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宮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殿堂,原來存貨這麼多


凡爾賽宮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殿堂,原來存貨這麼多


凡爾賽宮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殿堂,原來存貨這麼多

每年大約有1200萬名遊客來到凡爾賽宮,但是沒有一個遊客曾涉足於此。名為“小馬廄”的王室宮殿中共有5000多件雕塑,還有許多文物的仿製品,獨家敞開了大門。

這是凡爾賽宮最美、最充滿夢幻色彩,同時也是最神秘的地方。30多年以來,這裡一直是一個禁區。如今,它向公眾敞開大門。

凡爾賽宮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殿堂,原來存貨這麼多

盧浮宮內還有不為人知的神秘殿堂?這真令人難以置信。更何況這並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附屬建築,而是偉大的建築師儒勒·阿爾杜因·芒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的建築作品——國王的“小馬廄”宮殿。在宮殿內部,我們可以看到一系列雕塑作品和文物的仿製品。用更專業一點的術語說,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石膏藝術館。在這裡,5000多件藝術傑作緊密地排列在一起,真實的歷史、神秘的故事與宗教氛圍相互交融,偉人的塑像正對著石膏女神的倩影。這是凡爾賽宮最美、最充滿夢幻色彩,同時也是最神秘的地方。30多年以來,這裡一直是一個禁區。如今,它向公眾敞開大門(需提前預約)。在開放之前,我們有機會親臨這座宮殿,並拍攝了一系列圖片:一座前所未有的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殿堂,原來存貨這麼多

路易十四:古典文物的收藏家

這座石膏博物館有一段精彩而漫長的歷史。這個展館的文物有三個不同的來源:盧浮宮仿製藝術品館藏、工藝美術學校藏品和考古藝術學院藏品。正因如此,我們才可以看到如此繁多的藝術傑作。路易十四對古希臘雅典文化極為推崇,而這些古典雕塑在路易十四時期,“國家操控”成為藝術界無法阻擋的潮流。

凡爾賽宮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殿堂,原來存貨這麼多


王室收藏的藝術品數量急劇增長,我們眼前的這座殿堂便見證了這一點。

便是最好的見證。追尋古希臘式的完美藝術是國王一直以來的信條。17世紀法國作家拉布呂耶爾曾這樣寫道:“只有不斷模仿他們(古希臘、古羅馬人),我們才能夠達到他們的高度。”路易十四的大臣科爾貝(Colbert)曾要求法蘭西學院的年輕藝術家一絲不苟地模仿古希臘的藝術作品。於是,漸漸地,越來越多的石膏、石頭和大理石仿製品湧入巴黎,湧向凡爾賽宮。倡導仿製古代作品使國家能夠更好地控制藝術創作,與此同時,古典雕塑也為民間、王室的藝術創作樹立了典範、確立了準則。因此,在路易十四時期,“國家操控”成為藝術界無法阻擋的潮流。王室收藏的藝術品數量急劇增長,我們眼前的這座殿堂便見證了這一點。

凡爾賽宮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殿堂,原來存貨這麼多

作為古希臘、雅典文化的愛好者,路易十四國王收藏了大批那一時代的雕塑。如今,藉此次展覽之際,這些雕塑又重新匯聚在了凡爾賽宮。用凡爾賽宮博物館館長卡特琳娜·佩賈爾(Catherine Pégard)的話說,“凡爾賽宮是王權的象徵。而這些作品的風格與宮殿氛圍相得益彰。”同時她補充道:“路易十四對於藝術品收藏是如此熱愛,這對於藝術家來說是一個絕好的機遇。他們創作出的傑作有時甚至可以超越古代的作品。”將凡爾賽宮打造成新的羅馬,是這位推崇古典藝術的國王的畢生追求。這次展覽則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在參展的200多件作品中,有許多作品是自1789年大革命之後第一次回到法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