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秋思》中“昏鴉”指的是什麼情況?

Cherishmily


問題:《天淨沙,秋思》中“昏鴉”指的是什麼情況?


前言

昏鴉,是指黃昏時的烏鴉。《天淨沙·秋思》中非常注意意象的選擇,昏鴉就是一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作者選擇詩料的良苦用心。

一、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的這首曲子的題目叫《秋思》,明顯是一篇悲秋的作品。

主題是悲秋,那麼相應的意象就是必須符合這個立意。我們看看馬致遠是如何選擇物象並修飾的。

二、偏正詞組的修飾語和中心語

這首曲子前三句都是名詞的組合,其中的名詞幾乎都是偏正詞組, 第一、三句中的意象選擇要特別注意。

中心語是物象:藤、樹、鴉、道、風、馬。

修飾語代表感情:枯、老、昏、古、西、瘦。可以看出修飾語都是作者精挑細選的。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修飾語的選擇更能突出秋天的肅殺和淒涼。包括後面兩句中的夕--陽、斷腸--人,同樣讓讀者感受道秋天裡行者的悲秋情緒。

三、修飾語會改變整首詞的感情色彩

《詩品》雲:

“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

物要感人,一定要注意對於物的修飾。可能馬致遠眼前真是枯藤、西風、瘦馬,也可能未必是枯藤,馬也未必真得瘦,但是經過詩人的加工以後,就帶有了詩人自己內心的感情。

假如我們換一下每個詞組的修飾語,還用相同的物象,就會有有不同的感情氛圍:

野藤碧樹閒鴉,竹橋流水村家,古道和風繫馬。斜陽柳下,酒邊人笑生涯。

結束語

昏鴉和其他的名詞詞組一樣,都是作者選出帶有感情色彩的意象。 作品創作之前,先立意,再選擇意象,進行修飾和組合,用以表達主題。

當然也有人觸景生情後先有句,然後在立意的情況。

總之,選擇意象一定要和主題相符,好比參加婚禮要穿婚紗,參加游泳比賽要穿泳衣是一個道理。婚紗美不美就看設計師的能力了。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昏鴉”,這是元曲四大家之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裡的一詞。三幅場景,道盡惆悵: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譯成白話:暮色將臨,烏鴉歸巢,立於枯藤老樹之上,幾聲哀鳴。小橋流水潺潺,幾戶人家,形單寂寥。遠處古道,西風正烈,戰士騎著瘦馬艱行。在這夕陽西下的秋日,思念著遠在天涯的人兒,怎不肝腸寸斷、傷心欲絕?

昏鴉:黃昏歸巢的烏鴉。





紫旭生1999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天淨沙.秋思這首詩的內容吧。

《天淨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翻譯下就是,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寒的夜色裡,只有斷腸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這首詩雖然只有二十八個字,卻描繪出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陽圖。並傳達出詩人一個人旅居他鄉悽苦的心境。

“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濃郁的秋色之中蘊含著無限淒涼悲苦的情調。昏鴉與枯藤,老樹相結合,烏鴉在古詩詞中往往借物抒情都是唱衰的存在,黃昏的烏鴉,發出一陣陣悲鳴,這不也在暗至作者人到暮年,一事無成,只能棲息枯樹(他鄉,悲憫的生活),來發出對現實生活悲鳴的抗爭。作者悲緒四溢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遊子心。





安妮夜讀


另類解釋《天淨沙.秋思》,純屬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起義來源於曲中“瘦馬”的解釋,瘦馬按照唐朝的解釋可以是青樓女子。

枯藤老樹,大家是不是有這個畫面,將人埋葬在樹下,有個參照物,以便日後尋找。

烏鴉,亡人的象徵。

西風、枯藤,時間應該是秋末冬初。

我認為這首詞應該描寫的是私奔的場景。

青樓女子與愛慕之人產生愛情,兩人不顧一切逃離青樓,共同逃到了這裡,本來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兩人幸福快樂。誰料愛慕之人卻不幸身故,青樓女子只好將他埋葬在一顆老樹下,青樓女子萬分傷心,老樹上爬滿了青藤,女子就陪伴著愛慕之人的墓從青藤由綠變枯,就是烏鴉都在鳴叫,似乎埋怨女子擾亂了它們的生活。女子為了逃避青樓的追捕,只好為愛慕之人守完靈之後,繼續逃亡。沿著荒廢的道路,向西走去,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西風凜冽,太陽又下了山,自己的落腳之地卻茫茫不知何處,相愛的人已經離去,只剩下自己,懷揣著曾經美好的愛情,獨自浪跡天涯。

最後,附這首曲的內容。

天淨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傲虎樓主


《天淨沙,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中的昏鴉,是指秋葉落盡的黃昏,落在老樹上的烏鴉。

該詞表達了作者傷感落寞的心情!

因原作太傷感,中學時我用家鄉的特點模仿一首比較歡快的順口溜:

天淨沙.冬思

暖床熱飯沙發,

寶寺泉河蓮花。

小詩遠方晚霞,

春節到啦,

天涯人不想家。



乘風要上天


《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是元代大戲劇家,散曲家馬致遠的名篇。

譯成白話:

枯藤纏繞的老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

小橋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幾戶人家,

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西邊吹來的蕭瑟的秋風走來一位騎著瘦馬的遊子.

夕陽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歸的斷腸人還遠在天涯.

在這裡的“昏鴉”是指黃昏歸巢的烏鴉。


世界大同張福敏


這是元曲中的名句。元曲四大家之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裡的用詞。三幅場景,道盡惆悵: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成白話:暮色四合的秋日,歸巢的鴉鳥,立於枯藤老樹之上。小橋流水遠去,幾戶人家。遠處古道,西風中戰士騎著瘦馬前行。在這夕陽西下的秋日,思念著遠在天涯的人兒,怎不肝腸寸斷、傷心欲絕?

這既是一幅意境美好的水墨畫,也是斷人愁腸的景色。正所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描寫了作者無限哀愁的心態。


遠山長雲


就是黃昏愛結群、呱噪的烏鴉。


眸子8552


中國詩人對時間和季節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他們賦予了四季以特殊的含義。在中國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對時序的變化有著特別的敏感。通俗來說,就是春女思,秋士悲。春天是萬物萌發的季節,女孩子們可能會從萬紫千紅的春天中,感受到生命的悸動,感受到愛情的催發。而到了秋天,文人主要是男士們,從秋天即將要走向萬物蕭瑟的冬天中,感到生命的有限,所以說他們悲秋。

自從楚辭的大師宋玉開始,悲秋的情緒一直籠罩在中國的古代詩文之中。從宋玉開始,到曹丕,到杜甫、歐陽修等,這些大文學家都寫下了悲秋的詩文。而要說最好的,可以說是元曲的大家號稱是馬神仙的馬致遠,他的天淨沙秋思一出,天下再也無人敢與他爭鋒,雖然馬致遠之後一些曲家,也模仿過的,但是從來就沒有超越過。

我們先來看看馬致遠的這首曲子,然後再來解釋一下,為什麼馬致遠在意象的選擇上,會用昏鴉,或者說用鴉,而不是用其他的鳥,比如說燕子之類的禽類。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曲子的名字是秋思,說的是面對秋天的愁緒。我們說過,秋士悲是中國詩歌的傳統,馬致遠在面對秋天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情緒。但是我們知道,往往生活中我們有相通地情緒,但是作家卻能用我們意想不到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是意象選擇的關鍵之處。

我們來看馬致遠的這首曲子,他基本上是用一種上帝的視角,在客觀地描述秋天的景物。但是我們知道,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筆下的景色都是融入了作者感情的。舉個例子,如果這個題目要是我們現代的作家來寫,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那些主旋律的作家,比如秦朔等,他就不會選擇這樣的意象,而是選擇秋天,天高氣爽、原野、豐收、人們的蓬勃的笑臉等。這就是意象選擇的藝術,這些意象,首先是被作者的情感過濾之後的東西,是沾染了作者情感的東西,它們事實上已經不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的了。

這首曲子用了幾個意象,都是非常冷清的蕭瑟的,連色彩也是冷色調的。比如夕陽西下,比如一頭年老的瘦馬,比如枯藤老樹,比如歸家的寒鴉等。

這些意象毫無違和感地堆積在一起,給我們營造了一段蕭瑟冷清甚至是有些悲傷的天涯遊子的形象。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昏鴉。其實昏鴉就是黃昏歸家回到自己的巢穴的寒鴉。

中國的詩歌中,是非常喜歡用寒鴉來寫詩的。比較有名的是王昌齡的:“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宋朝的宋秦觀《滿庭芳· 山抹微雲》中的也有“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的名句。

在這裡我們要分清楚寒鴉與烏鴉之間的區別。

事實上,寒鴉算得上是中國人的吉祥物。因為它是孝鳥,它懂得反哺,所以又叫慈烏,它比我們平時所說的烏鴉要小一些,判別是寒鴉還是烏鴉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看體型,不過這個有點不靠譜。二是看它的醉。寒鴉的醉是比較尖的,比較細,而烏鴉的嘴是比較大而粗的。

烏鴉在我們看來,是不祥之兆,但是寒鴉卻是好鳥。是富貴之鳥。古人將烏之飛來,視為祥瑞。成語“愛屋及烏” 就是這個意思。

由此,我們知道,馬致遠筆下的昏鴉,大概率是寒鴉,而不是烏鴉。


好玩的國學


“昏鴉”指的是黃昏歸巢的烏鴉。

這一句描寫的是望秋野悲涼氣氛。“枯藤老樹昏鴉”,荒涼凋謝的蒿草,孤枯敗落的藤枝,蔓纏在飽經滄桑的老樹上,,時不交運的“昏鴉”,呱呱呱,聲聲催, 人心魄,把秋日黃昏的氛圍一下子 捲入落魄流浪人的心裡.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這是作者悲苦與無奈的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