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兴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11)——一位“小巷总理”与三名“密接者”的故事

浦兴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11)——一位“小巷总理”与三名“密接者”的故事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3月10日在武汉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社区防控的关键作用。习总书记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与社区工作者亲切交谈时,总书记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群众大事小事都在社区,大家就是临时的‘小巷总理’。给人民群众当服务员,不能干巴巴、硬邦邦的,要让群众如沐春风。”

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3月6的清晨,阳光明媚。双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赵君一早来到办公室,高兴地向大家宣布:“今天上午十点,我们小区的第二位密接者小许就可以解除隔离回家咯!”全体居委干部都感到很开心。赵书记发微信为小许加油鼓劲,叮嘱他回来后的注意事项。随后,又马不停蹄地通过小区“三位一体”工作群,告知执勤保安在大门口注意测量体温,并安排志愿者做好对接服务。

“最近一个月,小区已经出现三位密接者了。第一位已解除隔离正常上班,今天是第二位,还有一位要继续观察9天。”赵书记对每一位密接者的情况了如指掌。“之前在新闻上看到宁夏中卫的伊朗输入病例,浙江8例意大利输入病例,哪里想到这些案例会和我们双桥小区扯上关系?可就是‘无巧不成书’,这两个国际航班上都有我们小区的居民。”赵书记笑着说,“既来之则安之吧!我们双桥是‘福地’,我相信大家都会平安无事的!”

浦兴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11)——一位“小巷总理”与三名“密接者”的故事

赵君从2005年1月以来,就一直在双桥小区工作,一心扑在社区的各种事务上。作为这个有1000多住户居民区的“小巷总理”,疫情发生以来,信息排查、车辆管理、口罩预约、防疫宣传工作全面展开,哪里都离不开作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赵君。随着情况变化,防控重点向“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转移,双桥小区近日出现了多名密接者。如何配合街道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快速妥善处置,为居民守好安全防护的大门,是摆在赵书记面前的难题。

浦兴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11)——一位“小巷总理”与三名“密接者”的故事

说起三次密接者处置,街道“四位一体”快速反应,多方协同作战,每一条指令落实时间都精确到分钟,紧张的节奏和高效的配合,一幕幕画面令她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2月16日下午6点左右,赵书记刚刚下班回到家,正在厨房准备晚饭,忽然接到电话通知:居民小孙因与确诊病例乘同列高铁、同一车厢进入隔离名单。她马上出门,边走边给小孙打电话,告知其做好准备,半小时后120急救车会来接他去集中隔离点。电话那头的小伙子连声问:“我要去哪里?用带衣服吗?笔记本电脑可不可以带?”赵君感觉到他有些慌乱,耐心地开导他,叮嘱他需要准备的物品。

浦兴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11)——一位“小巷总理”与三名“密接者”的故事

救护车将居民接走之后,消毒站工作人员对楼梯、扶手、大门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杀作业,赵书记一直在现场没有离开,面对左邻右里的忧虑,耐心安抚做好解释。小孙每一步进展也都给她发来消息。“到地方了,车停了。”“在排队,前面还有一辆车。”“现在进房间了,环境挺好的。”看到一条条留言,赵书记逐渐放下心来。

在隔离期间,赵书记也和小孙保持着联系,每天询问一下他的健康状况,聊聊家常谈谈心。做设计工作的他说要给双桥小区设计一个logo,因为这里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浦兴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11)——一位“小巷总理”与三名“密接者”的故事

2月26日深夜,在居委忙碌了一整天的赵君已经睡着了。上床之前,她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放在床头柜上。电话铃声忽然急促地响起来,时间显示11:30分。街道领导通知她马上做好准备,小区出现第二例密切接触者。从莫斯科探亲回来的居民小许,恰好与伊朗输入确诊病例同乘一个航班。赵君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边给小许打电话,边到小区大门口迎接引导120急救车。初春的上海夜晚,室外温度不到5度,一会儿就冻得人手脚冰凉。执勤的保安见她衣服单薄,要把棉大衣给她穿,她拒绝了。“你们值班时间长,更需要保暖好!”

浦兴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11)——一位“小巷总理”与三名“密接者”的故事

赵君边等车边和小许微信沟通,询问他回上海后的行动轨迹,都去过哪里、见过什么人。“集中隔离点环境挺好的,一人一房,三餐送到门口,每天两次检测体温。你就当是出差好了!”赵书记向小许介绍隔离点情况,安抚他紧张的情绪,又叮嘱他准备一些必需物品。小许说,“我身体棒棒的肯定没问题!一定配合好不给国家添乱。”接车、送人、消杀,一整套工序完成以后,赵书记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之后她也一直与小许保持联系,关怀他在隔离点的生活,悉心安抚好他的情绪。

浦兴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11)——一位“小巷总理”与三名“密接者”的故事

3月4日深夜,双桥小区出现了第三位密接者,居民小周从法兰克福机场转机“偶遇”意大利回国确诊病例。与前两位单身小伙子不同,他是一家五口同住。仍然是深夜出击,赵书记说,“这次我最担心的不是密接者本人,而是他的家人。”望着救护车疾驰而去,老父亲脸上满是焦虑。一直追问:“把我儿子送到哪里呀?什么时候能回来呀?”赵君很理解老人的担心,详细介绍了前两位居民的经历,安慰老人放宽心。得知去的是酒店而不是医院,单独房间也不易引起交叉感染,老人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赵书记又发微信提醒小周到了隔离点赶紧给家里报个平安,让父母妻儿放心。在隔离期间,她还经常发信息问候,与小周交流另外两位“战友”的经历,鼓励他鼓起勇气迎接胜利。

浦兴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11)——一位“小巷总理”与三名“密接者”的故事

近日,不断有好消息传来,3月1日,第一位密接者小孙正式解除隔离,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赵书记报告了喜讯。3月6日,第二名密接者小许也平安回家。小伙子亲切地称赵书记为“阿姨”。赵君说:“他们都才二十几岁,和我自己孩子年纪差不多。离开父母独自来上海打拼,很不容易。我们的确要像阿姨妈妈一样多关心爱护,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在浦兴,还有很多像赵君这样的“小巷总理”,他们带领着广大党员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应对密接者,他们快速反应、紧密配合,体现着社区“四位一体”防控工作的快速高效;他们用心用情、细致体贴,展现出浦兴基层工作者的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