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1999年,由彼得·威爾導演,

金·凱瑞主演的《楚門的世界》獲得了第71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第56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上映期間全球票房近一億二千萬美元,是一部經典的黑色喜劇。

導演彼得·威爾最大的特點是反好萊塢式的誇張和戲劇化,熱衷於探索人類行為,從邊緣去批判西方價值,製造個體與制度之間的矛盾。無論是他熱衷的驚悚、冒險片《證人》、《死亡詩社》、《無畏》,還是戰爭片《危險年代》、《怒海爭鋒》,其極具內涵。

《楚門的世界》採用創意的劇情設定,同時注入了很濃的象徵成分,講述了一個娛樂大眾時代的黑色成人童話。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娛樂時代的虛幻成長環境

《楚門的世界》裡,楚門是奧姆尼康電視製作公司收養的一名嬰兒,他被刻意培養成了紀實性肥皂劇《楚門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全世界的觀眾都“見證”了他的成長、成人、成家——只有他對這一切一無所知。

楚門生活的地方是一座巨大的攝影棚,被叫桃源島的小城。他的生活中的每一秒鐘都有上千部攝像機在對著他,身邊包括妻子和朋友在內的所有人都是演員,時不時地對著鏡頭說莫名其妙的廣告。為了不讓他離開桃源島,節目組設置了父親落水身亡、飛機失事等橋段,觀看這場真人秀成為許多人空閒時期的選擇,並熱衷對楚門的未來進行各種揣測。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黑色喜劇的誕生,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大眾娛樂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但譬如尼爾·波茲曼這樣的批判家對於主流媒介的變革對大眾以及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產生了擔憂。《娛樂至死》中就提到:電視的本質是娛樂的,連新聞都呈現了娛樂而不是信息,這本身就是一種矇蔽。人們有一種大量獲得信息的錯覺,讓他們連判別何為有效信息的能力都失去了。

因為節目組的失誤,楚門已經“身亡”的父親再次出現,雖然所有人都說是幻覺,但敦厚的他開始察覺不對勁,並想起中學時期一見鍾情的女孩,施維亞。因為同情,她給了楚門一些善意的暗示,自己被強行帶離片場。而在楚門第一次想要和妻子攢錢出“桃源島”以外的地方旅行的時候,妻子企圖用房貸、車貸、生兒育女綁住他——是不是很貼近生活?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黑色幽默將悲劇內容和喜劇形式交織、混雜,表現世界的荒誕、社會對人的異化、理性原則破滅後的惶惑、自我掙扎的徒勞,是其中心內容。楚門的生活被人窺視著,儘管發生意外時劇組人員的手忙腳亂看上去可笑,但也更顯得惟利是圖、踐踏人權的媒體的可惡。

楚門成了大眾娛樂工業的“犧牲品”,失去隱私和自由,但並不意味著要坐以待斃。

他從雜誌上撕下模特的五官,想要拼湊出施維亞的模樣,也是從這裡開始,他主動去發現身邊的不對勁:路上每天行走的人和車都是相同的,自稱是醫生並每天都去醫院工作的妻子竟然只是假裝做手術,他工作的公司每一個人都在他出現後才開始真正的工作……楚門懷疑起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油然而生。他第二次強烈地想要逃離這個世界,導演卻安排“失憶”的父親回來,企圖用孝道“治癒”他的心理,從而令他放棄出逃的念頭 。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鬼才導演與天才演員創作的經典

《楚門的世界》裡,最經典的一幕應該是他躲過攝像頭的監控,克服對水的恐懼,從海上離開這座小城。當時導演開啟了風暴模式,想要阻攔楚門,他卻將身體綁在船上,毫不畏懼死亡。所有的觀眾屏息見證他的“探險活動 ”,收視率達到高潮,在戰勝了“命運”的安排,來到盡頭——攝影棚的邊緣的時候,道具組也忍不住為他撒下一縷陽光。

最後觀眾為楚門出了桃源島而歡呼,但當初導演組成功用楚門父親的死而復生來攔住楚門想要逃離時得到的一樣是歡呼。歡呼過後觀眾開始若無其事地調臺,就如魯迅說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你的人生可能只是別人的談資。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最後,導演對楚門坦白一切,告訴他外面的世界也一樣虛假,在這裡起碼還是個超級明星,想讓他妥協。誰知楚門說,你沒法在我的腦子裡裝一個攝像機,假如再也碰不見你,希望你早安、午安、晚安。原本只是一部平淡的黑色喜劇故事,但在結尾,彼得·威爾用“自我意識”的反擊將電影拔高,有力地批判了“媒體萬能”的價值觀。

籌備初期,這部電影的編劇尼科爾完成的劇本比展示出來的效果更加陰暗,讓人倍感壓抑,而彼得·威爾導演更希望它偏向喜劇一點,於是進行了至少16次的修改。因為他本人在電影業向來有"深層刻劃人類內心活動"的美譽,擅長將視野放在底層人物身上,把社會矛盾與人性需求的衝突放大。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金·凱瑞是著名的喜劇演員,《楚門的世界》之前他的作品裡的表演都極具張力,且肢體語言古靈精怪。不過這部電影似乎是他的轉型之作,他不再滿足於將幽默付諸表面的演繹,一改之前的誇張,用獨有的面部表情融入表演之中,將一個終身被人擺佈的小人物蒙上喜劇的外套,又無時無刻展現悲劇色彩——堪稱驚豔。

一個鬼才導演,一個喜劇天才,把《楚門的世界》裡,那種戲謔、批判展現得淋漓盡致,成就這一經典電影。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細節之處的“隱喻”象徵

逃不出去的空間就成為了《楚門的世界》,“隱喻”是支撐整部電影的重要元素。

彼得·威爾是用1.66:1的格式拍攝這部電影的,這樣做是為了讓影片看起來更像電視節目。為了提高收視率,劇組製造了楚門人生中的“爆點”,出生時刻、邂逅時刻、叛逆時刻;觀眾們和楚門一起經歷著成長的歷程,離開楚門,他們的生活將無以為繼——諷刺了“娛樂至上”時期,媒介與個人之間邊界日益模糊,最終媒介操縱了人的喜怒哀樂。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楚門和妻子談論起自己身邊的異樣時,說“我可能受到別人操縱。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好像一生都身不由己。”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按部就班地生活著,接受這個社會對“成功”的衡量,妥協於生存壓力,在印刷業盛行的時候相信報紙,在影視行業發達的時候沉迷娛樂,在互聯網遍及生活的時候淹沒在各式各樣的信息裡……

就像楚門想離開桃源島,但全世界都在告訴他飛機票賣光了、路上正堵車、火山噴發、核電站洩漏一樣,你想成為自己,就會有各種規則告訴你:這條路行不通,你會一事不成,你會因此失去現在擁有的東西。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楚門在看結婚照時發現了他的新娘正在做一個食指、中指交叉的動作,對於基督教徒來說,這樣的動作表示求神保佑、希望減輕說謊的罪過。從此,楚門開始注意一切異常現象。以神明來彰顯對謊言的負擔,卻陰差陽錯揭露了自己的罪行,不知是不是一種諷刺。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楚門實在懷念初戀時,會將珍藏的她的毛衣拿出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就穿著這件毛衣,上面有一個徽章,印著一段字,大致的意思是“這一切何時才能結束”。聯合她對楚門急切的提醒,說明在一般看客裡,還是有真正關心他的人存在的。而正是再次看著這枚徽章,讓楚門起了反抗之心——

它是貫穿始終的旗幟,指引著楚門的前行路,也是他精神的執著。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楚門的帆船名叫“聖瑪利亞”號,跟哥倫布船隊的一艘船同名,而影片的開頭,小時候上課他就曾經說過自己的夢想是探索這個世界。當他乘風破浪地向前出發,高喊“要想阻攔我,只有殺了我!”時,導演知道無力阻止,一切歸於平靜,新世界大大門打開——這艘船告訴我們每個時代都有控制你意識的東西,但只有內在的信念永遠不會被動搖,只要你敢踏出第一步。

豆瓣9.3分《楚門的世界》:一場真人秀成就的經典黑色喜劇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怎麼辦?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有侷限性的, 但所有的喜怒哀樂,成功失敗都需要自己親自經歷一遍,方能體會到“自我”的真諦,畢竟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