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清宮太監打板子,能把豆腐裡面打碎,外面完好,是真的嗎?

竹喬喬


“打板子”最初的時候被稱“笞刑”和“仗責”,明清以後,笞刑被強化為“廷仗”,“打板子”從來就不是死刑的一種,板子做成扁平狀的,就是為了給犯人保命。實際上被這玩意活活拍死得人太多了。一開始皇帝還下禁令,唐太宗規定板子只允許打臀部,不允許打其他位置,後來可能是因為殺人太爽,也就顧不了那麼許多了,歷史上死於“笞刑”的有頭有臉的官員比比皆是——

隋代,隋文帝楊堅親自下令笞殺楚州參軍李君才,又棒殺大理少卿趙綽、鴻臚少卿陳延。唐代各朝對於捕獲的各地“反賊”首領,多用杖殺代替斬、絞等死刑。北宋初年,太祖趙匡胤於建隆二年(961)四月杖殺商河知縣李瑤,又於開寶五年(972)十二月杖殺內班董延諤。太宗趙炅於太平興國三年(978)七月杖殺中書令李知古,八月又杖殺詹事丞徐選。南宋初紹興十二年(1142)九月,高宗趙構杖殺偽福國長公主李善靜。

清宮太監打板子,能把豆腐裡面全打碎,外面完好無損,是真的嗎?聽起來太監個個都是武林高手,不過確有其事。

清朝有一個“鬼才”作家叫李伯元,他是一個相當多產的作家,才思之敏捷,十分罕見。他寫過很多對黑暗官場揭露的書,其中有一本著名的譴責小說《活地獄》,詳細地描述了打板子練習杖刑的方法:

將豆腐包在牛皮紙裡打,紙碎而豆腐不碎;拿板子打一塊完整的豆腐,只可以有聲音,但豆腐皮不能被打碎,豆腐裡面被打得稀碎,外面看著卻完好無損。這樣的手法叫“只傷經絡,不傷表皮”,也稱“筋骨傷”。而另一種方法是隻傷表皮,不傷內裡,叫“表皮傷”。

《歷代刑法考·刑罰分考十四》是一本有據可靠的正史類書籍,根據記載,明朝的錦衣衛在訓練的時候,先造兩個假人,一個在屁股的位置放上磚頭,一個則在上面包著紙,放磚頭的是練習“外輕內重”手法,放紙張的是練習“外重內輕”手法。而豆腐裡面稀爛,外皮完整就是外輕裡重的極致了。

這樣下來有幾種結果,比如《獄中雜記》記載的,三個人都受了“笞刑”,第一個看著傷得嚴重,其實第二天就活蹦亂跳了;第二個看著也比較嚴重,休養了一個月才恢復;第三個表皮完好無損,看上去沒有傷,卻因為骨折估計這輩子都爬不起來了。這就是“外輕內重”的“笞刑”手法。

杖刑是很疼的,疼得犯人亂叫亂扭,10下之內必然暈厥,然後潑盆涼水接著打。這打人還有潛規則——

如果給錢多呢,打的人看著用力很大,落下去損傷卻很小;如果給錢少,幾十板子下去,即使不致命,傷筋斷骨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也引發了行業內的灰色收入,讓行刑人員成了一個油水多的肥差。

犯人在行刑之前,家屬會設法買通行刑人員或者縣太爺,讓他們手下留情,所以衙役打人,要看縣太爺或者監斬官如何發令——

如果他們只說“打”,那就是不能打死;如果他們說“實實地打”,一般三十大板之後,不死人也廢了。還有縣太爺會拿一根籤子示意,如果拿著籤子頭,代表重重地打;如果拿著籤子中部,表示“只傷表面,不傷筋骨”;如果拿著籤子尾部,代表連表皮也不許傷。可見有錢能使鬼推磨,如果沒錢,連生死都無法作主,也實在是可憐。

這種刑法的可恨之處,是對女人的懲罰比較嚴重,特別是在宋明清三個朝代,只要女人犯了錯誤,要被執行杖刑,必須“去衣受杖”,很多女人捱打後受不了這種侮辱,就上吊自殺了,對於女子而言,這種懲罰以心理折磨為主,皮肉之苦倒在其次了。


靜說歷史


在清朝的歷史上,有一位皇帝極其寵愛的妃子,被扒光衣服,在大庭廣眾之下,當著太監宮女的面被打板子。當然下著命令的並不是皇帝,而是清朝實際掌舵人慈禧太后,而這位妃子就是光緒皇帝最寵愛的女人,珍妃。

光緒皇帝的皇后乃是靜芬,此人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後來被稱為裕隆皇后。話說此人長的是真不怎麼樣,顏值低,背還駝,臉非常顯老。光緒皇帝對她是極為不滿,不過是慈禧太后強制安排了這門婚事,光緒不娶也要娶。光緒皇帝內心也是痛苦啊,想到自己堂堂一個皇帝,沒實權也就算了,皇后竟然這麼醜,而且自己根本就沒有三千佳麗,也就只有三個女人。

一是裕隆皇后,二是瑾妃,三是珍妃。這三人,說實話都不怎麼樣,尤其是前兩人,實在是平平無奇,甚至於還有點醜,唯獨珍妃有幾分姿色,和前兩人一比較,反而顯得更加漂亮了。話說美女還真是對比出來的。

因此光緒皇帝就將珍妃當成了寶,將這人給寵上天了。而珍妃也是,內心異常的膨脹,做了一些不合宮廷法度的事情,自私任性也就算了,竟然還幹起了賣官的勾當,被慈禧太后給知道了。在1894年的一天,慈禧太后決定收拾一下珍妃,讓她不要這麼囂張,於是珍妃就被當眾扒光衣服,被太監打板子。

珍妃被打的血肉模糊,直接暈過去了。據說太醫張仲元在珍妃被打的後幾天,每天都要去後宮給珍妃看病,因為病情實在是太重了。珍妃出現“惡寒發燒,兩肋串痛,六脈沉付”等症狀,在床上幾乎躺了一年才好。這樣看起來,珍妃受的傷實在是太嚴重了,慈禧下手實在是太狠了。但是根據相關記載,慈禧也只是說了一句話:杖之,降為貴人。

行刑的太監估計是看到老佛爺如此生氣,都不敢輕輕地打,才導致珍妃吃了大苦頭。

打板子是一門非常講究的手藝,不是誰都能幹的,也不是隻要有力氣就能幹的。將豆腐裡面打算,外面完好,這種人是有的,但是應該很少,這需要長年累月的實踐,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就好像庖丁解牛一樣,經過反覆的實踐,方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達到神乎其技的手法。對於大多數太監來說,根本做不到這種水平,他們只會使用蠻力,傷其體膚,要是打的嚴重的話,會對人造成內傷。而珍妃的這種情況,無論內傷外傷,皆是十分嚴重,估計是慈禧身邊經常打人板子的太監所為。


徐聊


我們在電視劇中可以看到,古代打板子的場景,施刑的人看著也並沒有出多大的力氣,但受罰的那人看著就很痛苦了。難道真的就像打板子只把豆腐裡面打碎,然而外面就毫髮無損,依舊完好嗎?

打板子是杖刑的俗稱,但是打板子名義上並不是死刑,但卻很多時候都能夠將人活活打死。“板子”是扁平狀,主要目的是施以懲戒,給犯人保命用的,但是自從漢代以來,直到清朝,被這板子活活打死的人也不計其數。

但是為什麼挨板子有的人死,有的人只是皮肉傷,這裡面可是大有門道。我們要知道,打板子可是一門技術活,不是誰都能上的,首先要拜師,從師傅那裡學會如何打,那可是一項肥差。

練習的技術手法就有兩種:

第一種是:將豆腐包在牛皮紙裡打,紙碎,而豆腐不碎。

第二種是:將石頭放在軟布里,軟布毫無損傷,而石頭成為粉末。這兩項手法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從外表看起來力度都非常重,但實際受傷程度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一種是表皮不傷,而筋骨傷,另一種是隻傷表皮卻不傷內裡。同時,打板子雖然是一項技術活,但是板子卻是關鍵所在,板子分兩頭,一頭灌鉛,一頭中空。所以打板子是肥差,受刑的人都會賄賂小吏,一百板子也死不了人,要不然,用灌鉛那頭打,可能十幾下就非死即殘了。

在清朝宮內打板子,不僅僅是肉體上的懲罰,還有心裡上的處罰,打板子是需要脫去褲子的,這無論對於男人還是對於女人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侮辱,很多女子因受刑法後,無法忍受侮辱,而選擇了自殺。

所以說,清朝為了懲罰犯人還真是想出了不少花招啊,總之,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唯戀無名


打板子的高手完全可以做到的。

笞刑和杖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打板子“,打板子這是一門技術活,古代一些打板子的高手完全可以做到打豆腐表面不破,而裡面盡碎的情況。


明朝的《歷代刑法考》這本書裡面就有對杖刑的描述,明朝惡名昭著的暴力偵察機構錦衣衛就是用刑的一把好手,裡面對於杖刑的訓練也是極其規範的。

錦衣衛在進行杖刑的訓練時,通常會製作兩個皮質的假人,一個假人在屁股這個位置放一個板磚,這個就是外重內輕的手法,也就是會造成一種打豆腐,豆腐不破而裡面盡碎的效果。而另一個假人就是放置一個紙包,用以練習外輕內重的手法。



而且不要小看這個杖刑,在古代很多時候杖刑都是會出人命的,由此也催發出了一個潛在行賄的地下行業。

所以我們一般在電視劇裡面也可以看到一般要遭受杖刑的人都會去賄賂這個打板子的人,一般來說,給過錢的大多都是皮肉之苦,並不傷及根本,而家境貧苦的人沒錢賄賂他們一般就要吃苦頭了,往往在遭受杖刑後基本不是死了,就是半殘之身。


這個歷史很正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杖刑,我們俗稱“打板子”,這是古代刑罰史上最悠久的一種,使用的刑具有竹板和荊條。歷史上執行這種刑罰的人一般是衙役,清朝李伯元在他的小說《活地獄》裡寫了這麼一段:

皂錄(衙役、捕快)用小板子打人都會預先練習,開始用一塊豆腐擺在地下,拿小板子打上去,只准聽到響聲,不能把豆腐打爛。他們練習完以後,豆腐看上去還是完整的,但裡面已經爛了。

這就是關於“杖刑”練習的描寫,當然這只是小說,我認為這樣練習的可能性不大。

古代杖刑在實施的時候確實會存在不公平現象,比如犯人家屬給錢了,打板子的人就會裝裝樣子,揮板子時候很大力氣,但落下很輕,打完後犯人不會有什麼傷;如果犯人沒有給錢,那每一板子都是實實地落在身上,幾十板下來傷筋斷骨都是常有的。

另外還有流傳了一個說法,那就是犯人家屬要找關係,有時候是直接找縣老爺,所以衙役打人的時候就要看老爺如何發令。我們看古代電視劇,縣老爺審案要動刑的時候通常會扔下一根籤子,而老爺拿籤子的位置就表示要用多重的刑:如果拿籤頭,表示重打;如果拿籤中間,表示只傷皮肉不傷筋骨;如果拿籤子底下,表示輕輕表示一下就可以了。

縣老爺拿籤子的傳說是否真實我們很難查證,但是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杖刑在執行時是有輕重之分。那麼衙役要完成這樣的任務,他們是否需要練習呢?其實是不需要的,打人用到幾成力基本上大家都可以控制,至於揮板重落板輕,公堂上也沒人在意你這些。用豆腐練習打板子,這個腦洞開得有點大了。

豆腐是很嫩的,打板子的人不管如何控制力,只要超過了豆腐的承受,豆腐就會碎裂。如今打板子這個刑罰被傳得越來越神奇,有人說打板子技術好的,打完後表皮看起來沒事,但實際已經有嚴重內傷,這完全是違背力學原理啊!

任何物體在受到打擊的時候,力量傳遞都是一層層下去的,就像木工幹活,錘打鑿,鑿打木,木壓地,不可能一錘子下去這股力量完全跳過了鑿和木,直接在地面砸出一個大坑,這種情況只有武俠電影裡才會出現。

結束語

古代打板子真不是什麼技術活,那時候一般使用竹板比較多,至於我們電視上看的大木棍、水火無情棍這些都比較誇張,因為杖刑不是死刑,只是讓犯人吃到苦頭而不是要他們的命。如果用超重的刑具來打,那杖刑也就被納入死刑行列了。

日本古代也有杖刑,他們打的方式又不一樣,我們是用竹板扁的一面打,他們是用竹板邊打!一板子下去就是皮開肉綻,就像被刀子割了一般。


水煮汗青


講的那麼玄,來個理科生給講講,分析分析,個人是感覺角度,力量,加力時間。

根子不是圓的,這一點很多老圖可以佐證,同樣的力,面積大的打人疼還是面積小的打人疼,心中有數吧,就是滾釘板原理,一個人站在一根釘子上,估計腳一下就穿,可若是無數根組成的一塊上,最多感覺有點麻,皮都很難破,前提是無數根,緊緊組合。

力量就是,打的時候看發揮,有時候空中舞了,快打到了收了下力,就跟老式香江電影中拳拳到肉力量感十足一樣那種,其實是身上抹了粉,而這個是空中很給顯示力量,最後再收一下或者加一下,就是憑空增大受力。

最後就是某位工科大佬講的動量原理了,是打在人身上的時間,有的是挨著就走,有的是在人身上挨一會,有的是打到底,打到骨頭,那位大佬的分析是,當挨著皮,那估計是內裡全破,表面傷害不大,動量全部傳到內部,是內部瘀傷這種,之後是挨一會,這種考驗技巧了,力量會傳遞,但在中間慢慢消耗,最後就是看著很重,其實養養就沒事了,最後就是一打到底,那估計骨頭都要打斷。


肉串串魚擺擺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行只要把東西弄深了,都能弄出絕活出來。這不宮裡的太監打板子的時候都能夠打出一個絕活出來,據說能夠把人打的外面簡直看不出來,裡面卻是受了極嚴重的內傷。



在電視劇裡面看到皇帝發火的時候,都會把自己手上的臣子處以杖刑。杖刑這種刑罰實際上非常的可怕,據說有很多大臣都被杖刑而死。當然在宮中這種刑法也是經常使用的,宮中有很多太監或者宮女,他們如果不受規矩的話,有可能就會被處以杖刑,有時候這些奴才觸怒了皇帝,也有可能被皇帝直接處理杖刑,這個時候他們都非常的害怕。



因為宮中實杖刑的那些太監可謂都是這方面的高手,他們都經過專門的訓練,有的都打了幾十年的板子,完全可以做到把人打的生不如死。這個時候要看皇帝的心情,或者是他們所犯的事情大小,如果犯的事比較大,或者是皇帝相當的惱怒,那麼他們就小命難保了。當然如果有人賄賂太監,或者是被罰的人,地位非常的尊貴,他們也不敢下重手,這個時候掌管杖刑的太監完全可以做到把人打在表面非常的慘,但裡面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傷害。



他們這種功夫可謂是一直傳承下來,並且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他們剛開始訓練的時候是用磚頭訓練。就是在磚頭上布一層紙,在上面打,把磚頭打碎了,紙卻不能夠出現問題。久而久之,他們的功夫晉升之後,就可以用豆腐代替磚頭,從而實現能夠把豆腐打碎,而外面的紙卻不成問題。總之這絕對是一門技術活,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夠有成效。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我認為這門技術活是真實存在的,就像我有一次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廚師在一個吹鼓了的氣球上切豆腐絲,最後一塊豆腐都切完了,氣球完好無損,讓我歎為觀止。所以,清朝太監打板子,能把豆腐裡面打碎,而外面完好是真的。原因分析如下: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有需求就有人勤加練習這門手藝;

當然,一般是不會練習如何把豆腐裡面打碎而外面完好。施以刑法的人,想看到的應該是隔著軟布或者豆腐打人的板子,最後軟布不破或豆腐不破碎,而人的身體裡面受了很重的內傷,五臟六腑和骨頭都幾乎散了架。

古代一般有地位的主人,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達官貴人都不會親自動手。一般都會有專門的奴僕來執行這一項工作,一般不是力氣大的就好,是那種跟著師傅學過,親自上手實習過幾年的老手為最佳。

這些奴僕平日裡,和其他人一樣,也是幹著粗活累活,沒什麼表現的機會,就等著在執行“杖刑”的時候表現一下,哄得主人開心,討點賞錢。於是,在平日裡沒事的時候,他們就會互相練習,怎麼掌握力度,怎麼更疼,怎麼看起來不疼其實傷及內臟。久而久之,他們的技術水平就爐火純清,主人指哪裡打到哪裡,主人讓打成多大的傷疤就能打成多大傷疤。

這是因為主人有時候下達的命令,真真假假,有的是真的生氣了,有的只是裝裝樣子,他們也得學會察言觀色。

2️⃣在古代,如掌握了這種手藝,關鍵時候還可以為自己謀取福利;

在古代,主人家就是通過平日裡的“杖刑”來樹立自己的威嚴,執行自己的家法。而一般執行“杖刑”的人是固定的,所以平日裡的僕役、丫鬟們都會刻意討好這些打手,以便改天輪到自己被執行“杖刑”時能夠手下留情一點。

所以,掌握著“杖刑”實際輕重的打手,有了一手控制力度的技術後,在古代是非常吃得開的,平日裡有好吃好喝的。哪怕是那些主人家的小公子和小公主,也會客客氣氣,發點賞錢,為將來可能承受的“杖刑”買點保險。


問題總結:

有需求就有供應,真是因為在古代實際生活中,不管是清朝,還是哪個朝代,都有著對“杖刑”力度控制的市場需求,所以就有了這種特殊的技術。不過,這種封建社會下的身體責罰制度,也是舊時代留下來的殘忍制度,幸好現在已經廢除了。


醉觀滄海


封建統治者在長期的封建專制統治中,研究了很多殘酷的刑罰,這些刑罰用來鎮壓老百姓,打擊敵手,其中打板子就是很常見的一種刑罰。

在皇宮裡,皇帝對誰不滿想殺誰或者想打誰的時候,就會對這個人施以刑罰,最常見的就是打板子了,清朝的皇帝下令打板子就有皇宮裡的太監執行。

這些太監平時都是經過了專門訓練的,他們在上崗之前先是打磚頭或者石頭,不是直接打,而是在磚頭或者石頭上墊上紙張打,一開始打肯定不掌握技術,要打破紙張,這是不合格的。

什麼是合格?必須要練到板子打到紙上,但是紙張毫髮無損,而下面的磚頭或者石頭卻被打碎,這就算是初步合格了。

下一步接著練,打的就不是紙包石頭了,而是打豆腐,要求是把豆腐內部打碎,但是表面完好,這是個技術活,等練到這個要求了,這太監就可以上崗了。

這樣的手段用來打人,那自然很可怕,設想一下,人的屁股就是一塊豆腐,被太監一頓打,表面完好,但是內部結構已經被打碎了,人還能活嗎?封建統治者的歹毒,由此可見一斑,殺人還要讓被害人受盡痛苦。

清朝的打板子要聽太監的口令,太監說,用力打,就是不用打死。如果說著實了用力打,那就是要打死。

這樣的刑罰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被皇帝掌握了,明朝叫廷杖,一般是打80棍,都是錦衣衛負責行刑,行刑地點是午門外,司禮監太監負責監督,行刑的錦衣衛要看司禮監太監的腳,如果太監的腳尖是分開的,那就是不用打死,正常行刑即可。

一旦太監的雙腳合攏,那就是要打死這個大臣,所以就要用到表面完好,內部損傷嚴重的技術。行刑的錦衣衛打5棍換一次人,80棍要用16人打完。明朝一共施行廷杖500餘次,打死大臣50人餘人,死亡率已經達到10%了,可見這個刑罰的歹毒。

封建社會的皇帝的居心之歹毒真是讓人髮指,竟然能想出來這樣的辦法處罰自己的身邊人,要知道不管是皇宮裡的宮女、太監,還是朝廷的大臣,都是一天到晚伺候皇帝的。皇帝一生氣就要用這種手段殘酷的摧殘他們,甚至直接活活打死,這樣的皇帝的確是蛇蠍心腸。

除此之外,包括皇帝在內的封建統治者還發明瞭很多其他的殘酷刑罰,唐朝的來俊臣發明的酷刑,其中有一種是枷鎖,最輕的一種枷鎖叫定百脈。望文生義的解釋一下,只要戴上這個枷鎖人的所有的經脈就等於被鎖定住了,可見其野蠻殘酷。還有個請君入甕的故事,也是一種殘酷刑罰。

直到晚清,曾國藩還發明瞭一種酷刑叫站籠。在鎮壓和殘殺人民這方面封建統治者可謂不遺餘力。在殘酷迫害百姓這件事情上封建社會的官僚,也是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慘無人道的刑罰都被丟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成了封建社會罪惡統治的罪證,在繼承和發揚封建社會的文化精華的同時,還要繼續剔除封建文化的糟粕。


小小嬴政


打板子是比較通俗的叫法,它其實就是杖刑,是傳統五刑之一。杖刑表面上看起來並不殘酷,但對被施刑者來說也是極為痛苦的,輕的,一般屁股開花血肉模糊;重的,基本數月都下不了床,甚至掉了性命。

杖刑看起來簡單,其實也是技術活,是靠手藝吃飯的。有句古話:笞杖在手,生殺輕重僅在一念之間。一般來說廷杖高手能打的隨心所欲,想打內傷還是打外傷都能變幻自如,主要是看上面如何授意了。而如題主所言把豆腐裡面打碎,外面完好,這種水平沒有幾十年光景是練不出來的。


史料記載,廷杖行刑人在上崗前都需要專門的訓練和培訓。比如把草紙包在木頭上打,能打到草紙不破,而木頭開裂,這是打內傷的水準;還有一種是,在豆腐外面包著草紙,打到最後是草紙爛了,豆腐不碎,這是打外傷的水準。

廷杖最早是由專人的行刑人執行。比如,在明朝一般是都是錦衣衛負責行刑,司禮監負責監督計數;而到了清朝就由皇宮裡的太監執行,司禮監負責監督計數。同時在行刑的時候,也有套路可言。一般來說行刑者都要領悟司禮監的意思,或者說看他們的腳。如果司禮監太監的腳尖是分開的,那就是不用打死,正常行刑即可。

歷史上明朝的朱元璋是比較喜歡杖刑的皇帝之一,特別是對那些喜歡直諫的官員。於是就有一些官員還以此為榮,認為自己是個忠臣。當然,更多的時候受刑還是比較痛苦的。據說明朝第一個直接被杖刑打死的是朱元璋的本家,叫朱亮祖。朱亮祖也算是明朝開國功臣之一,老朱登基之後,封他在廣東為官,但他勾結當地豪強欺壓百姓,最後被朱元璋直接杖斃,這也是歷史上為數不多,比較大塊人心的杖刑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