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貸款一個存款,行長先接待誰?

印度大千世界


首先,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一個貸款的和一個存款的,行長先接待誰?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題目中出現了三個人物,其中一個人的身份又非常特殊,銀行行長。我看大多數的回答是,先接待存款的。我就非常的驚訝,這麼多人如此雷同。

我們先來做個假設,因為根據這個行長職業特點,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非常專業、職業的行長,一位是普通的行長。如果是一位資深的行長,那我認為他會先接待誰,取決於先來後到,按約接見,客戶面前,一律平等。如果他是一位普通的銀行行長,那他有可能先接待存款的客戶。因為存款的客戶,是對銀行的信任。而貸款的客戶,需要時間的考量,需要被信任。

還有幾種可能,貸款的人需要借貸額度大或者小,存款的人存錢額也存在多與少的問題。如果一個貸款20萬,一個存款200,那普通行長會先接待貸款的客戶。一個貸款20萬,一個存款20萬,那普通行長會先接待存款的客戶。專業的行長會安排同時來接待兩位客戶,我相信行長有這個管理能力。

最後,提問的人,其實想了解銀行對貸款和存款哪個業務更重視吧。我覺得這個需要看這個銀行的放出貸情況,壞賬率可不可控,以及和現有存款狀況做個對比,哪個更迫切,銀行是非常理性和現實的,一切以數據為基礎,風險和收益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得到者說


毫無疑問,存款。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具體數字化一下,假設金額是一個億。一個人(或者企業)要貸款一個億,一個人要存款一個億。

想要貸一個億的多了去了,客戶大多準備好全套資料,各種送禮營銷,各種找領導引薦,見還是會見一下,至於要不要接這個業務,還真不一定,哪怕是總行打招呼的業務,那也得看形式合規不?請我吃飯,得看檔期,而且不熟悉的人根本不會單獨見。

如果有個客戶有1億存款,特別是對私存款可以長期存的,只要有一絲營銷的可能性,那我必定會帶隊去營銷:客戶喜歡什麼送什麼,生日記得牢牢的,子女上學需要找關係?沒問題,包我身上!老母親沒人接機?沒問題,包我身上!這是明前新茶,您請笑納!

對行長個人來說,放一個億貸款出去,有提成,但簽字得擔風險,收回來之前都擔驚受怕,銀行當然利息賺得歡,但對個人來說,是風險性收入,只要每季度完成投放任務,多一分都不想貸出去,特別現在這鳥環境,反正大家都完不成投放;拉一個億純存款,也有提成,貸款額度緊張時,存款提成很高,伺候好客戶,又不擔什麼風險,何樂而不為?



小股民星河哥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有兩個人同時去銀行,一個存款一億元,而另一個貸款一億元,行長會先接待誰呢?

會優先接待存款一個億的客戶。畢竟能存款一個億的人,對於銀行來說就是一個超級大客戶。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理財的方式也變得多元化,很多人不再選擇把錢存到銀行裡。

另一方面,在市場和經濟的大環境中,中小企業難以融資也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現象,為了經營下去,很多中小企業都會選擇去銀行貸款。

因此,銀行其實並不缺乏貸款的客戶,反而是存款的用戶變得越來越緊缺。

那去銀行存款一個億能享受到哪些待遇呢?

首先,一旦你去銀行貸款一個億,那肯定能享受到高質量的的服務待遇。不僅銀行櫃員會熱情歡迎你,銀行行長親自接待你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你同意存長期後,銀行可能就會給你開設一個私人銀行,給你配備專職理財經理。而且還可能給你贈送一些高端俱樂部的VIP會員卡和一些高端理財課程。

此外,在逢年過節時,比如春節、元旦、中秋節等,銀行可能還會給你送去貼心問候,禮品也是少不了的。畢竟你可是拋棄了其他的理財方式、其他的銀行,而單單選擇了他們這個銀行。

其次,高利率待遇也是少不了的。一次性存一億,自然是可以直接跟銀行協商擁有比普通用戶更高的利率。並且上文中就提到過,銀行可能會給你設立私人銀行賬戶,而這個賬戶的利息則會高於普通用戶。

但如果去銀行貸款一個億,則要分情況看待了。一般來說,銀行肯定更喜歡那些不缺錢、優質的客戶。但如果是那些負債率高、企業效益差的客戶,銀行可能就不見得喜歡了。

比如你在本地是一個優質客戶,平常不缺錢,負債率低,企業經濟效益也很好,一年能賺到到十幾億,還款能力十分強。那你想要貸款一個億,銀行肯定也會熱情款待你。

反而言之,如果你的企業經濟效益不高,負債率也高,平常還經常缺錢。當你想辦理一個億的貸款業務時,銀行當然也會接待你,但可能就不會很熱情了。

此外,對於銀行來說,一億元的存款並不會變成不良資產,但一億元的貸款可就難說了,一不小心可能還會被追究責任。

並且貸款業務的手續流程比存款業務要複雜得多,辦理貸款需要經過資產抵押、銀行審批等流程,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多。

因此,綜合多種因素,存款具備較大的優勢。當兩個人同時去銀行,一個存款一億,一個貸款一億,銀行則會優先接待存款一個億的客戶。


茅小詹


這個問題太籠統。主要是沒說清多少貸款,誰要貸款,也沒說有多少存款。至今還有人不清楚商業銀行的性質。有人認為是政府部門,把銀行工作人員當公務員來要求。比如說"為什麼不多開幾個窗口"?除央行和幾個政策性銀行,包括工農中建四大行以及股份制銀行,地方商業銀行在內的一大堆銀行,都是商業性質的,也就是做買賣的,屬於服務業範疇,本質上與賣白菜土豆的沒大區別。只是它經營的是特殊商品一一貨幣。所以它與一切公司一樣,要考慮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別管存款貸款客戶他都歡迎。但是作為行長,他會權衡。如果是本地優質的投向符合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的大企業,特別是各家銀行都在努力營銷的大客戶上門,行長一定會優先接待,同時安排分管行長接待存款客戶,但是如果是一般貸款客戶,行長不會接待的,而是按工作流程,由前臺部門受理,行長會熱情接待存款客戶。實際上,優質貸款客戶和大額存款客戶都得由得行長親自上人家的門去營銷,不可能人家主動上銀行的門,而一般客戶上門申請貸款,行長是不必接待的,小額存款客戶也不會找行長去存款,直接在營業廳辦了。找上門想在這家銀行想存較大額存款的客戶,一般還有其他的訴求,就是一筆買賣,行長有空可以接待,沒空由他人接待也一樣。


流光欺人勿蹉跎


行長會先接見存款的客戶,因為銀行的利潤來源於存貸息差,銀行如果沒有存款就沒有根本,所以存款是銀行的存在之本;而銀行沒有貸款的客戶也不行,因為要貸出去錢來賺取利息差,所以貸款是銀行的盈利之本。就像沒有水是行不了船的,雖然兩個客戶一樣重要,如要二選一,行長會先接見存款客戶。


飛行220阿林


其實對銀行來講,存款也是客戶,他們需要攬存。借貸也是客戶,他們需要貸出去才能盈利。我的公司即在銀行存款又需要在銀行貸款。很明確的說的,存款更受歡迎一些。

 

    一,存款是需求大於供求的關係

 

    除非大型集團之外沒有人去銀行存五億的現金的,所以銀行都有大客戶經理專門為大型公司服務,希望大型集團的流動資金放在他們銀行。存款受到的待遇自然非常尊貴。如果你要存五億的理財或者定期存款,你一定能見到城市總行甚至一個省級總行的領導,獲得他們直接的服務和談判。因為銀行對於存款是無限需求的,你可能會反駁,銀行的錢多了,放貸不出去,還要給利息那不是虧了嗎?其實銀行的錢是可以流動的,是可以同行拆借的等等,一句話銀行的錢永遠是不夠用的。就像大企業錢永遠不夠一個道理。攬存是銀行永恆的工作和話題。

 

    二,借貸是需求小於供求的關係

 

    舉個列子,如果你是房產中介,你把一個繁華地區的豪宅委託給中介和你去中介租房子所受到的禮遇哪個更尊貴呢?同樣如果你去銀行借貸,那其實求銀行,除非你是國企或者地方政府扶持的形象工程,明星企業。否則你無論貸多少錢都必須按照流程一步一步走,貸的更多,流程更復雜。貸款多你還得伺候好信貸經理和行長。理解沒?你去繁華地區租一個房子,根本沒房,你就得跟中介好好說,不然他可以租給任何人。

 

    總結:存五億的人很少,想貸款五億的人就多了去,這就是供求關係。簡單明瞭吧,你有不同的意見嗎?


布銩


對於銀行行長來說,不管是儲戶還是去貸款的客戶,都是銀行的客戶,是能夠給銀行帶來收益的人,是銀行的衣食父母。

銀行的收益來自於哪裡?中間商賺差價,也就是吸收儲戶的存款,然後再放貸給借錢的負債人。

至於銀行行長會首先接待於誰,取決於以下幾個條件。

1.銀行現在是錢多貸不出去,那麼行長就會優先考慮來借債的負債人。否則吸收更多的存款貸不出去的話,銀行是要進一步加劇虧損的。

2.銀行現在是錢少,沒有資金往外放貸,那麼銀行行長可能首先接待來存款的儲戶。否則外面需要來貸款的人太多,但是沒有資金往外放貸,客戶就會流失。

3.如果銀行現在收儲與放貸整體比例比較均衡的情況下,銀行的行長可能會選擇業務金額更高的客戶來接待,比如說儲戶存款10萬,而負債的人貸款500萬,那麼行長可能首先接待貸款的客戶;相反,如果儲戶存款500萬,貸款的客戶貸款10萬,那麼行長可能先接待存款500萬的客戶。




黑臉說財經


客觀地講,在目前的情況下,毫無疑問行長會更加熱情地接待存款的人。因為,在銀行拉存款壓力很大、只有拉到存款才能獲得更多貸款額度、才能讓自己的行長位置坐得更牢,甚至可以獲得提拔的情況下,當然對存款的興趣要遠高於放貸款了。尤其是大額存款,更是求之不得。相反,面對企業運行困難、效益下降、生存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貸款的壓力,會更大。銀行在如何對待向企業放貸方面,也會更加小心謹慎。

但是,如果是一名很擅長於經營,很懂得市場,很瞭解企業,並對所在地區企業比較瞭解的行長,在存款和貸款面前,可能就不會太草率地做出先熱情接待存款人的決定的。因為,如果貸款對象是一位能力很強、人品很好、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的企業家,且企業研究開發的產品很有市場競爭力,企業的市場前景很好,就會對貸款者更感興趣。想一想,3億元的優質貸款戶,對銀行來說,是多麼大的誘惑,又是多麼大的效應。一旦支持好了,這家企業可以為銀行提供更多的優質貸款資源。

事實也是,銀行能夠活下來、活下去、活得好,靠的是什麼?當然是貸款了。也許有人會說,沒有存款,哪來貸款。這話不錯。但是,如果只有存款,沒有貸款,銀行又怎麼活下去呢?殊不知,在目前居民和企業手中都有較多資金資源的情況下,存款真的不是問題。倒是貸款,要選擇到一些質量比較高的企業,難度要大得多。如果能夠有一個一次性要求貸款3億元的優質企業,比尋找一個存款也達3億元的企業,不知要難多少。

必須注意的一個事實是,銀行的效益,最終是要靠貸款來體現的。存款需要支付利息,存款能否帶來效益,要靠貸款去保障。只有有了良好的貸款對象,有良好的貸款發放空間,存款才能變成效益。否則,就是硬貼錢。這對銀行來說,是承受不了的。


朝陽論期


隨著多家網貸平臺接入央行徵信系統,逃廢債的比例也會降低。不跟風,我們靜靜的等待達飛雲貸一期一期等兌付,就是最理智的做法了。還有提醒大家,如果你是出借人,就不要跟著老賴瞎起鬨,否則,受害的將會是自己。


餘生


理論上來講兩個人都應該會受行長歡迎。作為一家傳統的商業銀行,主要的利潤來源就是存貸息差。一家銀行如果沒有人去存款,就沒有了根本,所以存款對於一家銀行來講是存在之本;而銀行沒有貸款也不行,一家銀行主要靠的就是貸出去錢來賺取息差,所以貸款是銀行的盈利之本,如果是行長的話,一般會優先接待存款的客戶,畢竟存款的流程也相對比較簡單,大概存款利率協商一下一般也沒行長什麼事了,而貸款的流程會相對比較複雜,要有抵押物,銀行要審核等各種手續,並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貸出去的,所以行長會先接待存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