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咖食譜秀 湯種麵包的「湯種」是什麼?日式麵包柔軟的祕密!

常聽到、吃到所謂的「湯種麵包」,但是湯種指的究竟是什麼?湯種指的是面種,湯種麵包在製作麵糰時,加入了這種面種,是讓麵包鬆軟的秘密,不同國家的麵包特色也不一樣,也由於常見使用的面種有所差別,不過,湯種為什麼能讓麵包變得鬆軟?和湯種的製法有關!回想一下吃麵包時的感受,通常臺式、日式麵包入口,可以感受到鬆軟如棉花的口感;而西式的麵包,經常是外皮酥脆,內部紮實有嚼勁。

「湯」就是熱水的意思

其實鬆軟的亞洲式麵包,很多時後都會用到湯種,就是先煮湯種,再加入麵糰,一起攪拌或搓揉。這樣就可增加麵糰內的水分,讓麵包更鬆軟,放數天仍不會變硬。

「湯種」和「老面」、「中種」一樣,都是「面種」。當我們做麵包時,先將麵包麵糰中某部份的麵粉和水預先處理過,再把這個「面種」放進麵糰材料中,均勻混合後就可以烘焙做成麵包。

而「湯種」的做法,是把麵粉和水預先混合、加熱,使麵粉中的澱粉在高溫下產生「糊化現象」。「糊化」過程中,麵粉吸收大量水分(比常溫下的普通麵粉多得多),而且變得柔軟、有延伸性。

湯種麵包柔軟好保存

也因此以「湯種法」做出來的麵包,富有「糊化澱粉」特有的黏性和彈性,保水能力很高,水分的比例特別高,口感特別柔軟、有溼度,毫不幹澀。並且可以延長麵包的保存期,即使放久了,一樣軟綿綿、有水份、有彈性,成了「湯種」麵包最吸引人的特性。

而且製作湯種方法不難,不需要像「老面」、「中種」般,要等好幾個小時(甚至過夜),只要經過8小時,就可以加進麵糰做麵包,所以一次可以多做,放在冰箱保存,數日內皆可使用。

100°C湯種作法:

玩咖食譜秀 湯種麵包的「湯種」是什麼?日式麵包柔軟的秘密!

湯種就是燙麵,分為完全糊化和半糊化兩種。製作湯種時,水溫會影響麵粉的吸水量,目前常見湯種做法有65˚C和100˚C湯種。湯種因為麵粉事先糊化的過程,做出來的麵包保溼性更佳,組織也更柔軟,口感、新鮮度兼具。

《100°C湯種麵包》

1

準備300克的水,放在爐火上。

2

先將30 克砂糖和3 克的鹽混合,加入300 克水中。

3

開火將步驟2 的糖、鹽和水煮沸。

4

待水面劇烈冒泡,完全滾開、沸騰時,可拿溫度計測量, 若沒有溫度計,水滾後再等一下才熄火,才能達100˚C。

5

將300 克高筋麵粉倒入攪拌缸裡。

6

取步驟4 的100˚C滾水,快速衝入攪拌缸,同時啟動攪拌機,開始攪拌。

7

先以中速攪拌均勻後,再調成高速攪拌,將麵粉和水充分攪拌均勻。

8

攪拌至沒有面粉顆粒時取出即成100˚C 湯種, 靜置冷卻後,放入冰箱, 冷藏8 小時後可使用。

運用湯種,能製作具溼潤口感的吐司:

玩咖食譜秀 湯種麵包的「湯種」是什麼?日式麵包柔軟的秘密!

份量 6 人份

食材

A 乾性材料

高筋麵粉 1200克 細砂糖 100克 奶粉 80克 乾酵母 16克 鹽 25克

100°C湯種 750克

鮮奶油 125克

冰水 680克

B 溼性材料

奶油 125克

1

將材料A攪拌至表面呈光滑狀,過程中需要快速攪拌,才能成團。接著加入材料B攪拌至完全擴展,呈現薄膜感的階段。

2

基本發酵30分鐘,翻面15分鐘,分割成150克1個,3個1組,滾圓,再15分鐘。

3

第一次擀平再捲起,鬆弛15分鐘;第2次擀平後捲起,放入模型。

4

最後發酵至8分滿,表面放置圖騰、撒裸麥粉,再放進烤箱。

5

這款吐司烤焙彈性強,口感較溼潤,與其他吐司大不同。

玩咖食譜秀 湯種麵包的「湯種」是什麼?日式麵包柔軟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