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影響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

說到西安的歷史文化,可能全國乃至全世界,對於西安的第一印象就是秦始皇兵馬俑,大家都知道現如今兵馬俑的宏偉面貌,但是當初兵馬俑的發現也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六七十年前,秦陵東的西楊村畔一農民打井,挖掘了好幾天就是不出水,卻挖出了一個瓦人,像真人一樣大小。他憎恨這個怪物,以為是瓦人在捉弄他,於是把瓦人吊在樹上,砸得粉碎,以消晦氣。在30年代,有個農民在秦陵西耕地時,也發現了一個瓦人頭,繼而又挖到三個跪首瓦人,就丟在一邊,無人過問。解放前夕,焦家村農民又挖出兩個跪首的瓦人,像泥塑的菩薩,信佛的農民特地蓋了一座土地廟供奉。1974年春,當地的農民地挖井時,發現一個圓口形的陶器,再挖下去,實際上個“瓦盆爺”,立在陶俑的身上,農民以為挖不出水,又是這個瓦盆爺作怪,便又要把它吊起來。水保員趕到臨潼博物館,請他們來鑑別。博物館的人也不太懂,就把它運到博物館暫存,還把碎片進行粘補,花了兩個多月修復了三個陶俑,當時此事也沒有向上級彙報。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趕到縣文化館,他看這些“呢娃娃”同真人一般大小,身披鎧甲,手持長矛,雄糾糾,氣昂昂,完全是兩千多年前秦代士兵的形象,當即斷言:“這很可能是稀世珍寶!”藺安穩回到北京,連夜趕寫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一文,刊登在1974年6月27日人民日報的《情況彙編》上,這就是關於秦始皇兵馬俑發現情況的第一次文字報道。

據此,兵馬俑重見天日,1974年7月,考古工作者開始對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的秦代兵馬俑坑進行發掘工作。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9年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開始第三次大規模發掘。第三次發掘出土了陶俑、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各類文物共計310餘件(組),其中揭露陶馬3組12匹,陶俑120餘件;清理戰車2乘、戰鼓2處、兵器柲10處、弓弩箭箙12處、漆盾1處,另有建築材料朽跡如木、席、夯窩等痕跡多處。根據發掘方案的制定,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現場採取“保護與發掘同時,展出與發掘同步”的模式,除常規保護外,已經移交實驗室10批彩繪陶俑殘片及脆弱遺蹟模塊,部分彩繪土樣開展了回貼實驗。3年來,至少有140萬名遊客近距離親眼目睹了兵馬俑的發掘,感受到了文化遺產所帶來的神秘氣息。

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影響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

兵馬俑1號坑,1號坑的規模最大,呈長方形,是一個以戰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


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影響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

秦陵3號坑,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的陪葬坑,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豔。


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影響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

秦陵2號坑,位於一號坑北側約20米處,是秦俑坑中的精華,二號坑的發現揭開了古代軍陣之謎。


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影響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

秦陵1號銅車馬,其為立車,被譽為“青銅之冠”,舉世聞名!


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影響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

秦陵2號銅車馬為安車,是一種帶有蓬蓋的豪華車,車輿接近正方形。


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影響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

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


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影響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

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


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影響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


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影響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

軍吏俑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

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區城以東的驪山之北,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牆。牆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牆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蓆,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為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於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