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11:孫繼紅,藏在家中的“遺書”被意外發現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11:孫繼紅,藏在家中的“遺書”被意外發現

作者 | 孫魁 武警總部原軍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肅省總隊原副司令員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11:孫繼紅,藏在家中的“遺書”被意外發現

負責護理病人的護士孫繼紅

是馳援湖北的河北醫療隊隊員

和許多一線醫護人員一樣

34歲的她

也是主動請纓

也是危難受命

也是上有老下有小

從投身武漢抗疫戰場開始

就沒有吃過一頓平常飯

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就沒有脫過一天防護服

在起初人手緊張的日子裡

三個護士要負責護理128人

那個忙碌和勞累可想而知

但短暫的手忙腳亂後

很快進入了輕車熟路

她除了負責對患者醫療護理

生命體徵監測、咽拭子採集外

還特別注重對患者的心理輔導

膽囊切除不久的患者霍莉食慾低下

她就想方設法給其緩解心理壓力

幫助她釋放不良情緒

反覆為她加熱涼透的飯菜

直到看她痛快吃飯才放心離開

她因為悉心照料患者

還與不少病友結下深厚情誼

就是其中一位,她與孫繼紅相約

等疫情散去,要一起去看櫻花

並表示畢業踏上護理崗位後

要以繼紅姐姐作為她的職業標杆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11:孫繼紅,藏在家中的“遺書”被意外發現

類似的一線感人故事

可謂說不盡、道不完

而孫繼紅有一個特別的舉動

令吾輩生髮“一去不回”的感慨

2月4日凌晨1點

她接到支援湖北的出征命令

有如戰士奔赴疆場

夜不能寐、壯懷激烈

啟程前寫下一份“遺書”

藏在家中飄窗墊下的間隙處

這讓我不由想起革命烈士楊開慧

當年在血雨腥風的白色恐怖下

寫給毛澤東的那封絕筆書

藏在孃家老屋的牆縫裡

竟沉睡半個多世紀才告白天下

事雖不能同日而語

但情景讓人浮想聯翩

幸好孫繼紅不是楊開慧

她出征20天后

就被8歲的女兒在玩耍中

意外發現這封藏著深愛的“遺書”

當有人問她為什麼這樣做時

她回答:“不想家人為我擔驚受怕

若有意外也能讓他們知道我的心。”

好一個“知道我的心”

分明是為赴國難

把所有牽掛都寫在了“遺書”裡邊

反覆品讀這封“遺書”

讓我想起許多巾幗英雄

無論是花木蘭替父從軍凱旋歸

還是梁紅玉傳將門世家續武德

或是穆桂英成為楊門女將之傑

再如樊梨花智勇雙全南征北戰……

而孫繼紅雖是白衣執甲

但在如今沒有硝煙的疫情戰場

為國赴湯蹈火之心並不亞於硝煙

這應該是她“一去不回”

勇往直前的力量根源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11:孫繼紅,藏在家中的“遺書”被意外發現

然而,除了國事還有家事

她在“遺書”中都有一一囑託

“爸媽,若我這次真的回不來

我已委託夫婿,他是個可靠的人”

表明他一定會代她養老送終盡孝道

“女兒,媽媽要上前線了

你以後一定要好好聽爸爸的話”

欲言又止的骨肉難捨催人淚下

“老公,我如果真的回不來了

望你一定要找個對孩子好點的”

夫妻一場,孩子是最大的牽掛

這“遺書”如果真的實現了

孫繼紅確實為國盡了忠

毫無遺憾、人民會永遠記得她

家人也都在做她的後盾

年近七旬的老爸還在保安崗位

老公也戰鬥在社區防控一線

“一去不回”的決心是下定了

但老天爺非要她再回來

因為毒魔不值得她去犧牲

還有更多更重的使命在等待著她

“女子本弱,為戰則剛!”

孫繼紅因這封“遺書”而更加剛強

坦然釋懷之餘,她卻迎得

邢臺市“巾幗最美奮鬥者”的榮耀

還有許許多多患者對她的感恩和感念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專欄文章,1號紀實將陸續推出,敬請關注。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11:孫繼紅,藏在家中的“遺書”被意外發現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11:孫繼紅,藏在家中的“遺書”被意外發現

孫魁,中共黨員,武警總部原軍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肅省總隊原副司令員,中國人生科學學會黨支部書記兼副會長,甘肅省第 12 屆人大代表,中國軍事科學學會理事,武警知名人士,軍旅作家,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從軍40載,堅持一手持槍習武,6次榮立三等功,一手握筆耕耘,曾組織和參與起草《中國人民武裝警察法》、作為副主編組織編纂《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武警兩個分冊,先後著有數百萬字理論著作及文藝、新聞作品,並屢獲各級各類優秀成果評選和有獎徵文大獎;2016 年出版《母愛伴我行》,是繼著名作家張潔長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之後,又一個單人作者用一本散文集來歌頌偉大母親的力作;2017 年以來,開展“感恩母愛·孝行天下”主題全國公益巡講,已在 19個省區市演講 120餘場次,贏得廣泛受眾群體的高度讚譽和普遍歡迎,眾多媒體和網絡平臺也紛紛予以報道。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1號紀實自媒體矩陣,入駐12個媒體平臺,作品累計訪問量超過5.4億人次,劉德華《愛你一萬年》詞曲原創故事作者創辦。曾先後推出中國第一個APEC設計師、中國第一睡眠師、中國第一個橫渡瓊州海峽少年等紀實特稿。歡迎點贊並關注@1號紀實,歡迎有故事的人物邀約訪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