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礎課目訓練


第三章 基礎課目訓練

基礎課目訓練的目的是在於進一步加強犬與訓練員的親和關係,培養犬良好的服從性和一定的能力,並藉此平衡犬的神經活動過程及其相互轉換的靈活性,以奠定應用訓練和值勤的基礎。

第一節 坐下

目的:使犬依令坐下為其他科目奠定基礎。

要求:姿勢端正,動作迅速,自然。

口令:“坐”

手勢:左側坐:以左手輕拍左腿上部。

正而坐:右大臂向右平伸,小臂垂直向上,手心向前。

一、訓練方法

1、在給食或散放時,犬在訓練員左側,右手拿食物在犬的上方引誘,使犬對食物產生高度興奮。犬為了獲得食物抬頭跳躍不止,後退因承受全身體重,臀部便宜著地,訓練員乘機發出口令、手勢另犬坐下,當犬坐下後,馬上用“好”的口令和食物獎勵。訓練正面坐時把犬栓好,用同樣的方法即可。

2、置犬於訓練員左側,下達“坐”的口令,同時右手持犬的脖套上提,左手按壓犬的腰角,當犬被迫做出坐下的動作時,應立即給予獎勵。

3、置犬於正前方,下達“坐”的口令,同時右手持牽引帶上提犬的頸部,同時做手勢狀,令犬坐下,當犬坐下時給予獎勵,反覆訓練至犬對正面坐下的口令、手勢形成條件反射,然後脫去牽引帶,逐步延長距離至五十米開外能聽到口令即坐為止。

4、平時管理中,看到犬有坐的表現時,乘機發出“坐”的口令和手勢,犬坐下後,立即給予獎勵。

二、常見的毛病的糾正方法

1、犬躺坐或臀部歪斜。糾正方法:一是令犬重坐;二是用手扶正其歪斜部位;必要是可用手擊其歪斜部位,動作糾正後即給獎勵。

2、犬後腿外伸。可用坐腳尖碰觸犬的右後退,使之內收,以左手將犬左腿扶正。嚴重的可讓犬靠牆坐,訓練員以左腳阻擋犬的右後腿,防止外伸,犬能坐正,即給獎勵。

3、坐時臀部向內或向外。可用手將犬身移正,靠攏後給予獎勵;如果科目尚未成熟,可用牽引帶約束或另犬重做,動作正確時給予獎勵,病加以撫拍。注意不要固定一側給獎食。

4、坐下後倒臥。因犬疲勞所致,應適當休息;如系坐下與臥下形成不良聯繫所致,應將兩科目分開訓練。

第二節 隨行

目的:培養犬靠於訓練員左側並排前進的能力。

要求:犬的前胛與訓練員坐腿並齊,距離十至二十公分。

口令:“靠”“快”“慢”。

手勢:左手輕拍左腿。

一、訓練方法

1、散放時,左手反握牽引帶,將牽引帶收短,發出“靠”的口令,另犬在人的左側行進。

2、喂犬時,置犬於訓練員的左側,右手持食物,左手持牽引帶,發出“靠”的口令,誘導犬並排前進。犬依令保持較正確的姿勢時,給予食物獎勵。

3、利用牆、溝、坎等進行隨行訓練。置犬與人和上述地物之間,將牽引帶收短,下達“靠”的口令令犬並排前行。如犬超前就下“慢”的口令,犬落後就下“快”的口令,同時利用牽引帶及地物來糾正犬的位置。反覆訓練後,可轉到平坦地形上訓練。

4、在上述訓練的基礎上,養成犬在不用牽引帶控制下的隨行能力。犬隨行時將牽引帶放長,並逐步過度到把牽引帶放在地上,當犬拖著牽引帶能正確隨行後,可解掉牽引帶正常訓練。

二、常見毛病的糾正方法

1、往前掙或往外偏。糾正方法:一是用牽引帶控制犬;二是用口令指揮犬;三是用障礙物限制犬。如有特別興奮的犬,可用“非”的口令,刺釘脖圈來控制。

2、因疲勞習性,隨行落後時、在糾正動作時適當多給獎勵,刺激犬的興奮性。

3、隨行中“開小差”。應儘量避免外界環境的影響。加強人、犬親和。

第三節 不動

目的:培養犬的堅強忍耐性。

要求:能聞令不動,並經的住一般的誘惑。

口令:定

手勢:側面定:右手五指併攏,輕往犬鼻前撇下。正面定:右手高舉,手心向前。

一、訓練方法

1、令犬做在左側,左手持牽引帶,下達口令“定”並做手勢。然後反身緩步退三至五步,重複下達口令“定”並做手勢,此後看情況逐步延長距離五至五十米,至此訓練員方可轉身前行。犬仍不動時,可轉入第二步訓練。

2、訓練員令犬坐定後,離開幾十米,面向犬再發出一次“定”的口令並做手勢,然後找一適當位置隱藏起來,暗中監視犬的行動。如犬動則下達口令“非”加以制止,並重做上述動作,不動則獎勵,此後逐步延長時間,變換各種環境訓練。

3、訓練員令犬坐定後,到適當距離下達“定”的口令並做手勢,然後離去。助訓員由遠而近,有前至後喚犬前來,若犬不動,即給獎勵。若動則下達口令“非”加以制止並重覆上述方法訓練。在此基礎上,訓練員隱藏後,由助訓員逗引,如犬仍不動,即達訓練目標。

二、常見毛病的糾正方法

1、犬不注意訓練員或改變姿勢。訓練員可用舉動吸引犬注意,呼犬名,令犬恢復原姿勢,同時,不要過多訓練使犬疲勞。

2、當助訓員接近犬時犬跑開。訓練員應多發“定”和“好”的口令,助訓員不應過分威迫。

3、當多次下達“定”的口令後,如訓練員離開,犬仍起來甚至走開,將犬栓住,重新訓練。

4、此科目應與“前來”分開訓練,以免產生不良聯繫。

第四節 臥下

目的:培養犬依口令,手勢臥下的能力。

要求:動作迅速、自然,姿勢端正。

口令:“臥”

手勢:左側腿:訓練員左腿後退一步,右腿成弓步,上身微曲,右手五指併攏,從犬鼻前方撇下。

正面臥:右手五指併攏上舉,下壓九十度,掌心向下。

一、訓練方法

1、令犬左側坐下,訓練員取跪下姿勢,左手握犬脖套,發出“臥”的口令,同時左小臂輕壓犬的肩胛,右手拿食物在犬鼻前引誘做手勢狀,此時訓練員恢復立正姿勢。稍待片刻,再發“坐”的口令,同時以右手持牽引帶略上提(或食物引誘),左手做手勢,犬起坐後給予獎勵。

2、令犬在正面坐下,訓練員取跪下姿勢,以右手持食物做手勢,左手拉犬的前肢輕輕前挪,也可雙手分別握犬的前肢象前移動並令犬臥下,犬臥後即給獎勵。稍待片刻,再發“坐”的口令,同時以左手持牽引帶略上提,右手做手勢或拿食物引誘做手勢狀,犬起坐後即給獎勵,如此反覆訓練,待犬形成條件反射後,再逐步延長訓練員與犬的距離,使犬達到聞令後迅速臥下、起坐為止。

二、常見毛病糾正方法

1、犬前肢內收,頸部下沉(伏地)。應將前肢拉直,手請託犬的下顎,發出“定”的口令,並加以獎勵,對非臥非坐的犬可用左手輕壓犬的腰部,或重複臥下的口令。

2、臥下時臀部傾斜或躺臥。糾正方法:一是用手扶正,必要時給予機械刺激;二是令犬起坐重新臥下。

3、臥下後前肢偏開或交叉一起。可用手糾正,結合適當刺激和獎勵手段。

4、起坐時全身起立或起半身或起坐後又自行臥下的;對全身起立的,在左側訓練時以左手事先壓著犬的臀部;其半身而不成坐姿的,可再發一次迅速而嚴厲的口令;當犬起坐後發出“定”的口令,防止犬在臥下。

第五節 前來

目的:培養犬依口令,手勢來到訓練員左側坐下的能力。

要求:聞令即到訓練遠左側坐下,姿勢端正。

口令:“來”

手勢:左手五指併攏,向左平伸,自然放下。

一、訓練方法

1、解脫牽引帶與犬同跑,待人犬拉開一定的距離後,訓練員急往後退,同時手拿食物引誘,邊退邊發出“來”的口令、手勢。

2、在喂犬時令犬坐定或交給他人牽著,訓練員持飯盆至一定距離註釋犬,發出“來”的口令、手勢,當犬依令前來時,急用口令“好”獎勵。犬來到跟前令犬靠左側坐好,即給犬進食。

3、將犬帶入訓練場,令犬坐下。訓練員前行三十至五十米,面向犬發出“來”的口令和手勢,同時稍往後退,若犬聽令前來即給獎勵。犬快到跟前時,發出“靠”的口令和手勢,令犬坐於左側。

二、常見毛病的糾正方法

1、前來時在中途跑開或亂聞地面。如有外界影響則設法避開;地面上氣味複雜的,可轉換場地;如因懼怕訓練員而不前來,則應多加獎勵,改善親和關係。

2、前來時速度慢。宜多采用誘導方法訓練,每次呼犬前來,訓練員應往後退,並頻發“好”的口令。

3、前來時因速度過快衝過坐下位置,應提前發口令“慢”加以控制,同時也可利用自然地形阻擋犬。

第六節 前進

目的:培養犬依令前進的能力。

要求:方向正、聞令停止。

口令:“去”

手勢:右手五指併攏象前平伸。

一、訓練方法

1、在喂犬時令犬坐好,將飯盆端至前方三十米處,然後返回,發出“去”的口令、手勢,令犬前進。在犬未到飯盆前,即發出“定”的口令,待犬面向訓練員時,令犬坐下,再給獎勵。

2、訓練員令犬坐下後,向前走三十米,假作放物品,再返回去令犬“去”,在犬未到假放物品處即令犬停止坐下。

3、利用小道、田埂、隘路進行訓練。訓練員帶犬跑幾步,將犬鬆開,同時迅速後退數步,發“去”的口令和手勢,在犬停止前,發出“定”的口令和手勢令犬坐下。逐步延長距離,能前進較遠距離時,在轉道大道或開闊地訓練。

4、強制訓練。帶犬到較窄的場地,解去牽引帶,用較嚴厲的口令結合假打等方法強迫犬前進。此法初期不能使用。

二、常見毛病的糾正方法

1、前進中出現回顧訓練員或東張西望,隨地嗅聞等現象,應在犬有表現之前,即發“去”的口令,如仍出現上述現象則嚴加制止,若因地面有異性氣味干擾,可改換場地訓練。

2、去的方向不正。可用目的物來作為犬前進的目標,或到狹窄的場地訓練。

3、在前進時犬表現被動,動作遲緩或“開小差”。糾正方法;訓練員應以耐心的態度對待犬的消極防禦反映或者用訓練繩控制。

第七節 吠叫

目的:培養犬依口令、手勢發出叫聲。

要求:聞令即叫、聲音洪亮,不亂叫。

口令:“叫”

手勢:右手食指在胸前點動。

一、訓練方法

1、訓練員手持食物,對犬引誘,使犬對食物產生高度興奮。此時訓練員發出“叫”的口令和手勢,如犬脫口吠叫,立即給食物獎勵。反覆練習,待犬形成條件反射後,應取消引誘,只用口令、手勢指揮。

2、利用犬出舍前的時機進行訓練(早晨第一次散放最好)。訓練員站在犬舍前,喚犬前來,此時,犬急於外出排便遊散,易脫口而叫,訓練員乘機發出“叫”的口令和手勢,如犬吠叫,即給獎勵,並帶犬出去遊散。

3、利用犬的依戀性進行訓練。將犬帶到生疏而清淨的地方栓住,訓練員設法逗引犬,隨後離開到適當位置,先呼犬的名字,後發出“叫”的口令和手勢,當犬吠叫時,即加以獎勵,帶犬遊散。

4、利用犬的防禦反射訓練。將犬帶入訓練場,令犬註釋前方,助訓員由遠而近,有似鬼祟動作進行逗引,犬急於追咬,脫口吠叫,訓練員乘機發出“叫”的口令。

5、利用能引起犬高度興奮的新異刺激引誘犬吠叫。如打鈴、拍球、其他犬吠叫等,看到犬有吠叫的表現時,即發“叫”的口令、手勢。

二、常見毛病的糾正方法

1、吠叫時站起或身體移動。在左側以手按壓犬的腰角加以糾正,或者事先把牽引帶用腳踩住予以糾正。

2、犬亂叫。可採用適當的機械刺激制止,控制犬對某種現象的過度興奮。

第八節 匍匐前進

目的:培養犬依令姿勢前進。

要求:方向正確,姿勢低,速度快。

口令:“匐進”

手勢:右手揮向前進方向。

一、訓練方法

1、選一適當場地,令犬靠訓練員坐腿坐下,訓練員取前攻步或蹲下,右手拿食物引誘,左手持脖圈並前拉,發出“匐進”口令。犬為了獲取食物前進時,即用“好”的口令和食物獎勵。

2、在上述基礎上進行距離指揮訓練。方法是:把犬帶入訓練場令犬坐下,訓練員將食物端在十米處,令犬臥下,發出“匐進”口令和手勢,如犬依令執行動作,即給予獎勵,反覆練習,逐漸加大距離。當犬對匍匐前進的口令、手勢以形成鞏固的條件反射後,即改在犬的後面進行距離指揮訓練。

二、常見毛病的糾正方法

有些犬在匍匐前進中站起或腹部未伏地、姿勢過高。主要是科目不熟練或地面硬摩擦疼痛或匍匐前進距離過長。因此,應耐心加以訓練,及時以嚴厲的口令或採用機械刺激加以制止,或改換適宜場地

第九節 聲光訓練

目的:培養犬在有槍、炮等聲響和有燃物的情況下執行各種勤務的能力。

要求:對槍、炮聲和其他響聲、火光等不產生消極防禦反映,表現正常。

一、聲響訓練

1、訓練方法。可利用各種機會到靶場、火車站、公路附近等環境中去訓練,使犬逐步適應各種聲響。在撲咬等科目中結合進行聲光訓練時,訓練員帶犬撲咬,助訓員在離犬五十米以外鳴槍或放鞭炮,犬適應後在縮短距離。

2、注意事項

(1)訓練時,鳴槍或放鞭炮的距離必須由遠而近,聲音由小到大,嚴禁搞突然襲擊或在訓練員不在場時進行聲響訓練,以免使犬產生神經症。

(2)只有犬對某一科目達到的能力比較鞏固,而且在犬確實不怕聲響的情況下,才能結合聲響訓練科目。

二、火光訓練

1、訓練方法

(1)在場地上設若干火堆,帶犬在火堆之間散放,如犬懼怕,應給予撫拍,犬適應後,可逐步轉入夜間火光訓練,並結合各種聲響進行。

(2)在上述基礎上,可設置一定的火光障礙讓犬通過。還可在有火光的情況下進行某些科目的訓練。

2、注意事項

進行火光訓練時,火焰不宜過烈,最好是在無風時訓練,防止燒傷犬。

第十節 乘車訓練

目的:使犬習慣於成坐各種車輛。

要求:連續行車五十公里以上不暈不吐。

口令:“上”“下”。

一、訓練方法

訓練員輔助犬上車、下車,發出“上”“下”口令,並做手勢,逐步過度到犬依口令、手勢上、下車。

二、注意事項

1、多犬同時乘車時要按秩序上、下車。

2、乘車前不要餵食過飽,乘車前要散放排除大小便。登車後,讓犬頭朝前方,防止暈車。

3、病犬不能進行乘車訓練。

4、乘車結束後應讓犬休息十五分鐘在進食。

第十一節 聞嗅源

目的:養成犬依令嗅聞嗅源。

要求:嗅聞積極,不扒、不咬、不舔嗅源。

口令:“嗅嗅”

手勢:右手食指指向嗅源。

嗅源是指附近有人的氣味的物體和痕跡。它是鑑別、追蹤的依據,只有通過嗅源氣味作用於犬的神經中樞,引起足夠興奮,才能進行鑑別追蹤。培養犬嗅聞或感受氣味的能力,主要是利用犬的探求反射進行訓練。

一、訓練方法

(一)聞足跡

1、揀一小塊土,在犬前逗引,然後當著犬面將土塊拋出,訓練員迅速向前將土塊踩碎成足跡。然後令犬嗅聞,犬聽令嗅聞即給獎勵。

2、把犬栓住,用犬喜愛的物品逗引,然後將物品拋在預先選好的地面上,訓練員急上前揀起物品做埋物狀,以引起犬的注意和激起犬的興奮。同時在地面上踏出足跡,再返回帶犬嗅聞,犬如細緻嗅聞即給獎勵。也可將物品埋起來,犬聞過後,將物品挖出與犬玩耍,以提高犬的作業興奮性。

3、選一新鮮、鬆軟潮溼的土地,令犬坐好,訓練員在離犬三至四米處踏出足跡,同時用手在地面拍打幾下,以引起犬探求,然後以左手握牽引帶,右手食指指向足跡,發出“嗅嗅”的口令,引犬嗅聞,犬依令對足跡細緻嗅聞即給獎勵。

(二)嗅聞物品

1、隱蔽遮蓋嗅源的訓練

在訓練時,應先拿物品逗引犬,以引起犬的興奮,然後將物品藏於草叢、罐內、門後等隱蔽處,不讓犬看到物品的隱藏點,然後令犬在附近嗅聞,找出物品。

2、聲響物品為嗅源的訓練

用一能發出響聲的物品作嗅源,使其發聲,引起探求,再令犬嗅聞。

3、發光物品為嗅源的訓練

將紗布、手絹蒙在手電上,使之發出光亮引起犬的探求而嗅聞。

4、新奇物品為嗅源的訓練

利用犬所不長接觸的新奇物品,預先佈置在某一地點或拿在手裡,當犬接近物品時,即發出“嗅嗅”的口令。

(三)注意事項

1、訓練時要耐心細緻,嚴禁採用強迫手段,否則將會使犬產生假嗅或害怕訓練。

2、嗅的時間不宜過長,次數不宜過多,否則,容易使犬產生扒、銜、舔的毛病。

3、不能帶有刺激性氣味的物品(酒精、汽油等)給犬嗅聞。

4、訓練時最好選早、晚涼爽的時機進行,加快能力的培養。

5、不應反覆用單一物品令犬嗅聞,以免使犬產生抑制,作為嗅源的物品要多樣化並經常變換。

第十二節 銜取

目的:培養犬依令銜取物品,並交給訓練員的能力。

要求:聞令即銜,不亂咬、不早吐。

口令:“銜”、“吐”。

手勢:右手食指指向銜取物品。

銜取分正面銜取和側面銜取。

一、訓練方法

1、用犬最喜歡的物品(如皮球、木棒、膠管、布條等)與犬嬉玩,當犬高度興奮而急於搶銜時,訓練員乘機將物品送入犬的口中,同時發出“銜”的口令。稍待片刻,再發“吐”的口令,另其吐出。

2、如犬不銜。令犬坐與左側或前面,以手輕啟犬口,一手將物品送至口中,令犬銜住,併發出“定”的口令;如犬銜住,用口令“好”獎勵。

3、訓練員以左手持犬,右手拿一物品對犬逗引,當犬對物品產生興奮時,將物品拋擲十五至二十米處,然後訓練員與犬一同跑向物品。令犬銜取,返回原處。

4、在此基礎上,培養犬獨自銜取能力。訓練員可將物品送至離犬二十至三十米處,並讓犬看到所放物品的位置,然後返回原地令犬銜取,並與“前來”“坐下”等科目結合起來訓練。

5、在銜取訓練的後期,可將物品送至隱蔽處,讓犬以嗅覺去尋找,把物品銜回。也可將物品放入其他物品中,讓犬以嗅覺鑑別並將物品銜回。

二、常見毛病的糾正方法

1、銜取時嬉耍物品,亂甩亂咬,不肯回來。糾正方法:加強對犬的控制,用較硬的物品做銜取物,犬亂咬應發出“定”和“非”的口令;銜取不願回來的犬,用訓練繩和嚴厲的口令加以控制。對有嚴重亂咬亂甩的犬,應以假打控制其過度興奮。

2、犬早吐物品。原因有:物品過重,天氣太熱,給獎食不當,犬的興奮性不高,科目不鞏固。針對這些原因,應根據具體情況採用適當方法制止。對每次訓練都有此毛病的,可令犬坐於側面或跟前銜住,多發“定”的口令加以控制。少用食物獎勵,以免產生早吐的不良習慣。

3、側面銜取時犬站起來或臥下去銜物品。首先,物品放置位置要適當。應根據犬的頸長,放於低頭可銜到的位置上。犬站起銜取、引導員應用左手按住犬的腰角,一旦起來即令犬坐下。如果臥下銜取,可用左手持牽引帶或脖套稍向上提,或用左腳擋住前肢,使之不致臥下。

4、對物品興奮性不高的犬,應選擇其最興奮的時間,使用能使其最興奮的物品進行訓練。訓練員的動作要靈活,要態度溫和,耐心誘導。使用機械刺激時,力量要適度。

第十三節 拒食

目的:培養犬隻吃訓練員(引導員)給的食物習性,以防敵人毒害或吃腐爛食物而中毒。

要求:不揀食地面東西,拒食他人所給食物。

口令:“非”

一、訓練方法

1、將犬牽至飯盆前,令犬坐下,發出“定”的口令,片刻後發出“進食”的口令讓犬進食。如沒有口令而吃食,則發“非”的口令制止。

2、預先佈置好一個有糞便、食物的場地,帶犬到該地去散放,當犬有揀食表現時,應立即用“非”的口令,結合輕打(或假打)或急拉牽引帶等機械刺激予以制止。依此發多次訓練,使犬養成不揀食地面上的物品的良好習性。

3、將犬栓住,訓練員站於適當距離。助訓員手持食物,以溫和的態度送至犬前。如犬來吃,助訓員用一樹條輕擊犬嘴。此時訓練員發出撲咬的口令,助訓員立即後退,並將食物扔在地上。當犬撲向助訓員並吠叫時,應急時給予“好”的口令獎勵;如犬揀食地面食物則發口令“非”制止。經反覆訓練,犬可形成別人給食,不但不吃反而撲咬的條件反射。

二、注意事項

1、日常飼養、管理工作中,應隨時注意養成犬的拒食習慣。

2、訓練員、助訓員的態度必須嚴肅認真,不能開玩笑。

第十四節 超越障礙

目的:培養犬登降和超越障礙物的能力,鍛鍊犬的體質和膽量。

要求:能超越一至兩米高的障礙物和三至四米寬的壕溝,能攀登一般人能通過的坡坎。

口令:“上”“下”“跳”“去”“來”。

手勢:右手指向障礙物。

登降訓練

登降的器材有垛橋、平臺、天橋、車廂等。

通過垛橋

(1)帶犬至垛橋一端,另犬坐下,訓練員先登上垛橋後,發出“上”或“來”的口令,並用牽引帶引犬緩步通過,犬每前進一步和通過後都給獎勵。

(2)訓練員一手拉牽引帶,一手拿食物引誘,同時發出“進食”和“上”、“來”的口令引導犬通過垛橋,如犬前進時即給獎勵。

(3)採用上述方法犬仍不敢通過時,可用木板把橋面鋪平,把犬抱到橋梯上,出售抓著犬腿逐步前移,熟悉後可將木板撤掉。通過訓練,犬以能停令上下垛橋後,即可調整垛橋高低或間隔一至兩垛,加大訓練難度。

2、通過天橋

通過天橋的訓練方法與垛橋相同,但因天橋較高,訓練時,兩旁應派助訓員保護。

3、上、下平臺

(1)令犬坐在平臺前3米處,將魚鱗板坡度減緩,然後手持牽引帶與犬一同助跑,當快接**臺時,即發“上”的口令,同時向上提拉牽引帶,以幫助犬登上平臺(也可人犬一同上),再令犬從臺梯處下來。

(2)帶犬至平臺魚鱗板前,令犬不動,人先從魚鱗板上去,隨後令犬上來。通過上述訓練,犬能在平臺魚鱗板往返通過後,便可將魚鱗板逐步放到垂直。此時若犬不能順利登上,訓練員可在下面推犬登上。

4、上、下車廂

上、下車廂訓練參照上、下平臺的第二個方法實施,平時應多讓犬接觸汽車廂,使之消除對車廂的防禦反映。

二、躥越訓練

躥越器材有低板牆、跳高架、樹枝架、跳圈、壕溝、三級臺、高板牆。

1、躥越低板牆

(1)帶犬到低板牆前。將板牆減低到五十釐米左右,然後手持牽引帶領犬一同跳過。

(2)令犬坐在板牆前約三米處,然後手持訓練繩的一端,跨過板牆,而向犬發出“來”的口令,當犬快到板牆時,即發出“跳”的口令,並用牽引繩引犬跳過。熟練後,可轉入用口令、手勢指揮,並逐步增加高度。還可利用食物或其他能引起犬興奮的物品,再板牆前逗引使之跳過。

2、超越跳高架

訓練方法與低板牆相同,如犬從橫竿底下鑽過,則應制止,令犬從上面跳過。為了避免犬從底下鑽的毛病,出訓時儘量降低高度或將跳杆底下用木版當住,使犬能順利地跳過幾次後,再增加高度拿開木版。

3、超越樹枝架

開始將樹枝插疏些,矮些、使犬能跳過,然後逐步加密和加高。

4、跳圈

跳圈的訓練方法與超越低板牆的訓練方法相同。開始應將上半部取下,令犬跳過;犬能通過時,再將上半部合回,反覆訓練。

5、超越壕溝

首先培養犬超越自然壕溝,在此基礎上,進行超越人工設置壕溝的訓練。方法是:給犬繫上訓練繩,令其在溝的一側坐好,訓練員首先跳過壕溝,再溝的另一面令犬前來,犬來到溝沿時發出“跳”的口令,同時拉扯牽引繩,使犬跳過壕溝。犬能順利跳過後,即可進行訓練員帶犬一同跳過壕溝和訓練員帶犬衝向壕溝令犬單獨跳過的訓練,最後用口令、手勢指揮犬超越壕溝。

6、躥越高板牆

令犬坐於高板牆前四米處,按照躥越低板牆的要領,引導犬超越,當把板牆加高到犬跳越不過時,訓練員應持牽引帶與犬一同助跑,當犬快接近高板牆時,即發“上”或“跳”的口令;同時稍用力上提牽引帶,幫助犬登上,如犬登不上,訓練員應將犬推上,犬登上後便令犬從另一側跳下。經過反覆訓練,逐步增加板牆的高度,使犬能依令往返迅速而通過。

7、竄上三級臺

竄上三級臺的訓練方法與平臺大致相同,但在訓練初期,不要急於一次連續躥上三級,而迅速的躥上,待犬逐級躥上熟練後,再培養連續躥上。如超越障礙困難時,可採用“特殊”刺激訓練法,。當犬對上述各種障礙器材能順利通過時,即可進一步培養犬往返連續超越的能力。當犬連續超越有一定的基礎之後,逐步解脫牽引帶,過度到用口令、手勢進行距離指揮。為了使犬超越障礙的能力符合實際使用的需要,可選擇一些自然的障礙物,如小溝、矮牆,籬笆、窗戶、小橋等進行訓練,直至犬對一般障礙物能順利超越為止。

三、注意事項

1、當犬未能聽令超越時,應耐心誘導,防止犬產生消極防禦反映。

2、訓練中要嚴密組織,加強保護,防止摔傷。

3、不要使犬過度疲勞,飽食後禁止訓練。

第十五節 游泳

目的:使犬熟悉水性,提高在水中活動的能力。

要求:速度快、並能銜取水中漂浮物。

口令:“去”“來”。

手勢:“去”的手勢同“前進”科目手勢,“來”的手勢同“前來”科目手勢。

一、訓練方法

1、帶犬到潔淨較淺的水槽或河邊,訓練員同犬一起下水遊戲,消除犬對水的防禦反射,然後漸入較深處,訓練員可用手託著犬的腹部,另一手壓著犬的前肢,使犬身軀平衡,待犬能在水中游泳熟悉後慢慢鬆開。

2、聯繫通過河流。手選令犬在河溝遊過,然後令犬坐在岸上,訓練員返回後再令犬游來,以後選擇較窄的江河訓練,令犬單獨前進通過水流,並逐步提高。當犬能聽令游泳一百米左右時,可進行銜取漂流物的訓練。

3、結合撲咬訓練。派一名助訓員到對岸隱藏。訓練員令犬在岸邊坐好,併發出“丘”的口令。這是助訓員出來逗引,當犬掙著前去時,訓練員要乘機放犬,發出“襲”的口令和手勢,犬游到對岸,應縱犬撲咬(對岸派一熟人協助)。

二、注意事項

1、初訓時,不能強拉犬下水。

2、要嚴密組織,不要在水流湍急的江河中訓練,預防發生淹亡事故。

3、不要是犬形成在水中嬉戲的壞習慣,以防犬不上岸而難以指揮。

第十六節 撲咬

目的:培養犬的積極防禦和搏鬥能力。

要求:膽大、兇猛、準確撲咬。

口令:“襲”

手勢:右手指向撲咬目標

一、集體撲咬

將膽大凶猛和膽小的犬混編成組,初訓時每組三至四條。將犬帶到距離助訓員二十至三十米處坐好,併發出“丘”的口令,右手指向助尋員方向。此時助訓員以鬼鬼祟祟的動作逐步地接近犬,當犬對助訓員表現吠叫示威時,訓練員應立即用“好”的口令獎勵。助訓員逼至犬五米時,作出畏懼逃跑動作。此時,訓練員同犬一起追擊,縱犬撲咬,並頻發出“襲”和“好”的口令,並用手假打助訓員,給犬助威。咬約一分鐘以後,令犬放開。到犬能集體主動進攻時,犬數量應減少到兩條為宜。

二、單犬撲咬

在集體撲咬的基礎上,可轉為單犬撲咬。帶犬到訓練地點,使犬朝助尋員隱蔽地點的方向坐下,令犬注意。捎帶一會,助訓員出現並逗引,犬表現積極撲咬時,訓練員乘機發出撲咬口令,並前去假打助訓員以激勵犬,約一分鐘後,訓練員以威脅的音調下達“放”的口令,如犬不放,應給予機械刺激。犬聽令放開後即用“好”獎勵,並拉犬到身邊坐下,令助訓員倒下,然後將犬帶離現場遊散。在此基礎上,可進行不帶護具的訓練,但要給犬帶上口籠。還要逐步延長犬追咬助訓員的距離,並結合槍、炮聲響,以進一步提高犬的撲咬能力。

三、控制多個助訓員訓練

此項訓練是為了養成犬同時控制多個敵人的能力。派助訓員兩至三人同時逗引,訓練員縱犬撲咬,當犬咬主其中一個助訓員時,其餘的倒下或站著不動,犬咬了片刻,被咬這停止動作,訓練員令犬放開。與此同時,另兩名進行逗引,訓練員又縱犬撲咬,當犬咬主其中一個時,其他的又倒下不動。依次方法反覆訓練,使犬達到當“敵人”逃跑時,猛追、狂叫、撲咬,而只是在“敵人”身旁圍著吠叫,直到訓練員的到來。

四、不同情況下的鍛鍊

1、不同地形的撲咬。應結合通過各種天然障礙,如山包、溝坎、河流、小橋、矮牆等撲咬,假設敵人還可隱藏在洞中,引犬進洞撲咬。

2、夜間的各種氣候條件下的撲咬。在白天撲咬的基礎上,可逐漸轉入夜間和和各種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撲咬訓練。

3、搏鬥訓練。犬能主動大膽撲咬後,助訓員根據每條犬的兇猛程度,手持武器、棍棒等與犬進行適當搏鬥,培養犬的兇猛搏鬥能力。

五、注意事項

1、嚴密組織,防止犬咬傷人和犬與犬咬架。

2、訓練員和助訓員態度要嚴肅認真,嚴禁互相講話和嬉笑,平時不準縱犬咬他人做戲,以防降低犬的兇猛性。

第十七節 監視與押解

目的:培養犬對被捕者嚴密監視和在押解中協助引導員防止被捕者反抗或逃跑的能力。

要求:犬警惕性高,當被捕者反抗或逃跑時,即主動上前追咬。

口令:“丘”。

手勢:右手食指指向助訓員。

監視與押解必須在犬具有一定的撲咬能力之後結合撲咬科目進行訓練。方法是:撲咬過後,助訓員在原地站著或蹲著不動,訓練員將犬帶到離助訓員二到三米處,另犬坐下或臥下,併發出“丘”的口令,使犬對被捕者進行嚴密監視。當犬起來企圖繼續撲咬時,訓練員應及時用威脅的音調發出“非”或“定”的口令,同時拉扯牽引帶將犬拉回原處坐下,令犬繼續監視。當犬監視一至兩分鐘後,應給予獎勵。接著進行押解訓練,訓練員以嚴厲的音調命令助訓員走。當助訓員走動時,訓練員應發“丘”的口令使犬注意,然後牽犬在助訓員後面保持三米左右的距離押解前進,並使犬處在通行的位置。在押解途中,對犬正確跟隨的動作和警惕性應即使給予獎勵。在監視和押解訓練中,為了使犬時刻保持警惕,助訓員可在犬轉移注意力時,突然逃跑或做出反抗訓練員的動作。這時訓練員應及時發出“襲”的口令,縱犬撲咬。為了不斷提高犬的監視和押解能力,應逐步延長監視時間和押解距離。訓練員可將牽引帶放於地下,逐步離開犬,以培養犬單獨監視的能力。在押解過程中,也應逐漸放鬆牽引帶,以養成犬正確跟隨進行押解的能力。當犬能依訓練員的口令、手勢對被捕者進行嚴密地監視和押解,並能自始至終保持正確的姿勢和高度的警惕時,即達到訓練目的。看守物品的訓練:將犬栓牢,訓練員把要看守的物品交與犬嗅聞,然後放在犬跟前,令犬注意。使犬養成若他人去拿取,犬就大聲吠叫,並撲咬拿物者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