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守心”,便是生活最大的福報

盛喜中勿許人物,喜時之言多失信。

“以言守心”,便是生活最大的福報

子貢曾經問老師:“怎樣做一個君子?”

孔子告訴他:“心口如一,能守得住自己的心,管得住自己的嘴巴。”

明代才子唐伯虎自幼聰慧,以鄉試第一名的身份進京趕考。

他在考試結束後,語出驚人:“狀元一定是我的!”

因為驕傲自負,出言狂妄,唐伯虎不但與狀元失之交臂,還牽連科場案下獄。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在興奮時,往往容易得意忘形口出狂言,事後追悔莫急;

在憤怒時,又容易口不擇言而傷人傷己,失去應有的禮節和得體。

古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生最重要的修行,是守住嘴。

守住了嘴,就守住了自己的本心。

“以言守心”,便是生活最大的福報

01

  • 喜時不多言,守住“誠心”

曾國藩曾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他在剛升職進入翰林院時,歡喜之心溢於言表,經常邀請朋友來家裡聚會。

一次發小鄭小珊前來拜訪,曾國藩滿面春風,拉著鄭小珊大談特談官場事蹟,誇下海口要實現自己的抱負,毫不顧忌對方的感受,最終惹得鄭小珊拂袖而去。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在內心喜悅時,極其容易被情緒所控制,對自己的感覺超級良好。

不僅容易狂傲自負,也極易對別人輕易許下諾言,事後無法兌現承諾而失信於人。

老子說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就是告誡我們,要時刻反省自己,做到了解自己的內心,時刻謹記自己的初心。

“以言守心”,便是生活最大的福報

在一期《極限挑戰》的節目中,演員黃渤認識一個熱愛舞蹈的小姑娘,看到女孩優美的舞姿,他讚不絕口。

現場就有人建議黃渤:“你可以資助她去上個舞蹈學院呀,改變這個女孩的一生。”

黃渤沒有接話,選擇了沉默。

他心裡清楚,自己只在那裡呆兩天,有一些是能給予的,有一些你真的無法承諾。

如果一時衝動答應了,事後又不能妥善安排好,或者孩子不能適應新的環境,反而會讓美好的事情變得糟糕。

《小窗幽記》有句話說的好:“盛喜中勿許人物,喜時之言多失信。”

一個成熟的人,會在自己喜悅時,守住自己的誠心,做到沒有把握的話不說,沒有分寸的話不講。

“以言守心”,便是生活最大的福報

02

  • 怒時不妄言,守住“嗔心”

林語堂說:“生氣時,少說一句,比多說一句好,有一個人不說,那就更好了。”

因為怒時之言多失體,人在憤怒時,往往口不擇言,深深傷害了別人而不自知。

前幾天同學芸跟我懺悔,最近工作遇挫,回家不自覺地把丈夫當成了出氣筒,稍有不順就口出惡言:“你給我滾,走得越遠越好,我一刻也不想看到你。”

多次發飆後,丈夫終於不再忍耐,轉身收拾衣服離家而去。

芸心有悔意,卻不願說句道歉的話,倔強地希望丈夫主動回頭,結果兩人的感情產生了嫌隙。

俗話說,衝動是魔鬼,誰碰誰後悔。

當我們內心被憤怒填滿時,就會失去理智,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往往容易說出極端的話,以語言當武器,傷人於無形。

卡耐基曾說:“在爭論中獲勝的唯一方法,就是避免爭論。”

“以言守心”,便是生活最大的福報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曾經有人盛怒時去找王陽明先生。

王陽明先生說:“你先回去,等心平氣和時,有好話和你說。”

過兩天,這個人心平氣和去見王陽明先生,討教好話,先生笑著說:“心平氣和就是好話。”

此人大悟,拜倒在地。

古語云: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我們在憤怒時的口不擇言,既傷害了別人,又讓自己失去了體面。

更容易給自己種下禍根,讓自己陷於困境。

守住自己的嗔心,不因怒氣而出言傷人,不因情緒而放縱自己。

在生氣時,我們最好轉移注意力,少講是非多做事,情緒就會慢慢平靜下來。

“以言守心”,便是生活最大的福報

03

  • 難時不輕言,守住“本心”

人在喜怒之時,大多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在傷心之際,往往最容易暴露自己內心的脆弱。

南懷瑾說:“老天給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紅樓夢》寶玉是個心直口快之人,他開玩笑時認下的“乾兒子“的賈芸,卻是個能屈能伸、善於控制內心情緒的人。

有一回,賈芸在外丟失了工作,半路上被親戚挖苦諷刺,回家時又碰到鄰居倪二的耍橫,心情難受到了極點。

但賈芸依然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見倪二喝醉了抬手要打自己,他彬彬有禮地向倪二行了個禮。

倪二被他不卑不亢的態度打動,跟他成為了朋友,平日裡也總是護他周全。

能守得住口,就能守得住自己的心。

越是內心有情緒時,我們越要提醒自己保持清醒,越要謹言慎行,以免事情變得更糟糕。

面對挫折,與其惱怒吐槽命運的不公,不如心平氣和地面對。

《阿甘正傳》裡有這樣一句臺詞:

“人生偶爾會有不順遂的事發生,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當生活不順時,我們更要保持內心的樂觀,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不抱怨不自棄,堅守熱愛生活的本心,總能苦盡甘來,守得雲開見月明。

“以言守心”,便是生活最大的福報

04

《中庸》中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一個真正智慧的人,知道如何自控情緒,以一種“中和”的態度來對待人生的起伏,遇事做出正確的決定。

不會因一時的喜悅而得意忘形,也不會因為傷痛而吐露失禮之言,更不會因一時的憤怒而遷怒於他人。

古語云:一念心清靜,蓮花處處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喜怒哀樂之事,守住自己的言語,便是守住了內心,守住了情緒。

能做到“以言守心”的人,好運氣在路上,福報亦不遠矣。

“以言守心”,便是生活最大的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