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交通為春收春耕“開綠燈”

3月13日,看著又一車新鮮的紐荷爾臍橙發往武漢,湖北省秭歸縣七公主果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付玉軍滿臉笑容地說:“最近平均每天出售2萬件秭歸臍橙,今天光9.6米長的大貨車就發了5車,果農們的收益有了保障。”

“45斤早稻種子、5袋複合肥已到位,我的5畝地春耕有保障了。”看著一袋袋種子、化肥從車上搬進自家庫房,京山市錢場鎮洪廟村村民王落平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朱漢橋說:“從應急人員物資綠色通道的暢通無阻,到將茶葉、農業生產資料等納入綠色通道優先保障,從調配公交車運送生活物資進小區,到無接觸式配送在全省推廣,從一手抓緊抓牢疫情防控工作,到一手抓好復工復產、助力增加農民收入,都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和脫貧攻堅戰,發揮了交通運輸保障的先行官作用。”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在加大疫情防控力度,確保公路水路安全暢通、確保應急物資快速運輸的同時,超前謀劃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運輸保障,主動下好“先手棋”。

茶產業是湖北省貧困山區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春茶是茶企和茶農收入的重頭,直接關係到500萬農戶的脫貧增收。

3月5日,初春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處處茶園生機盎然,春茶如期開園採摘。採花鄉黨委書記陸洪波介紹,縣交通運輸部門特事特辦,開闢“綠色通道”,6家茶企復工復產,“無接觸”收購茶葉的車輛有序通行,保障了茶農穩產增收,確保防控不松,生產不誤。

農業時不我待,交通提前謀劃。結合今年疫情、天氣和春茶生長的實際情況,湖北於2月底提前下發通知,將茶葉及其包裝、托盤相關物資納入防疫期間重要生活物資保供範圍,對相關運輸車輛執行“綠色通道”政策,解決茶葉在省內運輸問題,積極為春茶生產創造有利條件。非常時期,英山、宣恩、五峰等茶葉主產區不斷創新,藉助茶葉納入綠色通道等優勢,通過業態創新延伸茶產業的產業鏈。

物流保障是民生保障中的重要一環,物流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疫情來襲交通管制,外地客商進不來,物流運輸車輛出不去,被“捆住雙腳”的湖北農特產品動彈不得,群眾心急如焚。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全力打通省內外城市、鄉村物流運輸“毛細血管”,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綠色通道始終暢通。

在嚴控人員流動的前提下,圍繞打通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梗阻,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採取了一些關鍵措施暢通“綠色通道”:將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納入省指揮部交通保障組線上通行審批的保障範圍,憑驗證碼口令在線申領,憑電子通行證(含二維碼)省內通行;確需跨省運輸協調服務的,由各市、縣指揮部上報運輸需求,由省指揮部交通保障專班受理並做好協調工作;優先保障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調運。對仔畜雛禽、水產魚苗、存塘魚、積壓鮮蛋、春防疫苗等在急的調運需求,加強督辦服務,優先予以保障,特別是對需要從省外調運春防疫苗的,要及時協調保障。從接訂單到送貨上門,與經銷商都是通過電話或微信線上聯繫,配送過程中,有專人對運輸車輛進行消毒處理。

城市按下“暫停鍵”,關乎國計民生、物資供應的企業卻停不得。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統籌解決物流運輸難題,暢通市縣鄉村“綠色通道”,加大農產品外銷的力度。

為保障小龍蝦等水產品的生產運輸,2月25日潛江市潛網小龍蝦交易中心部分復工,潛江交通部門優先保障龍蝦收購車輛通行,並協調開通了杭州、紹興、寧波等統一外運的綠色通道線路,解決了龍蝦銷售難題,增加了蝦農收入。

針對小區封閉管理生活物資配送難題,武漢、宜昌、十堰、襄陽等地交通運輸部門,迅速調配停運的公交車等全力保障運輸,既解除了村民們的種種擔憂,又讓“無接觸配送”逐步推廣。

交通物流行業專家指出,“送貨不見面、取貨不見人”的“無接觸式配送”服務,已得到廣大農戶的支持和認可。疫情防控期間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需求,既檢驗了遍佈城鄉的湖北交通農村物流網絡的建設成果,又為今後城鄉物流體系建設指明瞭方向。

(記者李桓 通訊員潘慶芳 編審李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