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

今天早晨爸爸給我出了一個課題:衣食住行

我先在字典上查了這四個字的意思。

1、服裝(上衣、衣袖、衣缽)

2、器物的外罩

3、塗層

4、膜:如:花生衣

6、姓(依)

1、糧食、食物,如肉食、軟食、甜食

2、喂飼的食物。如:豬食、雞食。

3、通“蝕”。日食、月食。

4、俸祿:食祿(官吏每月每年所受的錢)

5、吃:如吃水果蔬菜……

6、食言。(說話不算數)

7、受。如:自食其果(自己種下的果自己吃,自己犯的錯誤自己去承受)

1、停留、停止。如:打住

2、住所、住處

3、表示能否跟的上,站的穩。如:立住腳。

1、走

2、旅行

3、行為

我理解的衣、食、住、行。

我的第一反應是人的基本需求

然後,我把每個字拆開理解。

字拆開後,由一點、一橫、一個人字組成。

想要衣服,靠自己的努力用心去創造。自己去買適合自己的服飾。

字拆開後,由人字和良字組成。

想要吃東西,吃好點,需要靠一個人自己努力用心去創造,並且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通過正規渠道去獲得。做人做事需要規章制度的約束才可以。

字拆開後,由“人”字和“主”字組成。

想要一個住處,或者想在一個地方立得住腳,主要靠一個人自己的本事去創造,而不是通過他人獲得。只有自己努力爭取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才會帶給自己安全感。

衣、食、住,三個字都有一個點。我覺得這一點,代表心,想要衣食住好,就需要用心做好一件事。而不是猴子掰棒子掰一個扔一個,最後,什麼都沒有落下。

由人和丁組成。多了一瞥和一橫。

那就說明做什麼事,都需要有個人商量,結伴而行,才會少犯錯誤。更不會害怕。

這個人可以是自己的父母、伴侶、好朋友、領導、同事……

總之,多和他人商量,才會事半功倍。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爸爸分享了。這次,終於得到爸爸的認可。

我爸終於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這是從小到大,和父親,溝通最通暢的一次。我知道,是他理解了我,我也理解了他。父女之間彼此的理解,讓我感受到滿滿的愛。

即便遇到一些不順暢的事情,我也願意繼續帶著愛心,熱愛生活,關心身邊人。

我問父親理解的衣食住行。

他說:“衣,就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不需要穿的太好,也不需要穿的太差。還有不要穿帶補丁的衣服。(因為現在這個年代,衣服已經很多了,隨便都可以買到一件衣服。)

以前,我還覺得自己挺有個性,非要穿帶補丁的衣服。正應了一句話,“醜人多作怪。”

爸爸說:“食”。結合實際,根據自己的情況,不用打腫臉充胖子,非要去大超市買一斤30元的肉吃,去菜市場買一斤15元的肉,吃的也會開心麼。

爸爸還說:“做人不能脫本色”

爸爸說:“住”。比如:在農村小鎮有自己的房子住不挺好嗎?就在家附近的工廠上班,住家裡不很舒適嗎?房子夠住就行,不需要在大城市買房子,增加負擔。買了多餘的房子,沒人住,放久了,裡面的蜘蛛網多了,還沒人願意進去呢?”

我突然覺得,爸爸很有智慧。

行字爸爸沒有說。

媽媽給我補充了一句,“不脫離人群,多和人打交道。”

深以為然,自己在帶小孩的日子,整天瞎幻想,不和人打交道,把自己憋出毛病了。

今天就寫這麼多了,我愛身邊的每一位朋友,每一位親人。謝謝你們。

老天給我安排的這些課程,恰到好處,這次,我真的痛並快樂,重要的是,我長大了。

本文寫於1月10日,今天下雪了,我還在朋友群裡開玩笑說:“我是竇娥,有冤屈,下大雪,幫我洗白了。”

有位朋友說:“她還是白毛女呢,要債的來啦!”呵呵

PS:土昕的意思是,我從小生長在農村,在黃土地上長大。昕是黎明,明亮的意思。我媽說我是早晨出生的,就這麼簡單。

我希望一直待在有太陽昇起的黃土地上,陪伴著父母,在自己的家鄉實現自己的價值。

文/土昕 喜歡看書寫字、瑜伽、服裝搭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