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是何物,只教生死相許”,原來作者為它們所寫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就是這句話成就了李莫愁這麼一個經典的角色。而大家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這是有真實故事存在的。

金章宗泰和五年,年僅十六歲的青年元好問去幷州參加科舉考試,在去赴試的途中,見到一個獵人正在彎弓搭箭,隨著弓箭射去的方向,只見空中一對飛翔的大雁,其中一隻哀怨地落了下來,另一隻在空中盤旋哀鳴,不肯離去,當它確定伴侶已死後,便將頭朝地直飛下來,當場撞死在伴侶旁邊。

“問世間,情是何物,只教生死相許”,原來作者為它們所寫

元好問震驚不已,他從老獵人的手中將這對大雁買下,將它們葬在汾河旁邊,並將它們的墳丘起名為“雁丘”。他祭拜一番後便寫下了這千古名句來悼念這對大雁。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這世間的情到底是什麼,能讓這兩隻大雁生死相隨。

“問世間,情是何物,只教生死相許”,原來作者為它們所寫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南來北往,他們一直比翼雙飛,多少個春夏秋冬,不曾分離。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它們在一起的時候在多麼的快樂,但真正到了離別的時候,才知道分離的痛苦,或許它們比人世間的兒女們更加痴情吧。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隨影不離的伴侶已經死去,痴情的大雁會想到,此去萬里,在這渺茫的天空,在這冰雪覆蓋的群峰之間,自己一個飛翔,即使活下去也沒有意義啊。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汾水之上是漢武帝出巡的地方,當年簫鼓喧天,熱鬧非凡,如今卻是一片蕭條的景象。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漢武帝已經逝去,招魂也沒有用了,女山神枉自哭泣,逝者哭不回來。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這對大雁生死相隨的深情恐怕連上天也會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像黃鶯、燕子之類,死後化為一抔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問世間,情是何物,只教生死相許”,原來作者為它們所寫


大雁的愛情故事一定會千古流傳,定會有墨客騷人狂歌縱酒,尋訪雁丘,前來祭奠這對相愛的伴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