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疫情排查的“眼睛”和“耳朵”

“你沒回家是對的……你有你自己的工作,而且你回來的話,也有風險。”看到妻子的回覆後,許弟培默默地放下了手機,專心完成手上的暗訪報告。兩輪暗訪,數千公里的行程,連續四五次經過自己的家門口,但他只選擇瞭望上一眼。

他们是疫情排查的“眼睛”和“耳朵”

暗訪組(左一為許弟培)在巫溪縣雞心嶺交通檢查站進行查訪

來到祖國“心中”的交通檢查站

2月12日上午11點,當暗訪組的車抵達巫溪縣徐家鎮雞心嶺時,當地的氣溫是-3℃左右。從巫溪縣城出發2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雞心嶺的交通檢查站下車,許弟培明顯感到一陣刺骨的寒冷。“地面沒有積雪,但旁邊再高一點的山上,已經白雪皚皚了。”許弟培說。

在全市的社區排查中,重慶市委政法委調配人員赴基層進行了五輪暗訪督查工作。2月12日至14日的第二輪暗訪中,許弟培所在的暗訪組,來到巫溪、巫山、奉節三地進行明察暗訪,瞭解在社區排查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金雞嶺又稱雞心嶺,位於位於重慶市巫溪縣、湖北省竹溪縣、陝西省鎮坪縣三省(市)交匯處。“走上雞心嶺,一腳踏三省”指的就是此嶺。這裡是西南、西北、華中三大區的交匯點,是中國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恰好位於雄雞版圖的心臟位置,所以有“自然國心”之稱。

許弟培說,他們將這裡作為暗訪的第一站,不僅是因為雞心嶺地理位置特殊,同樣因為這裡是疫情防控的一個重點交通卡口,“這裡和湖北省交界,三地居民來往很多。疫情發生後,過往的車輛減少,但居民來往並沒有中斷。”在雞心嶺的交通檢查站上,有民警、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政府人員10多名疫情防控人員。

當許弟培他們推開檢查站旁邊一間小屋的門時,屋內的情況讓暗訪組人員感觸頗深:一間10多平方米的休息室,角落上堆放著食品和各種物資,有一張小床,而靠近門口的小火爐旁,大家正圍在一起烤火。許弟培瞭解到,由於雞心嶺海拔1300多米,夜裡這裡最低氣溫可達零下七八度。駐守檢查站的防疫人員分成兩組,一組在外執勤,一組在休息室裡烤火,互相輪換。“屋子裡放了很多東西,顯得很狹窄。那個火爐就更小了,輪換的五六個人圍不過來,男同志們就讓女士在內圈烤火,自己站在外圈……”

他们是疫情排查的“眼睛”和“耳朵”

暗訪組(左一為許弟培)在萬盛經開區一家藥店查訪

只朝家的方向深望了一眼

許弟培參加了第二輪、第三輪的暗訪工作,其中兩次來到奉節縣,“我們去草堂工業園區走訪,因為那裡有三家復工復產的企業,其中一家生產口罩,兩家生產護目鏡……然後我們又去了興隆鎮石乳村交通檢查站,那裡到縣城有2個多小時車程,比較偏遠,但又和湖北交界,所以需要去看一看……”

和許弟培同一暗訪組的人都知道,許弟培就是奉節人,他在奉節當地長大、工作,後來才調到市委政法委國安辦綜合協調處。許弟培的妻子也是奉節當地一名政府公職人員,如今正在休產假,在家照顧孩子。

“第二輪暗訪到奉節的時候,我並沒有告訴妻子,一是因為這是暗訪工作,二是我們暗訪的行程很緊張,也沒時間回家看一看。”許弟培向記者回憶說,2月14日他們在奉節縣城各處查訪時,車子曾三四次經過他家小區門口。許弟培並沒有叫司機停下車,只是在路過的時候,朝著自己家的位置望上一眼。

“我父母也住在奉節縣城裡,我們暗訪的時候車子也經過過那裡……”在第二輪暗訪結束後,許弟培才把自己到過奉節的事情向妻子說起。妻子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對許弟培說:“你沒回家是對的……你有你自己的工作,而且你回來的話,屬於外來人員了,也有風險。”妻子的理解反倒讓許弟培覺得有些愧疚。在第三輪暗訪時,許弟培又一次經過自家小區門口,他當時只是想“疫情早點過去,這樣我們一家人也能安安心心團圓”。

他们是疫情排查的“眼睛”和“耳朵”

暗訪組(右一為許弟培)在南川區一交通檢查站查訪

及時發現排查中的問題

許弟培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於中國乃至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新難題,全覆蓋的社區排查對於一線的防控人員來說也是一個新難題。暗訪組的目的並不是要發現問題進行追責,而是及時發現疏漏和短板,進行整改和彌補,讓社區排查工作真正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暗訪組就要充當“眼睛”和“耳朵”的作用,發現好的做法,及時推廣,發現缺漏,及時補救。

例如暗訪組在第三輪檢查時來到石柱縣冷水鎮河源村的一處交通檢查站。許弟培等人就發現,在這個交通檢查站旁邊門市的玻璃門上,貼著許多村民們簽字的“承諾書”。

原來,這一處交通檢查站也是位於重慶和湖北的交界處,不時有湖北的村民到該檢查站來,試圖通過檢查站到石柱境內購物。防疫人員在將他們勸返後,還要求村民們在承諾書上簽字,並張貼出來。“(這種)做法就欠妥,不能用這樣帶有歧視的方式來對待湖北當地人。”許弟培所在的暗訪組在現場就對這樣的做法表示反對,建議當地部門及時整改。

重慶市委政法委政法隊伍建設指導處副處長湯勇向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介紹說,他們在對大足、榮昌、永川三個區進行暗訪時就發現了一些“亮眼”的做法。暗訪組在其中一處高速路下道口時,接受例行的檢查。“檢查人員就將下高速路的人員分類,本地車輛一類,重慶其他區縣來的車輛又為一類,重慶市外的車輛又分為一類。各類車輛的司機可以通過掃二維碼,核實相關的數據,通過檢查站。這樣就節省了很多時間。”

湯勇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暗訪組的工作其實也充滿了艱辛,“每天早上七八點就出門,暗訪完後還要完成當天的報告,一般下班都是晚上八九點了……平時車上都備足了方便麵和礦泉水。走到一個區縣,能在和我們對接的單位食堂吃一碗熱面就很不錯了,平時在外面,我們都是找路邊小店要來開水,泡上方便麵,就在路邊解決‘一頓’。”

不過湯勇和許弟培他們都覺得,和奮戰在一線的疫情排查人員相比,他們這點辛勞“根本算不了什麼”。“我們在向一個區縣的政法委副書記了解情況時,這位副書記低下頭,輕輕嘆了一口氣說‘哎,我也是一天都沒有休息,下面的幹部和工作人員就更沒有怨言了。’”

縱深閱讀>>

重慶市委政法委幹部處處長李友生向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介紹,目前重慶市委政法委已經累計調配4批次96人次,赴基層一線開展暗訪督查工作。工作組“不打招呼、直赴一線、直奔現場”對發現的具體問題當場督促落實整改,他們“火眼金睛”,彌補短板漏洞,為我們“疫戰”增添“身邊平安”。

“在疫情最初期,大家都還沒警覺的時候,我老婆曾問我‘你怎麼那麼忙’,我只回答了6個字‘為了你,為了我’。”重慶市委風險防範辦負責人張強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如今與病毒的戰鬥,我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即使我們知道必勝,但依舊不能放鬆警惕。

1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言及“人傳人”後,重慶當即暫停與武漢的包車往來。1月23日,重慶暫停與武漢的班線客車往來,同時由武漢載客到重慶的旅客列車以及往返重慶和武漢的民航航班全部暫停。1月24日,重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進入“一級戰鬥”狀態。重慶市委、市政府的決策,突出一個“早”字。“在啟動一級響應後,重慶立即開始了社區排查,這在全國也是走在前列的。”

1月24日-1月26日,重慶用三天時間便完成全市80%常住人口的排查工作,日均組織40多萬鎮街、社區、衛生、公安等工作人員,不斷開展滾動排查。隨後,重慶還進行了人群精準管控,包括十類重點人群。在更為宏觀的區域層面,重慶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到3月10日,已經連續兩週無新增確認病例報告,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在歷史的洪流面前,都顯得那麼的渺小而無助。然而抗“疫”的幾十天以來,全世界人民都已經看到,中國人並不是各自為戰的一盤散沙。中國共產黨匯聚起了每一份力量,全國各民族同心協力,共同作戰,這份力量足以扭轉乾坤,戰勝一切困難。

2020年的3月,困擾著中國人的這個“冬天”即將過去,迎面而來的是人間四月的春天。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譚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