信任了,果不其然,僅僅一個月後,汪直和他的西廠又一次開門了。而這一次,輪到內閣首輔商輅等文官辭職走人了。

一年後的成化十四年的三月,建州女真開始犯邊,兵部侍郎馬文升面對這種情況,果斷提出應當繼續加大對建州女真的優撫政策,對他們進行安撫,汪直後來與刑部尚書林聰等人親自帶人去勘邊事,說遼東激變,是馬文升禁止邊方農器貿易所致。馬文升申辯無用,被下詔獄,謫戍重慶衛。

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但樑子其實就已經結下了,汪直的干預國家大事的鷹派作風讓兵部的不少鴿派官員都十分厭惡,但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位鷹派宦官並沒有放棄自己繼續幹預國家大事的鷹派作風——

成化十四年的五月,汪直奏請開設武舉,設科鄉試、會試、殿試,欲悉如進士恩例。

我認為,這其實是書讀的不多的汪直在找死。

一直以來,汪直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勢力與實力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或者說一開始他確實能想明白,但是隨著他干預國事的日漸深入,他慢慢的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再加上他此時確實是商輅彈劾西廠奏章中說的“今汪直年幼,未諳世事。”他才僅僅十七歲,皇帝的不斷縱容真的讓這個宦官自身的認知很容易就真的出現了偏差。

他試圖修正國家遼東的軍事是一個試探,這個試探得到了皇帝的默許,兵部侍郎本人都被下獄,而五月份的請開武舉,背後用意很容易真的讓成化皇帝突然敏感起來——這是一個對人事政治上的試探,如果再次滿足,下一步這個白手套小宦官就又要試探什麼了?

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因此我看到之後的記載之後,就覺得果然不出我所料,情況確實如此——

成化十四年六月,憲宗令汪直領通事百戶王英往遼東處置邊務,並賜汪直敕曰遇事可便宜行事。好了,果不其然,成化與文官共同的逆鱗被這位小宦官踩到了:成化十四年的五月,汪直奏請開設武舉,設科鄉試、會試、殿試,欲悉如進士恩例,僅僅一個月,皇帝就把這個宦官趕到遼東去了。

看似滿足了小宦官橫刀立馬立軍功的慾望,實際上呢,眾所周知遠離了權力中心的宦官,也就逐步失去了權力來源,他的沒落僅僅是時間問題了——當然了,某種意義上其實這也是變相的一種警告和保護。

犁庭掃穴、剿達延汗:一個宦官最終的武功

被逐出權力中心的汪直去了女真侵襲日益嚴重的東北,大冬天的東北,山高林密,道路狹窄,滴水成冰,哈氣成霧,汪直率領大軍跋涉數百里,最終搗其巢穴,絕其種類,幾乎滅絕女真,把女真崛起延後了一百年。

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再一個功績是威寧海之戰,突襲蒙古王廷。在永樂大帝之後,大明軍隊已經幾十年沒到過陰山以北了,汪直和巡撫王越在成化十五年的二月初,率兩萬多大軍,經過二十幾天跋涉,翻越落差一千多米的陰山,突襲王廷威寧海,斬殺滿都海,而王庭的達延汗僅以身免。

在明孝宗的時候,經常有人試圖質疑這個該死的宦官留下的武功的真偽,但最後這些人都放棄了自己的質疑,因為這個汪直幹了一件特有趣的事情。也正是這件事讓汪直的武功可信度變得極高。

我在這裡其實還是有點佩服這位小宦官的腦洞的,如果仇人們不願意相信你的功勞怎麼辦?那就讓仇人來做裁判!

當時的兵科給事中孫博曾經彈劾過汪直,說了很多不好聽的話,還強烈要求裁撤東西兩廠,大意如下:

“東西廠任職的查事旗校,都是卑賤差役出身,朝廷大臣則都是國家棟梁,難道大臣的可信度還比不上這些卑賤差役麼?現在這些卑賤差役專門蒐羅日常小事來中傷大臣的名聲,就算都是出於公心,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若是有誣陷的行為,那損害就太大了,所以我認為,還是撤銷東西廠為好”。

大明西廠汪公公:咱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蒼鷹郅都那樣的男人

後來汪直特地把他關進過西廠觀光遊玩過,但是後來汪直反而讓孫博做隨從的記功官,因此記載的武功基本上還是可信度較高的:

生擒幼男婦女一百七十一,斬級四百三十七,獲旗纛十二、馬一千八十五、駝三十一、牛一百七十六、羊五千一百,盔甲、弓箭、皮襖之類一萬有奇。

總結

汪直的一生其實比較短暫,在遠離皇帝之後,很快就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雖然少年得志,但隨後就被髮配到了南京守陵,此後在史書上就沒有了記錄。他的所作所為其實也比較複雜,由於文化水平不夠,並沒有很好的揣摩得到皇帝的底線,最後導致了悲劇性的結局,但是他還確確實實幹了幾件好事情的,其中將武舉制度化,正規化,從此大明武將能大批量的從武舉中產生,這一點實在是功莫大焉,側面上也說明汪直其實是一個本質上不壞的專業性人才,再加上最後的武功,其實也是生不逢時了,如果是個正常的男人,說不定也能靠著自己的才華青史留名也未可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