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信!你的成功,就開始於這樣一份項目計劃書


別不信!你的成功,就開始於這樣一份項目計劃書

任何人創業或做項目,總會先有“想法”,至少會先明確“做什麼”,但實踐中發現,多數人在這方面還是容易犯“欠考慮”的錯誤,具體表現在:

01想法簡單

一有誰提到或萌生什麼點子感覺挺好,馬上就幹,至於是否值得幹、怎麼幹及如何幹沒系統考慮。比如一聽“共享經濟”很時髦,滴滴很賺錢,就什麼都想試試往“共享”去靠,殊不知該領域嘗試的已經很多,已是“一地雞毛”。

02只顧眼前

太看重眼前的商機,以為現在能賺錢的生意以後也會一樣,對一段時間後可能出現的巨大變化考慮極少。看見今年柑桔價格好,立馬挖田種桔,看到當前豬肉漲瘋了,立馬大批量高成本養豬,殊不知市場有隻“看不見的手”(價值規律)在調節,等你進場喝上一口水,估計第二口沒你的份了。何況還有產品和服務更新換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03變化太快

就是想法總在變化中,一會這樣一會那樣,明明開始時準備開的是女裝店,發現女士們常有男士陪同,就再配點男裝,看到媽媽們帶著小孩逛店,又覺得該擺上點兒童用品,偶爾發現顧客雨天沒帶傘,第二天就再進幾把雨傘放到貨架上,硬生生搞成了“雜貨鋪”。

04準備不足

沒充分準備就倉促上馬是很可怕的,就好比有人先看到某小區轉角店面位置很好,立馬租了下來,連“幹什麼”都沒想好,後來想到開個汽車養護店,找內行人合作、裝修改造、選買設備、招工等準備,足足用了6個月,那空置期的租金付的,好不心疼!

別不信!你的成功,就開始於這樣一份項目計劃書

計劃書就是一份“頂層設計”,它是項目的靈魂所在!

一般說來,一項工作準備的充分周密程度與工作的成功程度是正相關的。所以任何人在創業或啟動新項目前,都應該周密思考、充分論證,並形成一份科學可行的計劃書(策劃案),作為自己或團隊工作的具體指導。


筆者在工作中,經常看到一些項目計劃或策劃方案,也經常應基層企業要求給他們提一些修改完善的意見和建議。概括起來,筆者發現,基本可以按照本人於2月24日發佈的《你的項目推介為何人家不愛聽,因為“頭大身小腳太細”!》一文中有所提及的兩種思路兩條線索來起草項目計劃書(策劃案),現做詳細闡述。

傳統思維模式

即按照人們較為習慣的傳統思路要求逐項闡述(可參考下表):

項目背景:即有利條件、不利因素等

項目概況:即名稱、定位(性質)、業務範圍、宗旨理念、項目特點等

運營管理:即運營模式(商業模式)、合作模式、管理架構等

經費測算:即投資測算、產出分析、融資計劃等

實施步驟:即籌備、起步、提升、完善階段等

配套工作:即場地資金、方案材料、宣傳營銷等

“五W”思維模式

即按照做什麼(WHAT)、為什麼(WHY)、怎麼做及做到怎麼樣(HOW)、誰去做(WHO)、何時做(WHEN)的思路要求逐項闡述(可參考下表):

做什麼(WHAT):即項目概況、業務內容、主輔區分等

為什麼(WHY):即選這個產品(或服務)的原因(或背景)等

怎麼做和做到怎樣(HOW):即目標任務、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

誰去做及為誰做(WHO):即團隊力量、組織架構、市場定位等

何時做(WHEN):即實施步驟、時間安排等

以上兩種模式概括起來,都很突出項目內容、具體做法等“乾貨”。比如你要舉辦一家職業培訓機構,關鍵要說清目標對象定位、培訓課程設置、培訓組織管理、培訓師資團隊、培訓業務營銷、項目推進步驟等重點內容,其他因素如市場調研情況、資源對接、場地佈局、投入產出分析、宣傳配套等再作完善,就會是你創業的一份不錯的“行動綱領”(計劃書)。

別不信!你的成功,就開始於這樣一份項目計劃書

當前市場上也有很多的關於商業計劃書或策劃案的書籍、課程或策劃團隊,但接觸下來,或者多因過於刻板而弱化了計劃書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或者多因過於瑣細叫人“頭大”讓人生厭甚至壓根沒法學。

比較而言,上述兩種思路均可說是“接地氣”的、有“可操作性”的、一看就明白的“實操版”,也是筆者在至少具體指導40個以上“案子”後提煉的一點心得,可以作為很多創業者或項目策劃人的參考。


(本公眾號作者,大學畢業後先到高中任教,後步入政府機關,先後在街道及教育、宣傳、文化等區級部門領導崗位任職,近年來因工作關注並鑽研文化產業發展及創業項目運營,實踐中沉澱了一些較“落地”的思考,供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