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期,廣州200萬存款PK二百萬房貸,到期後誰贏?

賴L賴L


從利率來看,現在5年大額存款的利率一般在5%左右,比不上貸款的利率高,不過目前房貸利率普遍不高,也就在在6%左右,兩者差距不大,如果把房屋的出租收益算上,可以說基本相當,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本金的變化了。

廣州一直是最為低調的四個老一線城市之一,房價也比不上附近的深圳,但是房價一直處於嚴格調控之中,如果說一線城市調控要放鬆,那廣州是最有可能的一個。

從大環境來看,為了保證經濟增長,已經開始小幅度的降息,今後應該還會繼續保持降息的節奏,這對房價是有利的,大家都明白,放鬆調控只是時間問題,一旦放鬆,那麼被壓制最久的四個一線城市,房價可能會有一波大的漲幅。

而在目前,要求放鬆調控的呼聲已經出現,不需要五年之久,也許就在明年初,調控就有可能改變。

200萬的銀行存款本金在五年後會增值到250萬左右,但200萬貸款的房產五年後也增值了,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海色民生


存款的低收益代表的是低風險,在經濟下滑時期活下來才是勝利者


小蟲64193261


你是說200萬的存款vs200萬的廣州房產吧?

這樣說吧,5年期內,存款贏,5年-10年時間,房價贏!

理由一:

目前大部分的一線和新一線房產都是在面臨回調的週期之中,有些地方已經回調了15%~20%左右,有些地方只有5%~10%。而未來勢必會有一個繼續尋底,築底的過程,我認為可能有1-2年的時間,極限跌幅為30%。

所以對於近5年的房價來說,難以有特別好的起色。

理由二:

前期的房地產大漲,已經透支了大量購房者的資金和購買實力,並且許多人身上揹負著一個較長週期的貸款,可能是買車,可能是買房,可能是消費,

而短期的金融市場並不理想,自然不會給予投資者更多的資金去炒房。因此無力繼續支撐短期房價的上漲。

理由三:

長期來看,廣州還是屬於一線城市,未來的人口趨勢依然是保持持續流入,甚至是一個優勝劣汰的循環。所以長期來看,支撐房價繼續上漲的動力是存在的,那麼在短期回調之後,依然會出現一個持續溫和上漲的走勢。

不過想要看到以前的大漲是不可能的,因此,更應該理智對待。

結論:

目前民營銀行的5年期定存基本可以保持在5.4%以上,200萬的資金可以拆分為4-5個項目,分別投入到不同的民營銀行定存產品中,享受5.4%以上的收益,並且保證一個50萬以內的100%賠付保護,相當安全。

所以,從5年期的角度來看,存款的收益大於房產,但是從5-10年的角度,一定是一線和新一線的房產收益大於存款。

因為在所有經濟體當中儲蓄的收益都是無法覆蓋通脹的,因為經濟的發展主要是需要投資拉動的,鼓勵投資是各地區的主要工作。投資者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要通過投資來獲得回報。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個人觀點銀行大額存單或國債靠譜,5年下來也有20-30%收益,要想追求高收益目前股市在中期大底可以考慮買一部分偏股型基金,持有5年收益或許翻翻甚至有驚喜,而房地產經過多年上漲泡沫已經很高,目前已經遠遠超過人們需要,國家因為擔心房產泡沫破滅對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現在開始房住不炒政策,估計以後很難全面放鬆,而且現在人口開始負增長,對房子未來需求在降低,如果政策持續房地產一路走低沒有懸念,現在千萬不要迷信房產增值神話,我們房地產目前和九十年代日本非常類似,科普一下日本當年房產神話如何破滅,日本樓市狂熱時,有兩大“神話”一直刺激著所有投資者。

  第一個神話是“土地不會貶值”。日本人多地少,人們堅信土地永遠是稀缺的。日本全民陷入炒地買房風潮,土地價格不斷暴漲,“地王”每隔幾個月就刷新一次。

  從1985年底到1990年初,短短四年多時間,日本城市地價增長了200%。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而美國的面積則是東京的1.5萬倍。

  一寸土地一兩金,銀座崛起“地王”最巔峰。無論是實體企業還是金融機構,都不計成本將資金投入土地市場。

  其實,金山銀礦的底子早已虧空了。

  第二個神話是“東京房價不會下跌”。奠定這一“神話”崇拜基礎的,是日本過去幾十年強勁的經濟增長,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在日本人看來,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似乎不遠了。

  為這一神話推波助瀾的,還有這樣一種信念:政府永遠會支持房地產,日本只有一個東京,吸引著全國乃至全球的人口流入。站在世界中心,怎會有泡沫破裂的擔憂?

  然而,人們忽略了,當時的日本城市化率已經達到77.4%,而老齡化率開始攀升。城市化紅利消失,人口紅利不再,經濟失去增長動力,房價也就失去支撐。

  值得警惕的是,越是大城市,在泡沫破裂和崩盤時,下跌就越嚴重。

  堅信兩個“神話”無堅不摧,上到房地產企業和金融機構,下到普通居民,沒有人不在購置房產和股票,期待在持續的暴漲中大賺一筆。

  整個社會,到處都在討論房地產和股票。企業做一年的利潤,還不如一塊地一天的漲幅,實體經濟紛紛抽出資金大舉進軍房地產,落後一步就等於落後一個世紀。

  用東京大學教授田村清彥的話來說:“當時東京新宿的工作室價格在一天之內能夠翻倍,今天你買,明天他買,價格高漲,並且形成了一種連鎖效應。”

  造成這種狂熱錯覺的,契機是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隨後,日元不斷升值,口袋裡的錢一下子多出來許多,不但日本人有錢買遍全世界,國際資本也蜂擁而入,加入土地和資本市場炒作的大軍中。

  當時,政府奉行貨幣寬鬆政策。央行貼現率低,貸款利率同樣非常低,商業銀行鼓勵居民貸款,金融機構也樂於將錢貸給土地投資者,並鼓勵投資者買到地後,再以土地作為擔保,繼續貸款買地……循環往復,銀行最終也被拖進泡沫之中。

  買房炒地蔚為大觀,媒體把這種狂熱視同於經濟繁榮,熱烈鼓吹,甚至援引歷史上的巖戶景氣、神武景氣等來命名。

  然而,危機還是來了。

  1990年,股票市場率先崩盤。短短一兩年間,日經指數從最高的38915點跌到14309點,跌幅高達50%以上。

  接著,樓市崩盤。由於土地市場與資本市場關係密切,資本市場崩盤隨即傳導到樓市。金融機構為避免損失,要求企業償還貸款,企業不得不變賣股票和不動產,大量地產拋到樓市,地價應聲而跌。

  房地產企業倒閉,銀行因為不良貸款率暴增而倒閉,普通國民住房轉眼之間成了負資產。


基金二哥


200萬存款肯定是敗給200萬廣州房貸收益

一:存款從來都不是致富賺錢的理財方式,你有聽說誰通過存款就可以發財的嗎?還是投資房產可以賺錢?

二:廣州屬於一線城市,同時廣州的住房貸款,非商住樓的話,屬於優質的資產,是可以抵禦通貨膨脹,而現金存款是不能抵禦通貨膨脹。

三:廣州的住房每年都有租金收入,特別地鐵口的,租金每年都在遞增。但是銀行存款收益不會逐年遞增。

通過以上三點,證明房產即使有貸款,長遠而言,還是可以跑過銀行存款。可能一兩年房價會橫盤,但拉長十年二十年來看,肯定房產收益遠超銀行存款。


美好的夢幻未來


我認為5年期200萬房貸最終收益贏過200萬存款收益。(這裡討論是優質房子)原因:

1-廣州屬於越港澳大灣區重點城市,未來的發展前景廣闊。

2-從國家統計局公佈每月70大中城市房價圖可以看到廣州房價總體一路走高,只有部分年份短暫歇一下。

3-廣州外來人口不斷的流入造成住房需求不斷高漲。

4-不久前,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簽署了新CEPA,發佈對臺26條措施。都允許港澳臺地區同胞可以在大陸購房,廣州是港澳地區同胞購房的重點城市。

5-房子具有升值保值住房功能,貸款的房子還可以出租收取資金,存款利率低收入單一。

6-物價不斷上升,固定資產也跟著水漲船高。

7-廣州地理位置優越,高度開放城市,城市也不斷轉型升級,人均收入不斷提高,房價也會跟著上升,這是房價的基本規律。

綜上所述,未來5年我認為投資貸款200萬廣州的房子最終收入贏過200萬存款收入。歡迎大家討論和發表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