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胡夏奇襲失敗了。

在《歌手》裡,他說自己被朋友問過,作為一個出道很久、又有了自己代表作的歌手,為什麼成為奇襲歌手還這麼興奮?

他表示,並不覺得“奇襲歌手”是就代表著沒有知名度。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同樣的,上一期節目裡,當吉克雋逸打通給徐佳瑩蕭敬騰的電話時,徐佳瑩也表露出非常意外的表情:你怎麼會來當奇襲歌手?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所以無論每個人怎麼理解,觀眾和所有在線歌手,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奇襲”歌手都有帶著一種標籤:他們的樂壇地位一定是低於在線歌手的。


這不是刻板印象,是第一期節目裡出現的三位奇襲歌手給出的標杆定位——都是大眾不熟悉的全新面孔。

但隨著胡夏和吉克雋逸的出現,又和這個定位衝突了。

奇襲歌手,到底定位是什麼?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奇襲”並不是《歌手》的原創。在《奇葩說》第3季就曾創造這個詞,在辯論過程中,雙方可以在正常辯論順序之外,額外開啟一場1v1的battle。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從實際操作來看,《歌手·當打之年》正是借鑑了《奇葩說》的奇襲賽制,歌手演唱完畢之後,臨時開啟一場1對1的PK。奇襲不直接決定比賽結果,但一定影響最終結果。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有人會想到第3季開始的“踢館歌手”,在那個時候,踢館歌手是明確了按照“推新人”的標準選人的,標誌性的就是公開招募出道十年以內的歌手。


但從踢館成功的難度來看,是全部選手橫向對比中進入前4名才能成功,概率是4/8,也就是50%。


相比之下,雖然沒有明確選拔標準的“奇襲歌手”,面臨的對手只有1個,概率為50%。但還有一個不可控因素——另外兩人不獲勝。從這個意義來說,“奇襲歌手”成功的難度,其實是大於“踢館歌手”的。


拋開奇襲選手的能力,“奇襲”玩法的看點,究竟是什麼?

第一期,節目把這個賽制隱瞞到袁婭維登場為止。突然的警報拉響的一刻製造的戲劇衝突,把不知情的歌手們擺了一道,也讓一直處於“上帝視角”的觀眾看得過癮。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但當這一賽制的神秘性被打破之後,“奇襲”就不再是看點了。節目轉而去刻畫“是否被奇襲”。


在那之後的每一期節目,幾乎所有的片頭都在講一個故事:本期的奇襲歌手會選擇誰,甚至想出打電話等玩法,提前鎖定一批1v1的對手。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目前看來,三種劇情和結局都已經出現:

第一種劇情,是“傳奇劇”。


3人奇襲中僅有1人奇襲成功。這是第一輪出現的局面。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第2個挑戰者黃霄雲成功了,享受了賽制首秀應有的福利,她在這個舞臺上成功撐過了3輪。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從人人不看好,到用運氣和實力不斷證明自己堅持三輪,黃霄雲的故事彷彿是一部宮廷成長的傳奇大劇。


第二種劇情,苦情戲


第二輪奇襲的3人中無人奇襲成功。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小白成長後的惜敗、隔壁老樊的“復仇”,曾一鳴的“七年夢想”,這一期每個人都仗劍而來,卻都鎩羽而歸。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曾一鳴的執著,一下子把奇襲的戰鬥故事,變成了一出苦練7年求而不得的80後悲劇。


第三種劇情,老友記


在3人中,兩人是知名歌手,而且都和在場歌手有著莫大的聯繫。


吉克雋逸和袁婭維是師出同門的老對手,胡夏又和徐佳瑩和蕭敬騰一樣,都是《超級星光大道》出道。他們雙雙奇襲成功不是新聞,奇襲失敗才是新聞。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但隨後的比拼則有一些漏洞,沒有和吉克雋逸的二次表演就進行投票,胡夏的落敗就顯得有點說服力不足。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奇襲賽制的弱點,也在這三種情況下都有暴露。其中最明顯的弱點,

就是新賽制干擾原有競賽的情況時有發生,經常需要節目組動用“最終解釋權”。

最早節目公佈的賽制,只有簡單的兩句話。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隨後這個賽制的細則被不斷補充。


第一期節目裡看到最後才知道有一個隱藏規則,3個奇襲歌手一期節目最多隻有2人能上臺,劉柏辛要被留到了下一場。

在第5期裡,又新增一個規則:由於蕭敬騰在連續兩期被奇襲之後,不能再被奇襲。這其實是不公平的,意味著第二輪奇襲歌手的選擇權被削弱了,他們只能6選1。

在第6期裡,節目又強調一個規則細節,如果袁婭維被連續兩次“奇襲”,就會直接面臨淘汰。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洪濤還提醒了已經淘汰的胡夏,雖然在和吉克雋逸的兩人比拼中淘汰了,但是擁有了進入突圍賽的機會。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或許一些細節在第一期節目裡就有所交代,但對於一檔追求公平賽制的比賽來說,這些隨著節目進程隨時調整的賽制,都需要說服力。

賽程過半,《歌手·當打之年》的奇襲賽制是成功的嗎?

這是一個身份決定立場的問題。

從節目組的角度來看,功利地講,從1%到2%高歌猛進的收視率表現,已經證明了新的玩法已經完全成功了。


從每一期的節目呈現來看,它在90分鐘內常規的表演賽之外,增加了一個全新的衝突點,每一期節目足夠具有懸念,高潮迭起,還強化了每兩期節目之間的關聯,這都是拉動收視率的高招。

但同時,這樣也讓人幾乎忘了這是一個要爭取到總決賽的節目。以至於現在出現了8季以來前所未有的局面——


賽程過半,只淘汰了1名首發歌手。


奇襲歌手,就代表著“低人一等”嗎?


新鮮血液的能力不足,在線歌手自帶光環,再不放出王炸改變一下陣容的話,等到觀眾再一次審美疲勞,恐怕“奇襲”賽制也只夠玩這一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