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談談社會誠信問題,怎樣才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如何促進中國人合作?

思維相對論o啟智解惑


民間借貸和人與人之間交易,一旦出現糾紛,受害一方將損失慘重!

如果走訴訟也不會有太理想的結果。

律師、不管輸贏先交費!

法院、要求的證據,很不容易提供!

贏了訴訟,執行難!

第一當事人是不是財產轉移。

第二當事人有沒有償還能力。

再就是時間、精力問題,沒有一年半載結不了案。

所以說朋友再好別借錢,親戚再親不借錢。

比如;

張三向你借10萬塊錢,和你關係特別好,但是他太貧窮,你是不是考慮他有沒有能力償還?

李四找你借10萬塊錢,你們關係一般,但是李四財大氣粗,償還能力毋容置疑。

大家考慮怎麼辦?

親情 友情和誠信,慢慢的就淡薄消失了。



用戶中國老兵


跟法治環境有極大關係。

違約的成本太低,而維權的成本太高,自然形成這種狀況。

信任要有法治基礎,違約要有法律來懲罰追究。無限加大違約成本,則信用體系自然能夠建立,合作也就簡單多了。

改天我寫篇長點的文章具體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