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安家》熱播,房似錦媽媽逼債要錢的片段,又將原生家庭推上熱搜。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大範圍地討論原生家庭的傷害了,前有樊勝美、後有蘇明玉,現有房似錦,而房似錦原名房似井諧音的背後,盡是涔涔流血的心酸。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也難怪有眾多網友再次感慨:有多少孩子就這樣被原生家庭傷害!希望每個受過傷的人將原生家庭的悲劇終結在自己身上,才是對所有人最大的負責。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你覺得誰更慘?

在電視劇《安家》中,從房似錦的出場搶了同事王子健的單,到聞房而動、拼命三孃的賣房闖勁,處處都表現的急切而強勢,初看處處透著功利和自私,可是當那個被稱為“百萬媽媽”出現後,觀眾才明白,有大部分原因是源於小時候家庭的壓迫。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網上出了#心疼房似錦#的話題,還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討論:

對比之前的樊勝美和蘇明玉,你覺得誰更慘?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一度還在某視頻網站留言欄發起了投票。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很多網友紛紛留言,“真難以相信當初怎麼走過來的,不敢回顧,甚至不敢笑也不敢哭,生怕自己會成為江河,成為風雨夜無可奈何的撫今追昔。”

有網友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原生家庭裡這種情況出來的孩子兩極分化,要麼很軟弱卑微,要不強勢果敢。表面上是什麼都無所謂,其實特別在乎別人的愛。

所以事事處處都會去爭搶,看似自私,實則因為從小的冷遇造成了對事物的極度渴望。很多時候並非她所願,但是卻是不自覺的下意識作祟。

就好比大家常說的,“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如今的房似錦,一個原生家庭可以毀滅一個人,有多少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就這樣被原生家庭傷害!

再次討論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我們也不想再痛罵原生家庭的吸血元兇,時代造就瞭解放初期成長起來的父母一輩尤其是貧窮山村的父母一輩的小農意識和狹隘的生男生女衍生的男尊女卑意識的劣根性,當然是不可推卸的必然。

可是,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卻不得不值得思考:時代在進步,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首先,自古以來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幾十年內是無法根除的,因為對於很對貧窮地區的父輩來說,不是家裡有皇位要繼承,而是要依靠男人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宗族意識是中國五千年封建王朝更迭的歷史中疊加形成的。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女兒可以送人、窮養、甚至溺亡於老井中,但是一定要生一個或者多個兒子,一方面是為了傳宗接代,一方面則是在相對閉塞的農村,家有男娃就有了臉面,有了可以對抗鄰里和外族欺辱的人力本錢,哪怕吃不飽穿不暖,但是有男娃的家庭就可以活得更有尊嚴。

這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必然,也是短期內無法改變的現實。

可是,當越來越多的影視劇中總是把原生家庭的傷害通過不同女性卻相同經歷和命運的安排進行演繹,其實,這是對女性形象的刻板表達,帶有極其強烈的對女性角色的偏見與矮化。

這才是最可怕的!

獨立女性就是依靠男人逆襲?你對獨立的誤解太深

很多勵志職場劇在描寫女性獨立自我的表象之下卻是刻意地讓女性依靠一個又一個男人完成進階。說到底,這是對獨立女性角色的矮化甚至醜化!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大概女性編劇們以為,獨立女性總是離不開霸道總裁和中央空調暖男的大愛和博愛吧!而男性編劇又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刻意矮化甚至奴化現代女性。

所以影視劇中的獨立女性總是被詬病離不開男人!

哪怕如今一些有自我覺醒的女編劇為了拋開這種成見,以自我意識為出發點和原點,就想要拋開男人,靠女人自己的努力成功。所以原生家庭的傷害就成了助推獨立女性成功的原動力,凡是受到原生家庭傷害的女性都在影視劇中被賦予了金手指一般,開啟了職場逆襲的路數。

依然虛假的不忍多看。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蘇明玉成了副總,房似錦當了店長,甚至是被迫害更深的樊勝美也在《歡樂頌2》中以30+的職場“高齡”換了更好的金融工作。

所以,你看,原生家庭明明是迫害一個深受其害之人的原罪,如今卻成了她們逆襲成功的動力。

你不覺得太假了嗎?

很有意思的是,脫胎於以上三部三個女性角色的小說和劇本的作者又都是女性。《歡樂頌》和《都挺好》的作者是阿耐,《安家》編劇是六六。

而回顧阿耐的另一部小說《回家》,被稱為《都挺好》之心靈版。一本真實得讓你能對號入座的書,一部職業女性家庭關係讀本!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在此書的推介上寫的是,在這個世界上,家是一個充滿愛與親情的地方,有時正竹籬茅屋,有時在高屋華堂,有時也在流離失所的人群中……只有沒有親情的人或被愛遺忘的人,才是真正沒有家的人。

遊離的生命,因為有家,才不再孤獨;漂泊的心靈,因為有家,才找到歸宿。

蘇明玉,一個被母親逼出家門,大雪天一個人站在操場上嚎哭的女孩;一個被家庭拋棄卻在職場上找到歸依的女孩;一個功成名就卻被家人被親戚罵為冷面冷心的女孩,面對自己最恨的親人——母親——的遺容,竟然悲從中來……

曾經想斷絕和蘇家的一切關係,卻一次次欲罷不能。

曾經以為自己的婚姻會始終堅持利益的平衡,雙方各取所需才是家庭牢固的基礎。但是,當一個男孩無條件地愛著自己時,當一個充滿愛的家就擺在面前時,她只能不由自主地沉淪……

離家可能出於無奈,回家卻是心和責任。

煽情如此,又一次把原生家庭的傷害和迴歸美好為“都挺好”,而現實中遭受原生家庭迫害的女性往往更多的是無法完成真正的救贖,只能活在巨大的恐懼中,為了成為一個普通人而苦苦掙扎。

這種掙扎更多的則是源於女性對於家庭本位的迴歸和責任感。就是無論原生家庭如何傷害過她,她都把家庭放在人生排序的第一位,最後做任何選擇都以家庭為重。

反之,那些來自原生家庭的“鳳凰男”就是最好的註腳。

而女性的成功就更是難上加難!生活中很多發生的事比戲劇來得更精彩。

何為女性覺醒?女性如何更好地迴歸和逆襲?

那麼,在衍生一個命題——女性的覺醒究竟是什麼?

新東方校長,教育界大佬俞敏洪曾經有過一段引發廣泛討論和由此引發爭議的言論——“女性墮落導致國家墮落”。

誠然,這句話中多少也包含了對於女性的貶低,可是,如果不把女性上升到國家的高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折射了女性的生存環境還是比較嚴苛的,而女性的維權和覺醒之路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俞敏洪此番言論的前一句是,“所以,實際上一個國家到底好不好,我們常常說在女性,就是這個原因,”最後才引導出來“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才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

所以,“女性墮落導致國家墮落”這句話是有一個前面的定語或者說蓋帽的,而很多人和媒體往往喜歡斷章取義,尤其是名人說過的話,以此來引發全民關注和爭議從而賺得流量和利益。

那麼,女性墮落真的導致國家墮落嗎?顯然是不成立的,俞敏洪的此番言論也是不對的。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可是,回到文章前面討論的原生家庭對於女性的戕害來說,著名媒體人洪晃曾經在一次關於“最需要女權主義的,也許是中國男人”的主題演講中指出,男女平等和女性主義,不僅是對女性的解放,也更是男性的紅利。如果男女不平等,不僅是女性受壓迫,男性更加受壓迫。所謂男性受壓迫是指,按照男權社會的規則,男性必須工作掙錢養家,承受了重大的生存和競爭的壓力;男性不能表現出內心溫柔脆弱的一面,在人格的發展上受到壓抑;由於壓迫女性,男性也喪失了在男女平等的環境中生活的經驗。

女性雖然伴隨社會的進步和包容,有了進步,女性的覺醒依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並不能因此就不去上下求索。

正如網友所言,女性如何覺醒和變得成熟?

點贊最多的回覆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愛過、被傷害過、跌倒過。最終站起來、懂得了愛、並具備愛的能力。這個女人就已經覺醒併成熟。

不論在哪個年代,不論在哪一種形態的社會,當女人把丈夫和家庭當作自己的“工作”時,她們就或多或少會處於“失婚(即失業)”的焦慮甚至恐懼中,充滿了不安全感。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認定,不應繫於他者——一個人、或者一段關係、一段婚姻。這個自我價值認定的權利,你不能放逐出去,也不應該出讓。

原生家庭給予女性的戕害依然存在,可是,也正因此,才需要一代又一代獨立女性的覺醒和教育,不唯女權,但要學會爭取。


從樊勝美蘇明玉到房似錦: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惡都要讓女兒來揹負?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閉症療育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