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梁楷(生卒年不詳),活動於十三世紀初期,祖籍山東,南渡後流寓錢塘 ( 今杭州 ) 。他是名滿中日的大書法家,曾於南宋寧宗擔任畫院最高級的宮廷畫師待詔。善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梁楷的畫師承賈師古,而賈師古師承李公麟,所以說梁楷是李公麟的再傳弟子,他的線描功夫十分出色。然並未拘泥於一家一法之中,他以不羈的性格、特殊的才情與果敢的膽識,所作大筆潑寫的寫意減筆人物畫,將唐宋物畫的寫意性發揮到極致,從而生奠定了他在繪畫史上的顯著地位。

南宋寧宗皇帝因為喜歡梁楷的畫曾特別賜給最高榮譽金帶,但梁楷卻不接受,把金帶掛在院中,飄然而去,完全不想受制於他人。他是一個行逕相當特異的畫家,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人稱是“風(瘋)子”。梁楷這種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人生觀也直接反映在他的作品風格中。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潑墨仙人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幅潑墨寫意人畫。畫中一位出家人袒胸露懷,寬衣大肚,步履蹣跚,憨態可掬。畫家有意誇張人物的頭額部分,幾乎佔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擠在下部很小的面積上。一雙小眼醉意朦朧,彷彿看透世間一切,嘴角邊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頑皮可愛又高深莫測的滑稽相,讓超凡脫俗又滿帶幽默詼諧的仙人形象躍然紙上。畫面上沒有一處對人物形象做嚴謹工緻的細節刻畫,只是除面目用細筆勾出神態外,其它部位皆用闊筆橫塗豎掃,筆筆酣暢,墨色淋漓,豪放不羈,如入無人之境,渾重而清秀、粗闊而含蓄,可謂筆簡神具、自然瀟灑,絕妙地表現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難得糊塗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這也許正是畫家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態度。而與之類似的作品還有《布袋和尚》《六祖斫竹圖》《李白行吟圖》等。

其實兩宋畫院崇尚“工細”,梁楷作為畫院待詔,早期畫風不論是山水還是人物都是細密工緻的,以至於“院人見其精妙之筆,無不敬伏”,只是後來出於對人生的感悟和技法的探索,才演變出簡括粗放的風格,而且很可能只是偶爾為之。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的《八高僧故事圖》就屬於梁楷比較工細的人物畫。

《八高僧故事圖》卷是梁楷早年的工整之作,分別描繪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禪宗八個高僧的故事。第一段:神光僧,第二段:五祖弘忍大師,第三段:鳥巢禪師,第四段:香嚴智閑禪師,第五段:圓澤法師,第六段:灌溪閑禪師,第七段:樓子和尚,第八段:玄沙毘禪師。

《畫覽》、《畫言》、《畫學》、《畫史》作為草竹道人與諸位畫友開設的四個專題,與書畫同仁分享古今名師名畫名典名術,歡迎指點交流。投稿我們:[email protected]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畫史:李公麟“再傳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