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燕‖十中歲月

十中歲月

四十年漫長的歲月,我們從帥氣的小夥子、漂亮的小姑娘走向了娃娃他(她)大和他(她)媽,進而走向了娃娃他(她)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歲月讓我們光滑細膩的臉龐爬完了溝溝坎坎,可無論歲月怎麼無情,永遠也抹殺不了我們四十年前同學間那份純真的友情。就在四十年前的今天,你和我,他和她相約來到了呼市郊區第十中學初三一二班,我們在一起度過了最純潔、樸實的學校生活。教室裡,寢室中,操場上留下了我們看書學習、跑步打球的身影,那時的我們青澀、純樸、害羞、膽怯,男女生之間沒有隻言片語,只有大家低頭學習的場景,一幕幕彷彿就在眼前

記得有次同學們說

劉紅燕‖十中歲月

起劉志強護送女同學回家一事,大家既感慨又興奮。每次放假坐火車回家,一下車,沿路的六七個女生和劉志強相跟上往家走,劉志強個高腿長,一直走在前面,女生們連跑帶顛的緊跟在後面。劉志強時不時還回頭眊一下,生怕把誰丟了。走了一路,劉志強和女生們一句話也沒有,只是默默無聞。有一次走得天黑了,劉志強就聽見刺啦刺啦的聲音,心想不好了,肯定是跟上甚了哇,心裡這個怕呀,可又不敢說也不敢看,等回到家一眊,原來是褲腿上沾滿了刺兒苗,同學們聽後哈哈大笑。劉志強護送女同學回家那種可貴的精神,值得欽佩,用現在時髦的話說那就是一種無言的愛

劉紅燕‖十中歲月

那個年代,懵懂的年齡,想有絲毫的表達也不敢,即便有也只能深藏在心頭。還聽同學們說起張七斤的炒麵,當時那個香呀,捨不得吃,掛在了牆上,誰想到讓耗子可吃了個飽。張七斤開始以為哪個同學偷吃了,可沒想到口袋上的窟窿告訴了他一切。在當時物質極度匱乏,大家沒吃沒穿,好不容易有點吃的,卻讓耗子偷吃了,可以想到張七斤幹氣沒辦法的情形。最近,聽王莉說大通鋪,女生們背靠背,心連心。晚上要是有個起夜,那肯定找不見被窩,要是想翻個身還的喊個一二三,親密無間用在這裡再恰當不過了。

劉紅燕‖十中歲月

我、張慧傑、高丹雲、姜玲鳳是在十中校園住著,條件略微比村裡同學們好點,可也是吃不上穿不暖,有時想解解饞也是很不容易,比如糖果。為了吃糖,張慧傑偷偷地把她家做飯用的銅勺子給換了錢,放學一進門,她媽問“誰見勺子了?”“不知道”她著急的說,生怕母親看出破綻。拿錢換來的糖很快就吃完了,還想吃,該咋辦呢?她又看見了奶奶洗臉用的銅臉盆。有一天,趁奶奶不注意,悄悄地拿出去換錢買糖了。第二天奶奶要洗臉,咋也找不見臉盆,“慧兒,奶奶的洗臉盆哪兒去了?”其實早就讓她換糖了。妹妹們為這事可沒少挨母親的臭罵,後來妹妹們一起要找她算賬,她笑著說:“就因為愛吃糖,我的牙都壞了,沒給你們吃糖,應該感謝我才對”。我們聽後笑得前仰後合,微笑中掛滿了淚水。還有一次我們校園的幾個女生一起結伴去換麻糖,張慧傑奶奶心疼孫女,說:“奶奶給你拿點錢去換,咱們不拿米,太沉了。”我們幾個沒有錢,只能拿著裝著小米的小布袋子,沿著校園內的一條大渠,步行走到陽曲窯。誰能想到,我們都換到麻糖了,就張慧傑沒換上。人家說拿錢不給麻糖,想想都覺得失笑,那時的東西可比錢值錢。想說的事太多太多了……四十年就時間來說是非常漫長的,其實如花開花落,轉瞬即逝,我們應倍感珍惜,珍惜這份因緣而得的誠摯的同學之情。

劉紅燕,呼市人,喜歡寫字,畫畫,剪紙 ,在平平淡淡中尋找美好的溫暖的時光。

劉紅燕‖十中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