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塊石頭,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原來風水的奧祕就蘊藏其中

一塊石頭看懂風水的奧秘

面對一塊石頭,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你想到什麼,就意味著你是什麼樣的人。而風水學所有的秘密,就蘊藏在這裡。

現實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某個家庭、家族、地區出某類人,出現這類人的概率往往大於其他的家庭、家族、地區。例如某個家庭學生讀書會普遍比較好,某個家族擅長經商,某個家族長於做官;“南方才子北方的將”之類的俗語也正是人才出現的地域性傾向的表述。

面對一塊石頭,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原來風水的奧秘就蘊藏其中

而且,這種明顯的傾向性會有某種程度的穩定性表現,即使某個家族跨區域居住,某個地區是很多個種姓混合居住。有著這樣的傾向性的家族、區域,即使在歷史上曾經因為某種天災人禍而變得衰退、沒落,但當天災人禍的因素退卻以後,這種傾向性又會“春風吹又生”地萌芽出來,並茁壯成長。最簡單的一個例子,那些曾經被沒收了財產,掛了牌子,似乎被徹底打倒了的地主、富農的家族,在於其他人獲得同樣的環境條件的時候,這些人的子孫絕大多數是先於其他人發達起來的;還有那些知識分子家族,其後世子孫在讀書、做學問方面也明顯優於其他人。

事實也一再證明,這些家族並不會對後世子孫有金銀珠寶或者類似某種秘笈的傳承,這類區域也沒有特別重要的資源或者地理優勢,但這種優先發達又明顯說明其內在必然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力量在推動著這樣的傾向性。

面對一塊石頭,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原來風水的奧秘就蘊藏其中

那麼,秘密到底在哪裡呢?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人種的優勢。雖然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豪言壯語,但遺傳基因對於種群特徵的控制顯然是不能漠視的。但是放到今天的遺傳學的角度判斷人種決定論,就會立刻讓這種學說顯得相當乏力。人與人個體之間的基因差異大約在5%,而這種5%的差異會在下一代的時候變成2.5%。差異減半,是因為某個人的基因都來自於父本和母本兩個方面。依次類推,到了三代、四代以後,這種基因差異或者優勢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基因的差異雖然會慢慢衰減直至消失,但這種家族在某種人才出現方面的較高概率卻不會因此消失,依然會保持明顯傾向。可見,人種或者基因並不是根本原因。

於是,人們想到了風水。某個家族人才輩出,人們就會說這個家族的祖墳冒青煙。人們總樂於在他們的祖塋、居地尋找答案。風水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傳承久遠且非常富於神秘色彩的門類。“山環水繞,藏風聚氣”,這是人們最熱衷的風水格局,假如再有龍脈綿長、氣勢恢宏之類的輔助性特徵,則更是錦上添花的好風水。對於傳統的風水學不能一概以封建迷信論之。陰宅的選擇基於天人感應學說,而陽宅的選擇從今天的觀點看,其實就是一種環境綜合評估學。一個環境優美、祥和、安全、便利的住處,對居住者健康和生產生活的影響是不能低估的。倘若再有更好的磁場、氣場匹配,這種良性效應就會更加顯現。

面對一塊石頭,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原來風水的奧秘就蘊藏其中

如果把風水學的觀點放置到對某個區域的判斷,也會得出一些相關性很強的結論。畢竟,人類的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干擾。山明水秀的地方成長起來的人,必然多靈秀;天高雲淡的地方成長起來的人,必然多豁達;四通八達、人物繁盛的地方成長起來的人,必然多機變;蒼莽遼闊、風雲變幻的地方成長起來的人,必然多勇毅……

似乎這就是答案了。但無數的事實又證明,這個答案又是不確切的,因為人是流動的,地理性質的限制或者框範並不會成為持久的主導因素。例如某些繁盛的家族即使祖墳被毀,居家搬遷,這種影響力依然若隱若現地存在;在某個區域成長起來的人,放置到其他區域,這種氣質或者性格特徵依然會保持下去。這些特徵也會很頑強地體現在其後世子孫的身上,儘管這個子孫的出生、成長地距離他的祖輩原住地非常遙遠。這種種事實讓風水決定說又顯得乏力了。

既不是人種,又不是風水,那麼,形成這種傾向性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是文化。文化是一種潛在的、持久的,看似微弱卻又強悍的力量,潤物無聲卻又力蘊千鈞。文化的力量表現在家庭、家族則為家風,表現在區域則為鄉風民俗。因為人的成長75%以上依賴後天形成,所以這種家風傳承和鄉風濡染就會對一個人產生巨大的影響。

面對一塊石頭,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原來風水的奧秘就蘊藏其中

因為文化影響力的存在,個體或者群體對於客觀世界的反應,看待客觀事物的角度、思維差異就出現了。現在重新回到石頭的話題上。看到一塊石頭,一個有著學者傳承家庭的人,就會首先想到石頭的質地、組成等理化特徵,或者是這塊石頭的源頭、流轉等歷史價值,併產生探詢的慾望;一個有藝術傳承的家庭或者地區的人,就會首先產生審美反應,琢磨這個石頭天然的美感或者可供塑造的空間;一個商業氛圍家庭或者地區的人,首先會想到這塊石頭的商業價值,如何讓其產生利潤,如何獲得更大的獲利空間;一個有著做官傳承的家庭或者政治氛圍濃厚的區域的人,就首先會想到這塊石頭與人、與社會乃至與國計民生的關係。


有位學者說,你看《紅樓夢》會產生什麼樣的感覺,你就是什麼樣的人。同樣,你看一塊石頭會產生什麼樣的感覺,你就是什麼樣的人。曾國藩曾經說:“吾不望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讀書之種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禮儀之旗幟也。”曾國藩可謂是真正通透的智者,他就明白真正的傳承是家風傳承,是文化傳承。只要留下了一個好家風,就相當於留下了一顆好種子。只要種子好,子孫只要能落地生根,就能處處繁盛,持久綿延。很多家庭的沒落困頓,當然會有很多外部的不利因素,但若分析內部的根源,則往往是家風不正;很多地區的貧窮落後,看似是物產、居地、基礎等因素限制,但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必然伴隨著文化落後。

福田即心田。一塊石頭不是風水,但卻能折射風水。真正的風水在哪裡,其實就在心裡;風水的差異來自人心的差異,人心的差異來自文化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