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客”自来!朱健“四不两直”突访贫困户 开出“脱贫清单”

“老乡好啊,吃过饭了吗?”3月13日,临近中午,正忙着砌木炭窑的衡阳县岣嵝乡环洞村贫困户杨四清家屋场里来了位主动打招呼的“客人”。在“客人”作自我介绍后,杨四清才知道竟然是到任衡阳不足一个月的新任代理市长朱健。

在全市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召开后的第一天,处理完公务活动,衡阳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朱健轻车简从,以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的方式,直奔环洞村,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

在杨四清家开的便民店里,朱健跟正在抱外孙的杨妻拉起了家常:“最近生意好不好呢?来买东西的人多不多?”说明来意后,他关切地询问家里致贫原因,详细了解收入来源、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情况,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早日致富。临走时还不忘留下几个随身携带的口罩,叮嘱他们出去进货记得戴上。

来到贫困户杨水清家时已经是午饭时间,朱健直接走进厨房,看到老人家正将热气腾腾的腊鱼装进碗里,夸赞厨房卫生条件好,手艺也很厉害。来到堂屋,水蒸蛋、油豆腐、腊肉、青菜已经摆上桌,朱健掂起那瓶自酿的米酒,笑着对大伙说:“有鱼有菜,还配点酒,这样的生活很美好。”杨水清乐呵呵地邀请道:“生活确实是越过越好了,领导今天来了就在我家一块儿吃个饭吧。”

“今天没有提前报餐,下次我还会再来。”拱手谢绝了大家的好意,朱健一行掉转车头折回了村部,察看了村干部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得知市林业局的油茶技术人员刚刚离开去了乡政府,朱健没有同意乡党委书记赶来陪同的请求,而是主动要求去乡里蹭个饭。

在岣嵝乡机关食堂里,朱健利用工作午餐的时间,与临时赶来的驻村工作队长、乡村干部代表算起了“经济账”。如何在常规的种养殖项目上做文章?如何破解油茶产业项目资金短缺、投资周期长的难题?朱健指出,要善于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转变。要尝试采取按需定制的产销模式,提高种养殖产品的附加值,要以油茶精深加工为主导方向,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同时,要立足现有的生态资源,挖掘当地的文化元素,开发更多的文旅产品,以文旅互动、农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一席话尽,听得大伙频频点头、跃跃欲试,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朱健和岣嵝乡的党委书记、乡长,环洞村村支书粟余粮及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康利荣相约,两周以后邀请他们到市政府,就发展种植、拓展养殖、巩固光伏发电,以及开辟乡村旅游等进一步细化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