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千萬不要隨意給娃用

節假日期間,孩子總會因為環境差異大造成的水土不服或飲食不習慣,出現嘔吐、發燒等問題。家長切不可根據成人的用藥習慣給孩子喂藥。孩子不是縮小版的成人,他們的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對藥物的反應與成人有所不同。


2020年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千萬不要隨意給娃用

這些藥物兒童不可亂用!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藥對小孩感冒發熱,確有良好的解熱鎮痛作用,但是12歲以下的兒童要慎用。英國衛生部門經多年調查,確認12歲以下兒童服用過量阿司匹林易患瑞氏綜合徵。瑞氏綜合徵開始時發熱、驚厥、頻繁嘔吐,最後昏迷,肝功能受損害,很容易誤診為中毒性腦病或病毒性腦炎。兒童患流感、水痘時,服用阿司匹林導致瑞氏綜合徵的可能性,比其他情況要高25倍。


2020年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千萬不要隨意給娃用


維生素A製劑

維生素A與骨骼的生長有關,它可以使軟骨成熟,退變。維生素A不足時,可減慢骺軟骨細胞的成熟過程,一個健康的孩子不會無故缺乏維生素A,故隨意給孩子服用維生素A是錯誤的,維生素A服多了,可影響骨的發育,使軟骨細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壞,骨只長粗而不長長,使孩子長不高。


2020年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千萬不要隨意給娃用

氨咖黃敏膠囊

速效感冒膠囊,因其療效快,服用方便而被人們普遍選用。但是,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肝臟的解毒功能也不夠健全,在感冒發熱時服用氨咖黃敏膠囊,易引起驚厥,可導致血小板減少,甚至肝臟損害。故嬰幼兒感冒時忌服氨咖黃敏膠囊。


2020年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千萬不要隨意給娃用

補藥

有些家長自行給孩子服用中藥滋補,如服用人參、人參蜂王漿、冬蟲夏草、北芪精等,以為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這些補藥可能正把孩子推向病態:男孩口唇邊汗毛變粗、變長,陰莖變粗,易勃起;女孩乳房在八九歲就開始增大,且有陰蒂增大等現象——這些由濫用補品而製造出來的性早熟已成為兒科的新疾病。可見,濫用補藥後果不堪設想,家長切不可弄巧成拙。


2020年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千萬不要隨意給娃用

丙種球蛋白

丙種球蛋白的主要作用是預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質炎。對其他傳染病的防治無確切的效果。由於丙種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盤血製成,濫用可能出現蕁麻疹等不良後果,所以不能濫用。


2020年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千萬不要隨意給娃用

某些抗菌藥

● 新生兒的肝酶系統相對不足,同時腎排洩能力又差,一些毒性大的抗菌藥,如主要經肝代謝的氯黴素、磺胺藥,主要自腎排洩的氨基糖苷類、萬古黴素、多黏菌素類、四環素類、呋喃類藥等均應儘量避免給兒童應用。


● 四環素類(四環素、土黴素、去甲金黴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可與新形成骨和牙齒中所沉積的鈣相螫合,從而引起牙齒的色素沉著及牙釉發育不全(黃褐牙),易發生齲齒,故對新生兒或8歲以下兒童禁用。


●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阿米卡星)對兒童的腎和聽神經有嚴重損害,年齡越小的嬰幼兒對這些藥排洩越慢。因此,常造成藥物性腎炎和聽神經功能障礙而致耳聾,部分小兒造成永久聽力下降和聽力喪失。


● 氟喹諾酮類藥(諾氟沙星、氧氟沙星、依諾沙星、環丙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曾致少數病例出現嚴重關節痛和炎症,因此不宜用於骨骼系統未發育完全的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


● 氯黴素類可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特別是長期、大量使用時更甚,對兒童不宜使用。


2020年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千萬不要隨意給娃用

兒童安全用藥,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什麼?

我們都知道個體差異的存在,別人用泰諾林退燒就管用,我們也用,用了還真的就管用,立竿見影,這就是適合孩子的藥物嗎?這只是一方面,這只是藥物的有效性一個方面,在兒童用藥的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用藥的安全性!我國每年因為用藥不當約有3萬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造成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的更是難以計數。

給孩子做一份用藥安全基因檢測(可居家自行取樣檢測),是現階段每個家長首當其衝、最需要考慮的家庭醫療需求。


2020年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千萬不要隨意給娃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