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生活體驗上最大的特點分別是什麼?

北京:

風大,氣候偏幹,實際霧霾並沒有想象中嚴重。

外來食物中有很多好吃的。烤鴨特別好吃,但是其他本土小吃中像什麼滷煮火燒,豆汁就有些一言難盡了。

遍地護國寺小吃,難吃的千篇一律,勝在價位相對便宜。慶豐包子,不難吃。最不能忍的是宮保雞丁這種經典川菜,做的和糖醋里脊一個味道,甜的齁人。

普通聚餐人均140的樣子,有點小貴。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生活體驗上最大的特點分別是什麼?

北京的區也是有三六九等,海淀東西城是北京的精華。海淀區集中了國內頂尖人才的半壁江山。北漂的高科技人才租房多居住在回龍觀附近。

二環之內由於限高除了景點之外很多老舊平房,沒有大城市的感覺。觀感上反倒是三環四環附近發展的最好。地標建築遍地。

很多天橋和立交橋,環城馬路很繞,但是可以分得清東南西北,唯一一個上下公交車都要刷卡的城市。司機很野,撞死人不怕賠錢的那種野。

有自動扶梯的地方,行人會自覺靠右行,左邊會讓給有急事的人。

蒼蠅館子幾乎絕跡了,甚至三環內有的地方,連便利店都很難找的到。

理髮正常價位40左右,座標東西城區的普通理髮店。

定居北京的上班族,通勤時間兩個小時以上太正常不過了。工作地點二環內,家在通州、順義、大興等,這是基本操作。

深藏不漏的人很多,關係網錯綜複雜,無論是滴滴司機、外賣小哥還是飯堂阿姨,更不用說事業單位裡,有很多偽裝成勞動人民的權貴。

北京人很自信,從骨子裡散發的自信,也有自信的資本。

上海:

氣候適中,偶有颱風,經常下雨,從九月到現在已經很久沒下雨了。

沿海城市的缺點是,出門必須帶傘,看天氣預報都沒用。

大街上最多的店是千里香混沌,沙縣小吃,牛肉麵館,小館子都是快節奏的飲食,和這座城市的氣質十分吻合。背靠江浙的淮揚菜系,飲食還算豐富,生煎包有些油膩,蔥油麵性價比很高,這邊特別喜歡食物裡面放糖,山東的雜糧煎餅都是用很甜的麵醬改良過的。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生活體驗上最大的特點分別是什麼?

上海相對北京來說,更有大城市的氣質,幾乎沒有城中村。路沒有那麼繞,但是就是會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天橋很少。

地址號碼不叫多少"號",叫"弄",我去過的杭州也是這樣,華東地區都這樣嗎?

每條路取名過於隨意,基本就是國內省份城市名的集合。公交站名很多都是xx路xx路表示兩條路交叉路口,坐公交容易分不清站。

旅遊地點很少,多是一些現代化的設施,比如科技館、迪士尼、海洋館。

理髮特別便宜,20左右。座標閘北,靠近上大那邊。

上海一定是中國大陸國際化做的最好的城市,沒有之一。從南京路的建築風格,還有美團上的各國風情的餐飲店都能略窺一二,畢竟曾經是租界。

上海話是真聽不懂。上海老年人比例是一線中最高的,比很多二線城市還高。上海大爺大媽喜歡斤斤計較,很容易和服務員在公眾消費場合吵起來,說話腔調陰陽怪氣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排外?

廣州:

氣候潮溼,空氣好,蟑螂十分肥美。

甜品種類花裡胡哨,雙皮奶,薄撐,楊枝甘露都十分好吃。腸粉、艇仔粥、缽仔糕也都很好吃,蛋黃肉粽太膩了吃不下一個,雲吞麵裡的雲吞好吃麵味道寡淡了點,總之小吃美食特別多。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生活體驗上最大的特點分別是什麼?

雞鴨豬牛的五臟六腑,廣東人口味清淡卻好重口,我一個北方人實在吃不下去水煮的內臟,有點腥還沒味兒。但是特別喜歡烤生蠔和蒸扇貝,十塊錢5個,太便宜了。

有很多小區裡都有泳池,這是一大亮點。

很多破落的城中村,老城區實在是破了點,小巷子特別多,自行車很野。

珠江新城還是很大氣的。

沒在廣州剪過頭髮。

街上很多批發零售店,輕工業商品諸如服裝、藥材、小物件之類的,又便宜又齊全。輕工業品貿易發達,這是廣州作為一線城市的資本。

最有煙火氣的一線城市,氛圍相對其他三個是最安逸的。

深圳:

氣候同廣州,蟑螂同樣肥美。

湖南人特別多,菜館基本都是湘菜,反倒粵菜很少。當地幾乎沒有本土特色飲食。就連小吃街都是全國各地的美食東拼西湊出來的。

旅遊景點乏善可陳。

年輕人比例特別高,平均素質最高的城市。司機自覺禮讓行人。去小超市買東西,去小館子吃飯,老闆會說聲謝謝,很暖。

辦事效率極高,我曾經去派出所辦理手續,到那兒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擱別的城市都是請君下午上班再來,深圳就能半個小時內給你辦好。

在城中村剪頭髮,一次30左右,但是洗和剪是分開收費的,這是我去過的城市裡獨一份。座標坂田區城中村附近。

然而從飲食、旅遊資源、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各方面都顯示這裡是文化荒漠。

福田那邊高樓林立,南山那邊很多科技產業園,菊廠在坂田佔了相當大的一塊地。

一座沒有感情的城市,很像一個大號的工廠,改革高地,科技中心掩蓋不了空洞的本質。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生活體驗上最大的特點分別是什麼?

敢為天下先是深圳立市的根本,但是這種氣質在逐漸消失。

擁有和北上一個等級的房價,卻沒有同樣配套的資源。希望深圳能趁著香港的衰退,承接香港的職能,迎來一波新的發展。

以下排名是個人觀感,有爭議,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

排名爭議太大,已刪除,不能誤導別人。

關於理髮價格,每個區差別巨大,我把我經常光顧的位置大致描述了一下。

每個城市都有優缺點,主要還是看個人更看重哪一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