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康熙年間就發明了28連發的“機關槍”,為何反被流放寧古塔?

戴梓應該說是一個多才多藝,文理兼通的人才,他出生在明朝末年1649年,擅長詩書繪畫,精通兵法和機器製造,善於製造各類火器,是明末清初的兵器製造專家。

戴梓康熙年間就發明了28連發的“機關槍”,為何反被流放寧古塔?


1674年,耿精忠反清,康熙派遣康親王傑書帥兵前往福建和浙江討伐,此時戴梓隨徵。戴梓在軍中和康親王傑書深入研究敵情,戴梓把敵我雙方的情況分析的絲絲入扣,令康親王十分看重他。在軍中戴梓還發揮自己的機械製造的特長,向康親王進獻了連珠火銃。這就是題目中所提到的28連發“機關槍”。

這裡暫且放一放,後面再說。經過六年的艱苦征戰,康親王平定了耿精忠叛亂。於是奏凱班師,康熙皇帝召見了戴梓,對他的才幹人品很是重視,於是授其翰林院侍講官職,入南書房,並命他參與纂修《律呂正義》。到這個時候,戴梓幾乎就達到了人生的頂峰了,這中間可能就會隱藏這一些危險和暗礁。但是從小在官僚家庭長大,熱愛科學和機械的戴梓並沒有對這些危險有所警惕。

這個時候,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已經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視和信任,為了打擊各種敵人,康熙皇帝開始大力鑄造各種火炮,而南懷仁就是這方面的高手,他於1674-1676年間,先後製造輕巧木炮及紅衣銅炮共132門,1681年及之後鑄成神威將軍炮240門、紅衣大炮53門、武成永固大將軍炮61門、神功將軍炮80門。

這使的南懷仁目空四海,他對康熙皇帝說,比利時發明了一種沖天炮,這種大炮只有比利時人能造出來,於是康熙令其製造。結果這傢伙花了一年多時間都沒造出來,這樣一個製造了大量大炮的武器專家都沒有造出來,簡直太沒面子了。

戴梓康熙年間就發明了28連發的“機關槍”,為何反被流放寧古塔?


性情耿直的戴梓對南懷仁的做法很不以為然,於是就開始造這種所謂的“只有比利時人”能造出來的大炮,歷時8天戴梓就造好了“沖天炮”。

康熙皇帝大喜,帶領群臣到大炮現場參觀,並當場試射,果然威力無窮,而且彈無虛發。康熙大喜過望,將大炮命名為“威遠大將軍”,下令將製造者的名字鐫刻在大炮炮身上,以示表彰。

這樣一來,南懷仁就更加沒臉見人了。他的牛皮被戴梓輕易地戳破了,哪還有臉再以不可一世的姿態凌駕於國人之上。1686年,荷蘭使臣來訪,獻上禮品“蟠腸鳥槍”,目的是要炫耀一下荷蘭的武器製造水平和工業生產能力。

康熙下令戴梓仿製一批。戴梓迅速完成了仿製任務,在荷蘭使者離開時,康熙將10支仿製的蟠腸鳥槍回贈他們,令荷蘭使者大吃一驚。這些事情都是一些讓南懷仁很難堪的事情。

戴梓康熙年間就發明了28連發的“機關槍”,為何反被流放寧古塔?


其實戴梓只是完成自己的任務,但是事實上有以己之長形人之短的嫌疑,南懷仁就把這些事情當作是戴梓對他的羞辱。於是他就到處挑戴梓的毛病,終於和張獻忠的養子降將陳弘勳勾結,給戴梓扣了一頂“勾結東洋”的帽子,被康熙皇帝革職發配盛京,從此以後戴梓在東北的瀋陽生活了三十年,整個過程生活極為艱苦,經常以賣字畫為生。

最後再說一句因為這個28響“機關槍”被流放寧古塔的事,有一種說法,他並沒有把這種武器獻給軍隊,因為他做了一個夢,夢裡神人告訴他,如果把這種殺人利器給軍隊,他的子孫後代都會死,所以他沒有獻,不過他製造的沖天炮倒是在平定噶爾丹的戰爭中立了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