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請“客”自來!朱健“四不兩直”突訪貧困戶 開出“脫貧清單”

“老鄉好啊,吃過飯了嗎?”3月13日,臨近中午,正忙著砌木炭窯的衡陽縣岣嶁鄉環洞村貧困戶楊四清家屋場裡來了位主動打招呼的“客人”。在“客人”作自我介紹後,楊四清才知道竟然是到任衡陽不足一個月的新任代理市長朱健。

在全市2020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動員大會召開後的第一天,處理完公務活動,衡陽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朱健輕車簡從,以不打招呼、不發通知的方式,直奔環洞村,實地瞭解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

在楊四清家開的便民店裡,朱健跟正在抱外孫的楊妻拉起了家常:“最近生意好不好呢?來買東西的人多不多?”說明來意後,他關切地詢問家裡致貧原因,詳細瞭解收入來源、駐村工作隊的工作情況,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早日致富。臨走時還不忘留下幾個隨身攜帶的口罩,叮囑他們出去進貨記得戴上。

來到貧困戶楊水清家時已經是午飯時間,朱健直接走進廚房,看到老人家正將熱氣騰騰的臘魚裝進碗裡,誇讚廚房衛生條件好,手藝也很厲害。來到堂屋,水蒸蛋、油豆腐、臘肉、青菜已經擺上桌,朱健掂起那瓶自釀的米酒,笑著對大夥說:“有魚有菜,還配點酒,這樣的生活很美好。”楊水清樂呵呵地邀請道:“生活確實是越過越好了,領導今天來了就在我家一塊兒吃個飯吧。”

“今天沒有提前報餐,下次我還會再來。”拱手謝絕了大家的好意,朱健一行掉轉車頭折回了村部,察看了村幹部的辦公和生活條件。得知市林業局的油茶技術人員剛剛離開去了鄉政府,朱健沒有同意鄉黨委書記趕來陪同的請求,而是主動要求去鄉里蹭個飯。

在岣嶁鄉機關食堂裡,朱健利用工作午餐的時間,與臨時趕來的駐村工作隊長、鄉村幹部代表算起了“經濟賬”。如何在常規的種養殖項目上做文章?如何破解油茶產業項目資金短缺、投資週期長的難題?朱健指出,要善於用工業思維發展現代農業,推動傳統農業向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經營轉變。要嘗試採取按需定製的產銷模式,提高種養殖產品的附加值,要以油茶精深加工為主導方向,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者;同時,要立足現有的生態資源,挖掘當地的文化元素,開發更多的文旅產品,以文旅互動、農旅結合發展鄉村旅遊,為鄉村產業發展助力。一席話盡,聽得大夥頻頻點頭、躍躍欲試,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臉上洋溢著欣喜的笑容。朱健和岣嶁鄉的黨委書記、鄉長,環洞村村支書粟餘糧及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康利榮相約,兩週以後邀請他們到市政府,就發展種植、拓展養殖、鞏固光伏發電,以及開闢鄉村旅遊等進一步細化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