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族傳承比較研究:曾國藩家族PK肯尼迪家族

浩瀚的中華文明史,也是一部部眾星璀璨的名門家族史,蘇洵父子三文豪、常熟翁氏叔侄狀元兩代帝師、梁啟超一門三院士……

在美國短短兩百多年的歷史上,也不乏成功傳承數代的世家,例如洛克菲勒家族、亞當斯家族、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等等。

曾國藩家族和肯尼迪家族分別發端於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通過對兩者的比較研究,我們可以抽絲剝繭,為現代中國家族的傳承教育探尋有意義的借鑑。

曾國藩家族

中美家族傳承比較研究:曾國藩家族PK肯尼迪家族

曾國藩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是國共兩黨領導人毛澤東和蔣介石皆推崇備至的近世大儒。毛澤東說:“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1811年,曾國藩出生於湖南雙峰縣鰲魚山腳下的荷葉鎮。祖父曾玉屏出自地主家庭,少年時是個紈絝子弟,三十多歲後浪子回頭,對三個兒子嚴加管教寄予厚望。他將治家之道總結為“書蔬魚豬早掃考寶”的八字訣,也即:讀書、種菜、養育、餵豬、早起、掃屋、祭祖、睦鄰。

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一生赴考十七次,四十三歲才中秀才。“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世事不聞不問,且將艱鉅付爾曹。”落魄秀才曾麟書寫下此聯,寄希望於子孫。

從十四歲起,曾國藩備受科舉打擊,27歲時終於在殿試中列三甲第四十二名,獲賜同進士出身,開啟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創立湘軍、平定太平天國、發起洋務運動,在群星璀璨的晚清名臣中獨領風騷,對中國近代史產生影響深遠。學術上,他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著作《曾國藩文集》、《曾國藩家書》流傳至今,影響不減當年。

曾國藩五兄弟家族歷經八代,有成就者凡240人。其中除極少數為官者如政治家外交家曾紀澤、光祿大夫建威將軍曾紀官、翰林廣西知府曾廣鈞、全國婦聯副主席曾憲植外,幾乎都在科技教育界,如數學家曾紀鴻,教育家曾約農、曾寶蓀,歷史學家曾憲楷、園藝學家曾憲樸,出版家曾憲元等等。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近兩百年來,曾國藩家族沒有出過一個紈絝子弟。

肯尼迪家族

中美家族傳承比較研究:曾國藩家族PK肯尼迪家族

1848年,26歲的愛爾蘭難民帕特里克·肯尼迪經過數十天的航行,登陸波士頓。十年後在貧困中離世時,他大概不會想到,他的“冒險基因”將造就美國的第一政治豪門。

約瑟夫·肯尼迪是帕特里克的獨子,在父親去世時不足一週歲。堅韌勤勉的母親憑藉開雜貨店的微薄收入,把三女一兒拉扯大。約瑟夫從小聽店裡來往的顧客談論政治,早早確立先從商後從政的理想。他退學到碼頭當搬運工,23歲時盤下一家小酒店。打下經濟基礎後,他27歲成功當選馬薩諸塞州議員,29歲迎娶波士頓富商之女。在競選波士頓市長敗給約翰·菲茨傑拉德後,他逐漸淡出政壇,將從政的希望寄託在兒子喬·肯尼迪身上。

第三代喬·肯尼迪是家族的真正奠基者。13歲時,父親將他送入曾培養了本傑明·富蘭克林和約翰·亞當斯等傑出人物的波士頓拉丁學校。喬學業平平,但是個體育尖子和人際關係高手。進入哈佛大學後,作為身份卑微的愛爾蘭移民後裔,喬不入主流。喬為利益不擇手段,24歲成為馬薩諸塞州最年輕的銀行家,同年,與父親的政敵約翰·菲茨傑拉德之女成婚。一戰爆發後,喬逃避兵役,大發戰爭財,躋身股票和好萊塢電影業。助選富蘭克林·羅斯福競選總統成功後,喬步入政壇。在美國駐英國大使任上,喬因傾向於納粹而被羅斯福疏遠。失意的喬,將他的總統夢寄託在與他同名的長子小喬·肯尼迪身上。

小喬繼承了父親爭強好勝、性格暴躁、嚴肅、言辭尖刻的性格,同時在外公約翰的影響下大氣、樂觀、善於交際。他從小深知作為長子的責任,以成為美國總統為使命。二戰爆發後,小喬在一場對德空戰中身亡。自此,次子約翰·肯尼迪接過了家族的重任。約翰的教育軌跡和哥哥一樣,就讀著名的喬特學校和哈佛大學。不同的是,他從小體弱多病、活潑、調皮搗蛋、能說會道,生活在哥哥陰影下又不甘落下風。憑藉二戰英雄的光環、家庭的經濟實力和政圈人脈,約翰29歲時成功當選國會議員,43歲時成為當時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在他的提名下,律師出身的三弟羅伯特·肯尼迪擔任內閣司法部長。

約翰和羅伯特先後遇刺身亡,四弟愛德華·肯尼迪因醜聞纏身而退出總統競選。自30歲至逝世,愛德華在擔任國會議員46年,參與了許多重要法案的制定。

肯尼迪家族的第五代中,羅伯特的女兒凱瑟琳·肯尼迪曾擔任馬里蘭州副州長;喬·肯尼迪的外孫女瑪利亞·施萊弗是NBC著名記者,助推丈夫好萊塢巨星阿諾·施瓦辛格成功當選加州州長;約翰的長女卡羅琳·肯尼迪於2013年出任美國駐日大使。

中美比較(1):家族傳承的信仰基礎與傳承路徑

家族是國家的細胞,家族傳承的信仰基礎實質上是國家文化在微觀上的一個體現。由於價值觀和信仰的不同,中美傳統家族的傳承路徑有著顯著差異。

春秋時期,管仲提出“士農工商”的社會階層劃分。自此,耕讀、退則修身齊家進則治國平天下,成為儒家主流階層的家族傳承之本。農耕清苦、讀書艱辛,都是自我修煉的重要途徑。

類似曾國藩家族,李鴻章家族的二代三代少數為官,在四代五代後轉向專業領域。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家族史,體現了中國傳統主流家族的傳承軌跡:耕讀,科舉從政,後代逐步淡出政治轉向科技教育。一生玩弄權術的袁世凱,在彌留之際也痛定思痛迴歸耕讀價值觀,留下“子子孫孫不得為官”的家訓。袁門一族再無官宦,但是學者眾多,特別是出了物理學家袁家騮這樣的科學巨匠。

基督教分為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三大流派,認為在上帝面前人人擁有平等、自由和獲得公正對待的權利。無論信仰天主教的肯尼迪家族還是信仰新教的洛克菲勒家族,勤奮、冒險、依靠個人奮鬥追求財富是他們的共同價值觀。美國社會推崇實用主義以及白手起家的個人英雄,為奮鬥者提供了實現個人抱負的舞臺。

美國是一個清教居主導地位的宗教國家。作為身份卑微的愛爾蘭移民,又是非主流的天主教徒,早期的肯尼迪家族在奮鬥過程中飽受艱辛。這種逆境使得他們深感親情的重要性,從而一代代珍視家族凝聚力。


中美家族傳承比較研究:曾國藩家族PK肯尼迪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舊照

和早期的肯尼迪家族一樣,約翰·D·洛克菲勒也認識到美國社會的精髓在於金錢和政治,在取得商業成功後,著力培養後代進入政壇,其孫納爾遜·洛克菲勒成為美國副總統。兩個家族的歷史體現了美國傳統主流家族的傳承軌跡:從商,培養後代進入貴族中學和常春藤盟校,藉助雄厚經濟實力從政。

中美比較(2):家族傳承的教育方式

中國傳統的家族傳承,有一套完備的章法。大戶家族立有家規家訓,建有祠堂、私塾等場所,有“義田”等家族公產,有宗族大會、修訂家譜等活動。

讓家族成員自覺自願地接受家規家訓,這是家族傳承的先行條件。家規家訓,是中國傳統家族的“憲法”,也是後代受教育的最高目標。早在南北朝時期,中國誕生了歷史上第一部家訓——《顏氏家訓》。著名文學家、教育家顏之推提出了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二十篇教育理念,涉及家庭關係、治學、為人、做事等多方面。

中美家族傳承比較研究:曾國藩家族PK肯尼迪家族

家規家訓是大道理,必須通過長輩的身教和言傳才能落實到細微處。

曾國藩以身作則,為弟弟和後輩們踐行耕讀作榜樣。他視五勤(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為立身之本,無論天氣,每日“聞雞起舞”。他每頓只吃一個菜,平時穿土布衣,唯一一件僅用於重大活動場合的馬褂禮服穿了三十年。得知兒子曾紀澤喜歡西方社會學,曾紀鴻喜歡數學和物理學,曾國藩親身學習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在父親的影響下,曾紀澤無論公事多麼繁忙,一有空就教孩子們學經史典章、英語、數學、音樂,練書法、寫詩文。

在與孩子們身處兩地時,近代史上的大人物們普遍採用家書的形式來落實言傳,著名的家書有《張之洞家書》、《梁啟超家書》、《胡適家書》、《傅雷家書》、《袁世凱家書》等等。這些家書不僅包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智慧,也是鏈接親情的重要媒介。平時在子女面前不苟言笑的曾國藩和胡適,在家書中體現出舐犢情深、溫情脈脈的一面。

喬·肯尼迪強調競爭意識,將家庭變成了美國版的英國伊頓公學。每天家庭晚餐,父母入座後,站立著的九個孩子逐一彙報自己當天的活動,回答父親的提問。他在餐廳的牆上掛了一幅世界地圖,隨時告訴孩子們國際政治動態,以及他正在做的工作。透過這些日常交流,他向孩子們灌輸家族的宏大目標。

喬做思想工作的方式十分簡單,他告誡孩子們:“你可以認真地或者隨性地選擇自己的生活,不管做什麼選擇,你都是我愛的孩子。但你必須知道,如果你選擇後者,那麼我沒有多少時間花在你身上。家裡這麼多孩子,他們會比你更值得我去關心。”

喬的夫人羅斯,一方面對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關懷備至,為每個孩子建立詳細的醫療檔案,另一方面,為了培養孩子們理性、剋制的性格,她很少對孩子們表現出態度上的親暱。

中美比較(3):財富觀念與財富傳承機制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的這一幅對聯流傳至今,但是迄今為止國人認可者眾多、踐行者寥寥。

農耕文明時代的中國社會注重血緣關係,人際關係從家人、族人、鄉鄰等等由近及遠,在財富觀念上有兩大特徵:其一,財富一定傳給後代;其二,富不露財。富人的義舉,侷限於災年為救濟饑民施粥等臨時性的小規模慈善。

華人社會的家族遺產爭奪屢見不鮮,甚至鬧到對簿公堂,典型的例子有大陸的齊白石和侯耀文、香港的龔如心和霍英東、臺灣的王永慶等家族。相比之下,美國的肯尼迪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名門望族鮮有後代因遺產分配而內鬥的醜聞。

喬·肯尼迪嚴格控制子女的零花錢。出現計劃外支出或者想提高零花錢,孩子們必須寫一份格式嚴謹、理由充分的申請書。

財富傳承,僅靠理念教育是不夠的。西方人認為人有原罪,家族傳承更加依賴制度設計,也即建立信託基金。喬為家族的每一位後代設立了龐大的基金,用於發展自己的事業。但是,他們想做的事情必須得到他的同意。

在財富觀念上,老約翰比喬走的更遠。他曾說:“財富是上帝的,而我們只是管家。”基於“財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的信念,他不僅自己生活極其簡樸,也時刻給子女們灌輸崇尚節儉、樂善好施的價值觀。他與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一同開創了美國富豪捐出絕大多數財產的先例。這一理念影響著美國一代代的富豪們,包括當今的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除美國之外接受洛克菲勒家族捐款最多的國家。

自第二代起,洛克菲勒家族也確立了信託形式的財富傳承機制。在這種機制下,遺產始終是一個整體,家族企業不會因為分家而縮小或終止,同時既保證了家族成員都能享受基本的生活,也避免了過度奢侈,更不可能為爭奪遺產發生內鬥。

老約翰打破了家族企業“子承父業”的傳統,退休時將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這種做法有助於家族企業的基業長青。

總結:


中美家族傳承比較研究:曾國藩家族PK肯尼迪家族

曾國藩家族和肯尼迪家族,無不將子女的前途視作自身價值的最高體現。無論鄉紳難民還是達官巨賈,無論言傳還是身教,兩個家族一代代在子女的教育上都殫精竭慮,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

價值觀是人生的指南針,價值觀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恪守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家長以身作則,是家族傳承的核心要素。

延續多少代輝煌、出了多少大人物,固然是判斷一個家族是否成功傳承的重要標準。但是,成功傳承的核心判斷標準是,家族是否出了敗家子。

崇尚節儉、樂善好施,建立信託制度,擯棄“子承父業”,這是洛克菲勒家族富過六代的秘訣,為中國當代精英們的財富傳承提供了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